词典 州治 州治的意思
zhōuzhì

州治

简体州治
繁体
拼音zhōu zhì
注音ㄓㄡ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u,(1)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组词】:州县。杭州。(2)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例句】: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zhì,(1) 管理,处理。【组词】: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2) 整理。【组词】:治河。治水。(3) 惩办。【组词】:治罪。处(chǔ)治。(4) 医疗。【组词】:治病。治疗。医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组词】:治蝗。治蚜虫。(6) 从事研究。【组词】:治学。治史。(7) 安定。【组词】: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组词】:府治。治所。(9) 姓。

基本含义

指一个地方的治理和行政管理。

州治的意思

州治 [zhōu zhì]

1. 旧时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官署。亦指它的所在地。

州治 引证解释

⒈ 旧时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官署。亦指它的所在地。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六:“宫今为州仓,而州治在宫西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直隶·通州》:“通州卫,在州治南, 建元 四年 成祖 置卫於此。”


州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兴中会释义:清末革命团体。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次年总部迁往香港。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政治纲领。在广州(1895年)、惠州(州治今广东惠阳)(1900年)筹划、组织反清武装起义,推动了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1905年与黄兴等领导的华兴会等团体联合组成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 2.
      塞上江南释义: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同“塞北江南”。
    • 3.
      塞北江南释义: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 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 4.
      夔府释义:唐 置 夔州,州治在 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
    • 5.
      州府释义:⒈州署收藏文书簿籍等的府库。《礼记·内则》:“州伯命藏诸州府。”孔颖达 疏:“州府是州长之府藏。”⒉州治。唐 杜甫《越王楼歌》:“绵州 州府何磊落,显庆 年中 越王 作。”仇兆鳌 注:“州府,府之州治也。”⒊旧时地方行政区划的州和府的合称。
    • 6.
      州治释义:旧时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官署。 亦指它的所在地。宋 陆游《入蜀记》卷六:“宫今为州仓,而州治在宫西北。”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直隶·通州》:“通州卫,在州治南,建元 四年 成祖 置卫於此。”
    • 7.
      抚接释义:⒈安抚接纳。 《后汉书·邓训传》:“乌桓 怨恨谋反,詔 训 将 黎阳营 兵屯 狐奴,以防其变。训 抚接边民,为 幽部 所归。”《南齐书·州郡志上》:“十二年,刘义庆 镇 寿春,后常为州治。抚接遐荒,扞御疆埸。”《新唐书·李叔明传》:“初,东川 承兵盗,乡邑彫破,叔明 治之二十年,抚接有方,华裔遂安。”⒉爱抚结纳。《晋书·慕容翰载记》:“善抚接,爱儒学,自士大夫至於卒伍,莫不乐而从之。”《周书·令狐整传》:“整 广布威恩,倾身抚接,数月之间,化洽州府。”宋 王安石《上宋相公书》:“阁下抚接顾待,久而加亲。”
    • 8.
      拜石释义:⒈拜受俸禄。 ⒉宋米芾擅书画,知无为军时,州治有巨石甚奇。
    • 9.
      泗州戏释义: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旧泗州(州治在今安徽泗县),流行于淮河两岸。也叫拉魂腔。
    • 10.
      洞玄仙观释义:古时冀州城内州治东北的道观,名叫紫云观。
    • 11.
      石兄释义:宋 书画家 米芾 好奇石,至呼佳石为“石兄”。事见 宋 费兖《梁溪漫志·米元章拜石》:“米元章 守 濡须,闻有怪石在河壖……公命移至州治,为燕游之玩。石至而惊,遽命设席,拜於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后即用以称佳石、奇石。宋 杨万里《题李季章中书舍人石林堂》诗:“儂与石兄殊不疎,问讯别来安稳无。”参见“石丈”。
    • 12.
      负擕释义:亦作“负携”。抱负提携。《晏子春秋·问上八》:“国人负携其子而归之,若水之流下也。”元 袁桷《杨坚州治孟津金堤成作金堤辞》:“波汤汤,啮我堤,民昏垫,昼负擕,地不寧,缘木栖。”
    • 13.
      转般法释义:宋 代漕运方式之一。 起源于 唐。开元 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裴耀卿 于古 汴河 口筑 河阴仓,使 江淮 地区漕粮运此纳贮,候水转运,经 黄河、渭水 至 长安,为转般法之始。宋 因 汴河 春、冬不能通航,直运漕船沿途又多延搁,为保证京师(开封)粮食等物资供应,自 开宝 五年(公元972年)起,陆续在漕运路上 泗、楚、真、扬 四州(州治今 安徽 泗县、江苏 淮安、仪征、扬州 等地)分设转般仓,卸纳东南六路漕粮,再换船转运至京师。实行后六路所需淮盐也可利用回空船只。嘉祐 后,官船数量减少,雇人运输的须要长
    • 14.
      郢州城释义:郢州城亦称郢城,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南朝刘宋就三国孙权所建夏口城扩建而成,为其所置郢州州治。
    • 15.
      鳞差释义:犹鳞次。 唐 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姑苏臺 枕 吴江 水,层级鳞次向天倚。”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下:“壬午晚,遂集南楼,楼在州治前 黄鹤山 上,轮奂高寒,甲於湖外,下临南市,邑屋鳞差。”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三:“林行一二里入谷,两厓夹径,径竝东厓,大石鳞差,马足行甚艰。”
    • 16.
      龟山释义:⒈山名。在 山东省 泗水县 东北。《诗·鲁颂·閟宫》“奄有 龟 蒙”唐 孔颖达 疏:“鲁 境又同有 龟山、蒙山,遂包有极东之地。”唐 李白《纪南陵题五松山》诗:“龟山 蔽 鲁国,有斧且无柯。”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浙江 又北逕 山阴县 西,西门外百餘步,有怪山……其形似龟,故亦有 龟山 之称也,越 起 灵臺 於山上。”⒉山名。在 浙江省。⒊山名。在 四川省。宋 王象之《舆地纪胜·涪州》:“龟山 在 黔江 东岸之山,今州治据一小山,其形如龟。”⒋山名。在 福建省 将乐县 东北。《大明一统志·

州治(zhou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州治是什么意思 州治读音 怎么读 州治,拼音是zhōu zhì,州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州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