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秉烛 秉烛的意思
bǐngzhú

秉烛

简体秉烛
繁体秉燭
拼音bǐng zhú
注音ㄅㄧㄥˇ ㄓ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ǐng,(1) 拿着,持。【组词】:秉烛。(2) 掌握、主持。【组词】:秉正。秉公。(3)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4) 姓。

zhú,(1)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组词】: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2) 洞悉。【组词】:洞烛其奸。(3)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例句】:十五烛的灯泡。

基本含义

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秉烛的意思

秉烛 [bǐng zhú]

1. 谓持烛以照明。

秉烛 引证解释

⒈ 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
《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
《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国语词典

秉烛 [bǐng zhú]

⒈ 持烛、燃烛。后用以比喻夜以继日。也作「炳烛」。

《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三国演义·第二五回》:「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


秉烛(bing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秉烛是什么意思 秉烛读音 怎么读 秉烛,拼音是bǐng zhú,秉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秉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