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五释义:⒈谓十五天。《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宋 贺铸《侍香金童》词:“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栏干,断肠千里。”清 林则徐《中秋眺月有作》诗:“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⒉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宋 李清照《永遇乐》词:“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宋 刘辰翁《永遇乐•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词为之涕下》词:“緗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⒊谓十五岁。晋 陶潜《杂诗》之十二:“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唐
- 2.
从宦释义:⒈犹言做官。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伟长 从宦於 青 土。”唐 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矢槖弧室岂领军,儋爵食禄由从宦。”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宦於四方者,宣力之餘,亦欲取乐,此人之至情也。”⒉指家属跟随在任内。清 曾国藩《陈岱云妻易安人墓志铭》:“吾妻从宦五年,既殁而敛,求衵衣,无一完者,吾之贫可知也。”
- 3.
入对释义: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柳元公 初拜京兆尹,将赴上,有神策军小将乘马不避,公於市中杖杀之,及因入对,宪宗 正色詰专杀之状。”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一日骤晴,炎日赫然,予时因事入对,上问雨期,予对曰:‘雨候已见,期在明日。’”清 邵懿辰《易安人墓表》:“﹝ 陈君 ﹞承命出守 吉安,翼日入对。”
- 4.
公示公信释义:公示公信原则是公示原则和公信原则的合称,目的是保护交易安全,特别是保护当事人对公示的信赖利益。
- 5.
办公屏风释义:办公屏风又叫可移动屏风门、移动隔断门、轨道屏风门,其具有易安装、可重复利用、可工业化生产、防火、环保等特点。
- 6.
子姓释义:⒈泛指子孙、后辈。 《礼记·丧大记》:“既正尸,子坐于东方,卿大夫父兄子姓立于东方。”郑玄 注:“子姓,谓众子孙也。”《新唐书·吕才传》:“法曰:‘官爵富贵,葬可致也;年寿脩促,子姓蕃衍,葬可招也。’”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有 易安室 者,父祖皆出 韩公 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清 赵翼《五十初度》诗:“家风岂敢夸 颜 柳,或可垂为子姓规。”章炳麟《五朝法律索隐》:“準此,是 汉 魏 旧法:谋杀、故杀、贼杀诸科,官未能理者,听其子姓復仇。”⒉谓子辈;子女。《史记·魏其武安侯
- 7.
担保交易释义:指针对电子商务中,卖家与买家的交易安全问题而首先由支付宝率先提出的交易模式。
- 8.
李清照释义:(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金兵入侵后流亡南方。她的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漱玉词》(辑本)。
- 9.
精凿释义:⒈舂去谷物的皮壳。 亦指舂过的净米。《左传·桓公二年》“粢食不凿”晋 杜预 注:“黍稷曰粢,不精凿。”明 宋濂《故陈母林夫人墓志铭》:“凡主馈非精凿弗敢进,烝尝宾燕,悉中条序,必洁必丰。”明 沉德符《野获编·工部·刘晋川司空》:“沉 兄素豪侈,不能啖此粗糲,但我无从觅精凿,奈何奈何。”章炳麟《菌说》:“犹之既舂之米,谓之精凿;未舂之米,谓之粗糲。”⒉精细确凿。明 胡应麟《诗薮·古体中》:“刘勰 之评,议论精凿。”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易安居士事辑》:“易安 与共校勘,作《金石録》,考证精凿,多足正史书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