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 [jù cān]
1. 通常在公共食堂为集体而供应的一种比较正规的便餐(如遇到俱乐部的聚会或业务上的会议)
英[ luncheon; ]
2. 聚在一起在公共食堂吃比较正规的便餐。
英[ dine together; ]
聚餐 引证解释
⒈ 群聚进餐。
引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咱们好容易调到一块来,还是聚餐一次吧。”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一:“我们工商界的巨头们有个星二聚餐会,每逢星期二聚餐一次,大家交换交换意见。”
国语词典
聚餐 [jù cān]
⒈ 聚在一起吃饭联欢。
例如:「下周班上将为七月出生的人举行生日聚餐。」
近会餐
聚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餐释义:聚餐:节日会餐。
- 2.
会饭释义:⒈指黍稷之饭。⒉犹聚食,聚餐。
- 3.
分摊释义:分担(费用等):聚餐的钱,大家分摊。
- 4.
围炉释义:中国岁时风俗。流行于台湾、福建等地。除夕吃守岁酒时,家家在聚餐的桌子底下,放只火炉,也有在桌上置一火炉(锅),炉的四周,置钱币多枚。凡参加围炉者,不论大小,桌上每样菜都得下筷,并得喝酒。
- 5.
圣餐释义:基督教(新教)的一种宗教仪式。 礼拜时,教徒们分食少量的面饼和葡萄酒,表示纪念耶稣。传说耶稣受难前夕与门徒聚餐时,曾以面饼和葡萄酒象征自己的身体和血液,分给门徒们吃。
- 6.
大盆菜释义:一道广东省的特色传统名菜,属于粤菜。起源于南宋末年,细吃有先后,细持有讲究,既经济又方便,好友共聚餐既简单又快捷。现今几已成为香港饮食文化的标志。制作盆菜的材料相当丰富,古代所用的材料最少有八样,包括萝卜、枝竹、鱿鱼、猪皮、冬菇、炆鸡、鱼球和猪肉。
- 7.
年后饭释义:初五以前大多是家人或亲戚聚餐,过了初六,大多是不同家庭之间、战友之间、同学 之间、生意人之间的聚会。
- 8.
感恩节释义: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一个节日。起源于北美洲原英国殖民地普利茅斯。1621年,在严重灾荒后,经农民辛苦劳动获得丰收,举行聚餐庆祝,表示感谢上帝。后逐渐成为美国全国性节日,日期屡有更改,1941年起定为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加拿大1879年首次庆祝感恩节。此后定为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一。
- 9.
打平火释义:⒈平均出钱聚餐。⒉引申为两不吃亏。
- 10.
撇兰释义:凑合聚餐或买小吃费用的一种方式,带有游戏性质。其法在纸上画一丛兰叶(后或不拘),叶数等于人数,每一茎叶底下秘密注明出钱数目,其中一叶不必出钱,用纸掩盖;然后由聚餐者每人指定一茎。揭晓后视茎底数目出钱。
- 11.
春茗会释义:春茗春茗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 春茗,又称春酒、新年会,是在春节后,与亲友相聚品茶用点心或聚餐的意思。
- 12.
椒花筵释义:古俗农历正月初一进椒酒于家长;又 晋 刘臻 妻 陈氏 曾于其日献《椒花颂》,故后以“椒花筵”称农历正月初一合家聚餐的筵席。清 黄景仁《春风怨》诗:“《云翘》舞彻椒花筵,东风昨夜来无边。吹成大地可怜色,都道看春宜少年。”参见“椒酒”、“椒花颂”。
- 13.
瓶伙释义:方言。 凑份聚餐。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杂记》:“﹝ 三人 ﹞则呼 沉公勇 曰:‘沉二哥,我们大家去打个瓶伙。’即同至酒店中,唤酒保取酒。”
- 14.
车箍辘会释义:轮流作主人的聚餐会。
- 15.
进醵释义:聚餐。
- 16.
酒席释义:请客或聚餐用的酒和整桌的菜:摆酒席。 办了三桌酒席。
- 17.
闹盈盈释义:热闹貌。唐 中秋《过年想起出征时》诗:“新年聚餐闹盈盈,白酒一碗香喷喷。”
- 18.
鸡豚社释义:古时祭祀土地神后乡人聚餐的交谊活动。
聚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餐释义:聚餐:节日会餐。
- 2.
会饭释义:⒈指黍稷之饭。⒉犹聚食,聚餐。
- 3.
分摊释义:分担(费用等):聚餐的钱,大家分摊。
- 4.
围炉释义:中国岁时风俗。流行于台湾、福建等地。除夕吃守岁酒时,家家在聚餐的桌子底下,放只火炉,也有在桌上置一火炉(锅),炉的四周,置钱币多枚。凡参加围炉者,不论大小,桌上每样菜都得下筷,并得喝酒。
- 5.
圣餐释义:基督教(新教)的一种宗教仪式。 礼拜时,教徒们分食少量的面饼和葡萄酒,表示纪念耶稣。传说耶稣受难前夕与门徒聚餐时,曾以面饼和葡萄酒象征自己的身体和血液,分给门徒们吃。
- 6.
大盆菜释义:一道广东省的特色传统名菜,属于粤菜。起源于南宋末年,细吃有先后,细持有讲究,既经济又方便,好友共聚餐既简单又快捷。现今几已成为香港饮食文化的标志。制作盆菜的材料相当丰富,古代所用的材料最少有八样,包括萝卜、枝竹、鱿鱼、猪皮、冬菇、炆鸡、鱼球和猪肉。
- 7.
年后饭释义:初五以前大多是家人或亲戚聚餐,过了初六,大多是不同家庭之间、战友之间、同学 之间、生意人之间的聚会。
- 8.
感恩节释义: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一个节日。起源于北美洲原英国殖民地普利茅斯。1621年,在严重灾荒后,经农民辛苦劳动获得丰收,举行聚餐庆祝,表示感谢上帝。后逐渐成为美国全国性节日,日期屡有更改,1941年起定为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加拿大1879年首次庆祝感恩节。此后定为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一。
- 9.
打平火释义:⒈平均出钱聚餐。⒉引申为两不吃亏。
- 10.
撇兰释义:凑合聚餐或买小吃费用的一种方式,带有游戏性质。其法在纸上画一丛兰叶(后或不拘),叶数等于人数,每一茎叶底下秘密注明出钱数目,其中一叶不必出钱,用纸掩盖;然后由聚餐者每人指定一茎。揭晓后视茎底数目出钱。
- 11.
春茗会释义:春茗春茗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 春茗,又称春酒、新年会,是在春节后,与亲友相聚品茶用点心或聚餐的意思。
- 12.
椒花筵释义:古俗农历正月初一进椒酒于家长;又 晋 刘臻 妻 陈氏 曾于其日献《椒花颂》,故后以“椒花筵”称农历正月初一合家聚餐的筵席。清 黄景仁《春风怨》诗:“《云翘》舞彻椒花筵,东风昨夜来无边。吹成大地可怜色,都道看春宜少年。”参见“椒酒”、“椒花颂”。
- 13.
瓶伙释义:方言。 凑份聚餐。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杂记》:“﹝ 三人 ﹞则呼 沉公勇 曰:‘沉二哥,我们大家去打个瓶伙。’即同至酒店中,唤酒保取酒。”
- 14.
车箍辘会释义:轮流作主人的聚餐会。
- 15.
进醵释义:聚餐。
- 16.
酒席释义:请客或聚餐用的酒和整桌的菜:摆酒席。 办了三桌酒席。
- 17.
闹盈盈释义:热闹貌。唐 中秋《过年想起出征时》诗:“新年聚餐闹盈盈,白酒一碗香喷喷。”
- 18.
鸡豚社释义:古时祭祀土地神后乡人聚餐的交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