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絮 [mián xù]
1. 棉花纤维。
英[ cotton fibre; ]
2. 用棉花做的填装被褥用的胎。
英[ cotton wadding; ]
棉絮 引证解释
⒈ 棉花的纤维。
引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请仙》:“不知是人与否,但把其臂,如握棉絮,力又微弱,纔四五牵扯,已汗出淫淫,娇喘不胜矣。”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棉絮在上空飞扬着,好像在落雪。”
⒉ 用棉花纤维做成的可以絮衣被的胎。
引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我身上一件棉袄,三年没有换棉絮了。”
丁玲 《奔》:“床上,蜷在乱棉絮里的一个妇人也哼着问了:‘ 憨子 吗?’”
国语词典
棉絮 [mián xù]
⒈ 棉花的纤维。
例如:「你的破棉衣露出棉絮了。」
棉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九天释义: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至九九为止。 冬至后第十九天至第二十七天为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老舍《四世同堂》二九:“她的南屋是全院中最潮湿的,最冷的;到三九天,夜里能把有水的瓶子冻炸。”杨朔《乱人坑》:“三九天身上也难得些棉絮,只是披着石灰袋子,破麻包。”
- 2.
吐絮释义:棉桃成熟裂开,露出白色的棉絮。
- 3.
折绵释义:形容气候极寒。语出 三国 魏 阮籍《大人先生传》:“阳和微弱阴气竭,海冻不流棉絮折,呼噏不通寒伤裂。”宋 黄庭坚《柳閎展如苏子瞻甥也作诗赠之》:“霜威能折绵,风力欲氷酒。”
- 4.
柳絮释义:柳树种子上面像棉絮的白色绒毛,能随风飞散。
- 5.
棉絮释义:⒈棉花的纤维:这种棉花的棉絮长。⒉用棉花纤维做成的可以絮被褥等的胎。
- 6.
棉花释义:⒈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纤维可纺纱或做棉絮,棉子可榨油,油粕可作饲料或肥料,茎皮可造纸。中国栽培的棉花有亚洲棉、草棉、陆地棉、海岛棉四种。以陆地棉栽培最广。⒉棉桃中的纤维。是棉纺工业的主要原料。
- 7.
洴澼絖释义:在水上漂洗棉絮。
- 8.
漂絮释义:漂洗丝棉絮。 一说在水中击絮。
- 9.
炙鸡渍酒释义:指以棉絮浸酒,晒干后裹烧鸡,携以吊丧。后遂用为不忘恩的典实。
- 10.
粗绒棉释义:纤维粗短的原棉。色泽暗淡。只能用于纺粗特(粗支)纱或与细绒棉搭配纺中特(中支)纱,织造粗厚的棉织物。纤维弹性较强,适于制造起绒织物和用作棉絮。中国几百年来栽培的土棉属这一品种,故又称“中棉”,现已很少种植。
- 11.
絪缛释义:装有棉絮的褥垫。
- 12.
絮帛释义:棉絮与布帛。泛指轻暖之御寒物品。《南齐书·孝义传·华宝》:“同郡 刘怀胤 与弟 怀则,年十岁,遭父丧,不衣絮帛,不食盐菜。”唐 柳宗元《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诸生喜黌塾之广,庶老加絮帛之优。”
- 13.
絮缕释义:棉絮与丝缕。泛指细微之物。
- 14.
絮袄释义:内充丝绵或棉絮的冬季上衣。
- 15.
絮雨释义:像棉絮、柳絮一样飘下来的雨,一般形容雨下得不大不密。
- 16.
红棉花释义:树干直立有明显瘤刺;侧枝轮生作水平方向开展;掌状复叶,叶柄很长;花朵大型,橙黄或橙红色;果实为蒴果,成熟后会自动裂开,里头充满了棉絮,棉毛可做枕头、棉被等填充材料。
- 17.
纺锤释义:纺纱、纺线工具,是一个中间粗两头尖的小圆棒,木制或铁制,把棉絮或棉纱的一端固定在上面,纺锤旋转,就把棉絮纺成纱,或把纱纺成线。
- 18.
绗綫释义:将棉絮和里子固定在面子上的线脚。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四章:“朝鲜 丛林多,行军作战棉衣容易挂破,他就嘱咐后勤部门把棉衣轧上绗线。”
- 19.
绗线释义:将棉絮和里子固定在面子上的线脚。
- 20.
绵衣释义:⒈亦作“緜衣”。内装丝绵的衣服。⒉指装棉絮的衣服。绵,通“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