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兆 [jiāo zhào]
1. 祭坛外所围的土界。亦泛指祭坛。语本《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郑玄注:“兆为坛之营域。”
郊兆 引证解释
⒈ 祭坛外所围的土界。亦泛指祭坛。
引语本《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
郑玄 注:“兆为坛之营域。”
《汉书·翼奉传》:“汉 家郊兆寝庙祭祀之礼,多不应古。”
郊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陛释义:八层台阶。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的祭坛有八陛。《后汉书·祭祀志上》:“﹝ 建武 ﹞二年正月,初制郊兆於 雒阳 城南七里,依 鄗。采 元始 中故事。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乡,西上。”后以“八陛”称祭神之坛。《隋书·音乐志》:“七星是仰,八陛有凭。”《宋书·乐志七》:“帝临中坛,神从八陛。”
- 2.
合祭释义:⒈合于祧庙而祭。 古代帝王对其世次疏远之祖,依制迁其神主藏于祧庙而合祭之。《公羊传·文公二年》:“大祫者何?合祭也。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何休 注:“毁庙,谓亲过高祖,毁其庙,藏其主于大祖庙中。”⒉天神地祇,合在一起祭祀。《汉书·郊祀志下》:“天地合祭,先祖配天,先妣配墬,其谊一也。”宋 苏轼《郊祀奏议》:“谨按《后汉书·郊祀志》,建武 二年初,制郊兆於 洛阳,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向西上,此则 汉 世合祭天地之明验也。”《宋史·盛陶传》:“议合
- 3.
柴燎释义:⒈古代祭祀之一。烧柴祭天。《文选·潘岳<闲居赋>》:“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李善 注:“《尔雅》曰:‘祭天曰燔柴。’郭璞 曰:‘既祭,积薪烧之。’”《梁书·范云传》:“天监 元年,高祖 受禪,柴燎於南郊,云 以侍中参乘。”宋 曾巩《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是以萧光之烈,奏於宗祊;柴燎之蒸,焜於郊兆。”⒉指祭天用的柴。明 张居正《太狩记》:“朝诸侯,燔柴燎,享上帝。”
- 4.
萧光释义:祭祀时燃艾蒿所生之香气。《礼记·祭义》:“燔燎羶薌,见以萧光,以报气也。”郑玄 注:“光,犹气也。”宋 曾巩《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是以萧光之烈,奏於宗祊;柴燎之蒸,焜於郊兆。”
- 5.
郊兆释义:祭坛外所围的土界。亦泛指祭坛。语本《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郑玄 注:“兆为坛之营域。”《汉书·翼奉传》:“汉 家郊兆寝庙祭祀之礼,多不应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