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 [áo yóu]
1. 远游;漫游。
例人造卫星遨游太空。
英[divert oneself in travelling; roam about at pleasure; travel in pleasure;]
遨游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遨游”。亦作“遨逰”。
⒉ 游乐;嬉游。
引战国 楚 宋玉 《小言赋》:“蝇蚋眥以顾盼,附蠛蠓而遨游。”
《后汉书·张衡传》:“虽遨游以媮乐兮,岂愁慕之可怀。”
《文选·张衡<思玄赋>》作“游娱”。 唐 陈子昂 《上元夜效小庾体》诗:“三五月华新,遨游逐上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四海承平日久,輦下繁富百倍,外方灯市之盛,日新月异,诸司堂属,俱放假遨游。”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记李三三逸事》:“谈笑於稠人广众之中,遨游乎雪月风花之地。”
丁玲 《一九三〇年上海》一:“美琳 想到那些自然的美景,又想到自己能终日与 子彬 遨游其中,反觉得很高兴了。”
⒊ 漫游;游历。
引《列子·力命》:“请謁不及相,遨游不同行,固有年矣。”
汉 司马相如 《琴歌》之一:“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唐 李白 《飞龙引》之一:“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既久居 洛,多遨游佛道祠。”
明 陈献章 《程乡县儒学记》:“所以遨逰乎圣人之方,而玄同乎圣人之神者,非可揣摩而得也。”
《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范蠡 ﹞后见 越王 义薄,扁舟遨游五湖,自号 鴟夷子。”
清 性休 《渔父图》诗:“东西南北任遨游,万里 长江 一叶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佟客》:“君遨游四海,閲人綦多,曾见异人否?”
方廷楷 《寄寄尘》诗:“我已十年甘隐遯,君犹千里事遨游。”
郭小川 《三门峡》诗:“明明在中原落脚,为什么又像遨游 西子湖 畔?!”
⒋ 犹言奔走周旋。见“遨游”。
引《后汉书·马援传》:“世祖 迎笑谓 援 曰:‘卿遨游二帝閒,今见卿,使人大慙。’”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真人张元吉》:“其人……至今遨游诸贵戚间,饮博谐謔之外,他无所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采薇翁》:“翁不时乘马出,遨游部伍之间。”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陈士庆》:“献忠 死, 士庆 遨游 孙可望、李定国 间。”
国语词典
遨游 [áo yóu]
⒈ 逍遥自在的嬉戏游玩。宋·苏轼〈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也作「遨嬉」。
近翱翔
⒉ 奔走周旋。
引《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卿遨游二帝间,今见卿,使人大惭。」
遨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夫释义:⒈见“丁夫”。⒉壮健的男子。汉 王符《潜夫论·浮侈》:“或丁夫世不传犁锄,怀丸挟弹,携手遨游。”《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南朝 宋 何承天《安边论》:“丁夫匹妇,春夏佃牧。”⒊唐 代丁谓正役,夫谓杂徭。后泛指服力役的人夫。唐 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方寒冰冻,一无资粮,国家更无优恤;但切勒赴艰,比闻丁夫,皆甚愁嘆。”明 李梦阳《朝饮马送陈子出塞》诗:“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 长城 前。”《清史稿·食货志二》:“九年,河 决 封丘,起 大
- 2.
上药释义:⒈指仙药。《神农本草经》卷三:“上药令人身安命延,昇天神仙,遨游上下。”唐 李商隐《高松》诗:“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冯浩 注引《本草注》:“茯苓通神灵,上品仙药也。”⒉疗效极高的上等药物。《旧唐书·职官志三》:“凡药有上、中、下三品,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宋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田锡 为諫议大夫,疾亟,进遗表。真宗 宣御医賷上药驰往,已无及矣。”清 赵翼《簷曝杂记·三七、鸡血藤》:“有草名‘三七’,三椏,七叶,其根如萝葡,为治血之上药。”
- 3.
云游释义:到处遨游,行踪无定(多指僧尼、道士):云游四海。
- 4.
人外游释义:指远离世俗,遨游山水。
- 5.
仁智乐释义:《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后以“仁智乐”指遨游山水的乐趣。
- 6.
仙迹释义:仙人的遗迹或行踪。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山四方周四百餘里,叠鄣之巖万仞,怀灵抱异,苞诸仙迹。”《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 杜僎成 ﹞拜受什袭,辞归,……越数年,乃弃妻子,携仙迹,遨游名山,罕与人接。”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蓬莱仙迹》:“登州 蓬莱阁,颇多仙迹,士人往往有所见闻。”
- 7.
仿佯释义:亦作“仿洋”。游荡;遨游。《楚辞·远游》:“聊仿佯而逍遥兮,永歷年而无成。”《淮南子·原道训》:“逍遥于广泽之中,而仿洋于山峡之旁。”唐 柳宗元《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遂逆 大河,踰北山,仿佯而归。”
- 8.
傲戏释义:遨游嬉戏。
- 9.
傲童释义:遨游的儿童。
- 10.
傲虐释义:遨游嬉戏,残害百姓。
- 11.
全挂子释义:亦作“全卦子”。 道地的江湖卖艺者。《红楼梦》第十六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駡槐’的抱怨;‘坐山看虎鬭’,‘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乾岸儿’,‘推倒了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掛子的本事。”清 成瓘《篛园日札·官府中琐语琐事之沿》:“今世又有全卦子之名,不晓所谓。伏读 雍正 六年圣諭云,卦子匪类,隶籍于江南之 庐 凤,及 河南、山东、山、陕 地方,其男妇皆习拳棒技艺,携带马骡,遨游各省,每逢人烟稠密之地,则以技艺博取钱米,及至孤村独舍,行旅单身,则恣意抢夺。知卦子乃今世挈家卖艺之人。”
- 12.
凤求凰释义:乐府琴曲名。 因 司马相如 求 卓文君 诗中有“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句而得名。
- 13.
击鞠释义:⒈亦作“ 击踘 ”。 亦作“ 击掬 ”。⒉我国古代一种在马上打球的运动。盛行于 唐 宋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有 王知古 者……退处於 三川 之上,以击鞠飞觴为事,遨游於南邻北里间。”《旧唐书·德宗纪上》:“寒食节,上与诸将击鞠於内殿。”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余观弹棊絶不类蹴踘,颇与击踘相近。”《宣和遗事》后集:“至 正隆 五年,命 契丹 海滨 延禧 并 天水 赵某 皆往骑马,令习击掬。时帝手足颤掉,不能击掬,令左右督责习之。”
- 14.
分日释义:⒈半日。《司马法·严位》:“凡战,三军之戒,无过三日,一卒之警,无过分日。”⒉犹逐日。唐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 15.
厮隶释义:犹厮役。 《南史·梁邵陵携王纶传》:“遨游市里,杂於廝隶。”明 张居正《王承奉传》:“乃其廝隶,亦莫不有大臣风节焉。”
- 16.
天游释义:⒈亦作“天游”。谓放任自然。⒉指帝王的游幸活动。⒊谓在天空遨游。⒋见“天游”。
- 17.
姊归释义:即子规。杜鹃鸟的别称。《文选·宋玉<高唐赋>》:“姊归思妇,垂鷄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子嶲鸟,出 蜀 中。或曰即子规,一名姊归。”宋 陆游《春晚杂兴》诗:“蒲深姑恶哭,树密姊归啼。”“姊归”一本作“秭归”。清 黄景仁《醉花阴·春困》词:“满院姊归花外哢,测测寒飇送。”参见“子规”。
- 18.
嫚游释义:⒈见“嫚游”。⒉犹漫游。随意遨游。
- 19.
宛洛释义:二古邑的并称。即今之 南阳 和 洛阳。常借指名都。汉 王逸《荔支赋》:“宛 洛 少年,邯郸 游士。”《文选·谢朓<和徐都曹>》:“宛 洛 佳遨游,春色满皇州。”张铣 注:“宛,南阳 也;洛,洛阳 也;皇州,帝都也。时都在 江 东,而言 宛 洛 者,举名都以言之也。”唐 王维《宿郑州》诗:“宛 洛 望不见,秋霖晦平陆。”明 陈子龙《平陵东》诗:“不逢时会岂失策,犹与 宛 洛 开先声。”清 陈梦雷《庚申上元同杨道声题汴梁旅店》诗:“喜遂京华约,初从 宛 洛 期。”
- 20.
尻舆神马释义:指以尻为车舆而神游。后为随心所欲遨游自然之典。同“尻轮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