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1) 捆住,系。【组词】: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2)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例句】: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3)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组词】:光束。电子束。(4) 控制,限制。【组词】:束身。无拘无束。(5) 事情的结末。【组词】:收束。结束。(6) 姓。
xīn, ◎ 柴火。【例句】:薪苏(打柴割草)。薪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1. 捆扎起来的柴木,一捆薪柴。
2. 比喻男女成婚。
4. 捆柴。
⒈ 捆扎起来的柴木,一捆薪柴。
引《诗·王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
《汉书·朱买臣传》:“﹝ 买臣 ﹞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
明 刘基 《郁离子·天地之盗》:“一朝而屋坏,臣恐束薪不足以支之也。”
清 朱鹤龄 《广志》诗:“兰艾同荣,望秋则槁。虽在束薪,终是芳草。”
⒉ 比喻男女成婚。
引《诗·唐风·绸缪》:“绸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马瑞辰 通释:“诗人多以薪喻婚姻……此《诗》‘束薪’、‘束芻’、‘束楚’,《传》谓‘以喻男女待礼而成’是也。”
⒊ 捆柴。
引唐 皮日休 《樵子》诗:“束薪白云湿,负担春日暮。”
宋 陆游 《园中晚饭示儿子》诗:“涧底束薪供晚爨,街头糴米续晨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乃束薪爇火,抛阶下。瞬息烟蔽房屋,对面相失。”
⒈ 扎捆柴木。
引唐·皮日休〈奉和鲁望樵人诗·樵子〉:「束薪白云湿,负担春日暮。」
宋·陆游〈园中晚饭示儿子〉诗:「涧底束薪供晚爨,街头粜米续晨舂。」
⒉ 古代用以比喻男女成婚。也作「束刍 」。
引《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