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通牒 通牒的意思
tōngdié

通牒

简体通牒
繁体
拼音tōng dié
注音ㄊㄨㄥ ㄉㄧ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ōng tòng,(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组词】: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2) 懂得,彻底明了。【组词】: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3) 传达。【组词】: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4) 往来交接。【组词】: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5) 普遍、全。【例句】: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组词】:通奸。私通。

dié, ◎ 文书,证件。【组词】:通牒。度牒。尺牒。

基本含义

通知对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某项要求,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通牒的意思

通牒 [tōng dié]

1. 一国通知另一国并要求答复的文书。

最后通牒。

[diplomatic note;]

通牒 引证解释

⒈ 书面通知。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小仓山房文集》:“王 深然之,缮稿数千言,通牒大府。”

⒉ 一个政权通知另一个政权并要求对方答复的文书。

瞿秋白 《乱弹·新英雄》:“所谓‘战略上的退却’就等于 日本 最后通牒所要求的退却,而且还要倍一倍。”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三章:“这一段话很像最后通牒,又像宣战之前的口头通知,也有点叫阵的意味。”


国语词典

通牒 [tōng dié]

⒈ 两国交换意见或由一国通知对方,要求对方答复的外交文书。

如:「最后通牒」。


通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一八惨案释义: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冯玉祥 所部国民军与 奉 系军阀作战,日本 帝国主义出动军舰支持 奉 军,炮击国民军,并联合 英 美 法 意 等国,于十六日以最后通牒向北洋政府提出撤除 大沽口 国防设备等无理要求。 三月十八日,北京 各界人民激于爱国义愤,在 天安门 集会抗议,会后结队赴 段琪瑞 执政府请愿,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 竟令卫队开枪射击,当场死伤二百余人。是为“三一八惨案”。
    • 2.
      哀的美敦书释义:最后通牒。[哀的美敦, 英ultimatum]
    • 3.
      通牒释义:一个国家通知另一个国家并要求对方答复的文书:最后通牒。
    • 4.
      难词释义:难词是一个汉语词汇,可以表示悲哀忧愁,或最后通牒。

通牒(tongd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通牒是什么意思 通牒读音 怎么读 通牒,拼音是tōng dié,通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通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