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女 [jiāo nǚ]
1. 受宠爱的小女孩;娇美的姑娘。
英[beloved daughter;]
娇女 引证解释
⒈ 爱女。
引晋 左思 《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娇女字 平阳,折花倚桃边。”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緑窗娇女字 鶯鶯。”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训女》:“他还有念老夫诗句男儿,俺则有学母氏画眉娇女。”
⒉ 传说中的耳神名。
引《黄庭内景经·黄庭章》:“娇女窈窕翳霄暉。”
梁丘子 注引《真诰》云:“娇女,耳神名,言耳聪朗彻明掩玄暉也。”
《太平御览》卷八八一引《龙鱼河图》:“耳神,名娇女。”
国语词典
娇女 [jiāo nǚ]
⒈ 爱女。
引晋·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董西厢·卷一》:「绿窗娇女字莺莺,金雀鸦鬟年十七。」
娇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姣娃释义:⒈犹娇女。 ⒉美女。
- 2.
娅鬟释义:古代少女的一种发式。 唐 李绅《莺莺歌》:“緑窗娇女字 鶯鶯,金雀婭鬟年十七。”
- 3.
广额释义:⒈宽阔的额头。 晋 左思《娇女》诗:“鬢髮覆广额,双耳似连璧。”南朝 宋 袁淑《驴山公九锡文》:“青脊隆身,长颊广额,脩尾后垂,巨耳双磔,斯又尔之形也。”唐 王翰《观蛮童为伎之作》诗:“长裙锦带还留客,广额青蛾亦效嚬。”⒉指放宽考试录取的名额。科举时代,遇朝廷庆典,常有此举,以示恩惠。《镜花缘》第四十回:“今登极以来,十有餘年,屡逢大有,天下太平;明年恰值七旬万寿:因此特降恩旨十二条。--至於百官纪録,士子广额,另有恩旨十餘条,不在此詔之内。”清 顾炎武《日知录·中式额数》:“今人论科举,多以广额为盛,不
- 4.
扫迹释义:⒈见“扫跡”。⒉亦作“扫蹟”。扫帚扫过的痕迹。晋 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跡。”⒊扫除车轮痕迹。表示谢绝宾客。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跡。”⒋指绝迹。宋 陆游《山园杂咏》之三:“俗客年来真扫迹,清樽日暮独忘归。”
- 5.
插羽佳人释义:鸽的别称。宋 陶穀《清异录·禽》:“豪少年尚畜鸽,号半天娇。人以其蛊惑过於娇女艷妖,呼为插羽佳人。”
- 6.
摽梅释义:《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有,助词。摽梅,谓梅子成熟而落下。后以“摽梅”比喻女子已到结婚年龄。《南齐书·海陵王纪》:“督劝婚嫁,宜严更申明,必使禽币以时,摽梅息怨。”唐 郑世翼《看新婚》诗:“初笄梦桃李,新妆应摽梅。”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见尘壁仿佛有字迹,拂拭諦视,乃细楷书二絶句……不知是谁家娇女,寄感摽梅。”
- 7.
衣被释义:⒈衣服和被褥。 《吕氏春秋·节丧》:“轝马、衣被、戈劒,不可胜其数。”《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卢綰 ﹞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羣臣莫敢望。”《晋书·孝友传·吴逵》:“家极贫窘,冬无衣被。”⒉单指衣服。《荀子·正论》:“衣被则服五采,杂间色,重文绣,加饰之以珠玉。”《淮南子·人间训》:“车马所以载身也,衣被所以揜形也。”晋 左思《娇女诗》:“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⒊指装殓死者的衣服与单被。《公羊传·隐公元年》:“衣被曰襚。”何休 注:“襚犹遗也,遗是助死之礼。”徐彦 疏:“襚专施于死
- 8.
赵舞释义:⒈相传古代 赵国 女子善舞,后因以指美妙的舞蹈。 晋 左思《娇女》诗:“从容好 赵 舞,延袖象飞翮。”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罗襦宝带为君解,燕 歌 赵 舞为君开。”明 汪廷讷《广陵月》第三出:“迓天庥,国泰民安;送年华,赵 舞 吴 謳。”⒉指 赵飞燕 所作舞。南朝 陈 何楫《班婕妤怨》诗:“齐 紈既逐篋,赵 舞即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