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华夷 华夷的意思
huá

华夷

简体华夷
繁体華夷
拼音huá yí
注音ㄏㄨㄚˊ 一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á huā huà,(1) 同“花”,花朵。

yí,(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组词】: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例句】: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组词】:化险为夷。(4) 弄平。【组词】:夷为平地。(5) 消灭。【组词】: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例句】:“诸将皆陛下故等夷”。(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怡”,喜悦。(9) 同“痍”,创伤。(10) 姓。

基本含义

指中国与外国的对比。华指中国,夷指外国。

华夷的意思

华夷 [huá yí]

1. 指汉族与少数民族。后亦指中国和外国。

3. 宋元时指国家的疆域。

华夷 引证解释

⒈ 指 汉 族与少数民族。后亦指 中国 和外国。

《晋书·元帝纪》:“天地之际既美,华夷之情允洽。”
唐 杜甫 《严公厅宴咏蜀道画图》:“华夷山不断, 吴 蜀 水相通。”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生日礼物口宣》:“卿勋在庙社,名闻华夷。”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二十四》:“又译字之人,必 华 夷两通而后能之。”

⒉ 宋 元 时指国家的疆域。

元 关汉卿 《一枝花·杭州景》套曲:“大 元 朝新附国,亡 宋 家旧华夷。”
王季思 注:“宋 元 时称国家的疆域为华夷,因为它包括了少数民族地区。”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则俺那仁慈的明圣主,掌一统锦华夷,可则是平安了十万里。”
明 《杀狗记·看书苦谏》:“再整旧华夷,重覩江山丽。”


华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俦匹释义:⒈同伴,伴侣。《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悲声命儔匹,哀鸣伤我肠。”南朝 梁 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羈旅无儔匹,形影自相亲。”清 姚鼐《岳麓寺》诗:“殿角两鬣松,风雨失儔匹。”⒉相比。唐 李嘉祐《送舍弟》诗:“老兄鄙思难儔匹,令弟清词堪比量。”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严嵩》:“二十年来,流毒华夷,盖古今元恶巨奸罕与儔匹者也。”⒊指可与相比者。唐 裴鉶《传奇·崔炜》:“田夫人 淑德美丽,世无儔匹。”宋 曾巩《祭欧阳少师文》:“当代一人,顾无儔匹。”清 王韬《淞滨琐话·卢双月》:“若箇品格,遮莫
    • 2.
      兀剌赤释义:⒈亦作“ 兀赤 ”。 ⒉蒙古语的音译。马夫;管理驿马的人。 元 火源洁 《华夷译语》卷上:“马夫,曰兀剌赤。” 元 施惠 《幽闺记·奉使临番》:“兀剌赤,兀剌赤,门外等多时。” 明 朱有燉 《桃源景》第四折:“[浄白]:‘俺是 蒙豁阿 堵兀赤。’[末白]:‘他説他是 达达 人放马的。’”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出京宣旨》:“兀剌赤,俺路上要吃得些介分例,俺那里吃得勾,须索多讨些个。”
    • 3.
      充庭释义:⒈古代的一种朝仪。每大朝会,陈皇帝车辇仪仗于殿庭,谓之充庭。《后汉书·安帝纪》:“﹝ 永初 ﹞四年春正月元日,会,彻乐,不陈充庭车。”李贤 注:“每大朝会,必陈乘舆法物车輦於庭。”《宋书·礼志五》:“旧有充庭之制,临轩大会,陈乘舆车輦旌鼓於殿庭。”⒉布满庭院。汉 扬雄《剧秦美新》:“振鷺之声充庭,鸿鸞之党渐阶。”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芸若充庭,槐枫被宸。”⒊充满朝廷。《晋书·乐志上》:“嘉会置酒,嘉宾充庭。”《南齐书·乐志》:“元正肇始,典章徽明。万方来贺,华夷充庭。”
    • 4.
      关闸释义:建筑在边界上供守卫的垛城。清 林则徐《巡阅澳门情形折》:“再迤南十五里,建有关牐一座,驻兵防守,为扼吭拊背要区,出关即入 澳 境。”清 林则徐《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横筑垛城数丈,以界华夷,曰关牐,设弁守之。”
    • 5.
      十德释义:古称玉有十种特质,因用以比喻君子的十种美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 语本《礼记·聘义》:“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詘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於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唐太宗《执契静三边》诗:“戢武耀十德,昇文辉九功。”宋 范仲淹《铸剑戟为农器赋》:“务三时而仓箱日益,却十德而华夷草偃。”
    • 6.
      华夷愚智释义:华夷指汉族与少数民族。
    • 7.
      复子明辟释义:谓还政或让位。《书·洛诰》:“周公 拜手稽首曰:‘朕復子明辟。’”孔 传:“言我復还明君之政於子,子 成王,年二十成人,故必归政而退老。”《后汉书·桓帝纪》:“远览復子明辟之义,近慕先姑归授之法,及今令辰,皇帝称制。”唐 刘肃《大唐新语·匡赞》:“今圣躬不康,神器无主,陛下宜復子明辟,以顺亿兆神祇之心。”亦省作“復子”。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首尾交侵,华夷俱骋,而冲人数岁,復子方赊,德未感于黎蒸,威不加于将师。”
    • 8.
      威恩释义:⒈声威和恩泽。《后汉书·邓训传》:“鲜卑 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后汉书·应奉传》:“延熹 中,武陵蛮 復寇乱 荆州,车骑将军 冯緄 以 奉 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三年》:“迥 明赏罚,布威恩,绥辑新民,经略未附,华夷怀之。”⒉犹刑赏。《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闻弟为郡守,政教威恩不由己出。”
    • 9.
      定分释义:⒈确定名分。《荀子·非十二子》:“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后汉书·邓骘传》:“常母子兄弟,内相勑厉,冀以端慤畏慎,一心奉戴,上全天恩,下完性命。刻骨定分,有死无二。终不敢横受爵土,以增罪累。”郭沫若《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可见定分是这一派的重要主张,慎到 与 彭蒙 为一类是很有根据的。”⒉固定的名分。《新唐书·郁林王恪传》:“吾於 恪 岂不欲常见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屏。”《四游记·铁拐大怒洞宾》:“天下有大数,岂得妄为!华夷有定分,何得相犯!”⒊宿命
    • 10.
      峻法释义:严酷的法令。《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公家用少,桑弘羊 等致利,王温舒 之属峻法,儿宽 等推文学至九卿,更进用事,事不关决於丞相,丞相醇谨而已。”宋 梅尧臣《南有嘉茗赋》:“华夷蛮貊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不时啜而不寧。所以小民冒险而竞鬻,孰谓峻法之与严刑!”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朔至二月三十日》:“教王知其教之将衰也,於是立峻法以防其民。”
    • 11.
      幽障释义:指边塞上的小城堡。 《后汉书·祭肜传论》:“至乃卧鼓边亭,灭烽幽障者将三十年。”唐 张九龄《贺诛奚贼可突干状》:“背恩之贼,既已诛锄,幽障廓清,华夷俱静。”金 元好问《邓州相公命赋喜雨》:“烽零带湿闲幽障,麦陇分清入废田。”
    • 12.
      怖慑释义:⒈恐惧。⒉怖慴:恐惧。《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生长边远,希涉紫庭,怖慴失守,言不尽心。”南朝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一朝俘斩,无復孑遗,远邇敬欣,华夷怖慴。”《明史·曹文诏传》:“闻大小曹将军名,皆怖慴。”
    • 13.
      怖慴释义:恐惧。《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生长边远,希涉紫庭,怖慴失守,言不尽心。”南朝 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一朝俘斩,无復孑遗,远邇敬欣,华夷怖慴。”《明史·曹文诏传》:“闻大小 曹将军 名,皆怖慴。”
    • 14.
      求艾释义:《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赵岐 注:“艾可以为灸人病,乾久益善,故以为喻。”后因以“求艾”泛指寻求治病之药。元 虞集《端午节诗》:“南村久病思求艾,北客多情问转蓬。”亦比喻探求治国立业之道。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二:“近岁尝见《纪孟》十诗……如:‘争地争城立霸基,焉能一统混华夷;力期行政须求艾,深欲为王愧折枝。’”清 魏源《秋夕三章》诗之二:“三年求艾,一月攘鷄,桑榆未晚,尚其企而。”
    • 15.
      翔泳释义:⒈谓飞鸟游鱼。《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之二》:“惠浸萌生,信及翔泳。”李善 注:“翔泳,谓鱼鸟也。”南朝 宋 谢庄《宋孝武帝哀策文》:“禎被动植,信洎翔泳。”《旧唐书·音乐志四》:“天地交泰,华夷辑睦,翔泳归仁,中外禔福。”⒉犹升沉。唐 刘禹锡《酬令狐相公见寄》诗:“翔泳各殊势,篇章空寄情。”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序》:“其后虽翔泳势异,而不以名数革初心。”⒊犹升迁。《旧唐书·裴度传》:“度 始自书生以辞策中科选,数年之间,翔泳清切。”
    • 16.
      译书释义:⒈古指异域向朝廷修好朝贡时的呈书。因需翻译,故称。唐 王勃《九成宫颂》:“玉帛华夷,提封宇宙;译书岁欵,祥图月凑。”⒉翻译书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还有广方言馆那译书的,二三百银子一月,还要用一个 中国 人同他对译,一天也不知译得上几百个字。”王西彦《病人》:“我用译书的工作,把那一段悠久窒息的生命轻易埋葬掉啦。”
    • 17.
      诞昭释义:⒈大为昭著。 晋 夏侯湛《雷赋》:“嗟乾坤之神祗兮,信灵化之诞昭。”⒉普遍昭示。宋 王禹偁《拟赐天下雍熙三年新历诏》:“爰举旧章,乃颂新历,诞昭正朔,广被华夷。”
    • 18.
      逼侧释义:⒈迫近;拥挤。《后汉书·廉范传》:“成都 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晋 潘岳《西征赋》:“都中杂遝,户千人亿,华夷士女,駢田逼侧。”唐 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新恩移府庭,逼侧厕诸将。”⒉簇拥;攒聚。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蒲萄﹞有黄、白、黑三种,成熟之时,子实逼侧,星编珠聚。”《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八回:“天台 有怪松,自盘根於巖穴之内,轮囷逼侧,身大数围,而高四五丈。”⒊犹狭窄。宋 苏舜钦《太行道》诗:“忽至逼侧处,咫尺颠坠恐莫逃。”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 19.
      邦宪释义:⒈《诗·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毛 传:“宪,法也。”后因以“邦宪”指国家大法。唐 韩愈《顺宗实录一》:“宜加贬黜,用申邦宪。”宋 曾巩《张颉知均州制》:“内不能统齐士吏,外不能绥靖华夷,致兹绎骚,自干邦宪。”清 严允肇《送宋荔裳按察四川》诗:“大夫秉邦宪,兢兢志靡他。”⒉借指执法官,如御史大夫,刑部尚书、侍郎等。唐 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既领臺纲,又毗邦宪。”马其昶 校注:“陈景云 曰:元和 十年,晋公 以中丞兼刑部侍郎,故曰又毗邦宪,非别除也。”唐 韩愈《祭马仆射文》:“公兼邦宪,
    • 20.
      野蛮人释义:指欧洲中世纪时代的“蛮族人“,正如春秋时期华夷之间贵贱尊卑的观念一样,“蛮族“实际上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对邻族(日耳曼人)以及亚洲一些民族的带有侮辱性的称呼。同时在多款游戏中野蛮人作为强大的战士出现。

华夷(hua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华夷是什么意思 华夷读音 怎么读 华夷,拼音是huá yí,华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华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