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埴垆 埴垆的意思
zhí

埴垆

简体埴垆
繁体埴壚
拼音zhí lú
注音ㄓˊ ㄌ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í,(1) 黏土。《説文•土部》。【组词】:“埴,黏土也。”《釋名•釋地》:“土黄而細密曰埴。埴,膱也,黏胒如脂之膱也。”(2) 泥土;土地。《法言•修身》。【组词】:“擿埴索塗,冥行而已矣。”

lú,(1) 黑色坚硬的土。【组词】:垆土。垆植(黑色的黏土)。(2) 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亦指酒店。【组词】:酒垆。垆邸(酒店)。当垆(卖酒)。

基本含义

指在田地上耕种或者修路时,用土堆积起来的土坡。

埴垆的意思

埴垆 [zhí lú]

1. 稍粘而较疏松的土壤。

埴垆 引证解释

⒈ 稍粘而较疏松的土壤。

《周礼·地官·草人》:“勃壤用狐,埴壚用豕。”
郑玄 注:“埴壚,黏疏者。”
贾公彦 疏:“以埴为黏,以壚为疏,故云黏疏也。”


埴垆(zhil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埴垆是什么意思 埴垆读音 怎么读 埴垆,拼音是zhí lú,埴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埴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