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朔望月 朔望月的意思
shuòwàngyuè

朔望月

简体朔望月
繁体
拼音shuò wàng yuè
注音ㄕㄨㄛˋ ㄨㄤˋ ㄩㄝ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uò,(1) 农历每月初一。【组词】: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2) 始。【例句】:“皆从其朔”。(3) 北方。【组词】: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wàng,(1) 看,往远处看。【组词】:望见。眺望。张望。望尘莫及(喻远远落后)。望风捕影。(2) 拜访。【组词】:看望。拜望。探望。(3) 希图,盼。【组词】:期望。欲望。喜出望外。(4)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组词】:望族。名望。声望。威望。(5) 向,朝着。【组词】:望东走。(6)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组词】:望日。(7) 埋怨,责备。【组词】:怨望。(8) 姓。

yuè,(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组词】: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组词】:月刊。月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组词】:月饼。月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组词】:月子。

基本含义

指农历某月的初一和十五,即月初和月中。

朔望月的意思

朔望月 [shuò wàng yuè]

1. 8秒。农历一个月为29天或30天,即据朔望月制定。

朔望月 引证解释

⒈ 月球相继两次具有相同月相所经历的时间。也叫“会合月”或“太阴月”。一个朔望月等于29天12小时44分2.8秒。农历一个月为29天或30天,即据朔望月制定。


国语词典

朔望月 [shuò wàng yuè]

⒈ 连续二次合朔或满月所隔的时间。其周期不定,平均为二十九点五三日。故阴历一月之日数或为二十九日,或为三十日。


朔望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月释义:⒈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⒉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⒊三个月。
    • 2.
      大潮释义:⒈一个朔望月中涨落幅度最大的潮水。朔日和望日,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最大(是二者引力之和),按理大潮应该出现在这两天,由于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大潮往往延迟两三天出现。⒉比喻声势大的社会潮流:改革的大潮。
    • 3.
      小潮释义:一个朔望月中涨落幅度最小的潮水。上弦日和下弦日,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最小(是二者引力之差),按理小潮应该出现在这两天,由于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小潮往往延迟两三天出现。
    • 4.
      朔望月释义:月亮连续两次呈现同样的月相所经历的时间。 一个朔望月等于29天12小时44分8秒。农历一个月的天数为29天或30天,就是根据朔望月制定的。
    • 5.
      朔策释义:古代历法用语。犹今之言朔望月。
    • 6.
      章岁释义:古代历法名词。1回归年与12个朔望月时值不同,古人发现经过19次冬至,日月才相会于原点,即太阳周天19次,月球周天235次。因而将19年称为“章岁”,235月称为“章月”。又因十九年只有228个月,所以一个章岁中要置七个闰月。《周髀算经》卷下:“十九岁为一章。”甄鸾 述:“更以一千九百四十八除朔,积分得二百三十五,即章月也。章月与章中差七,即一章之闰。更置二百二十八以岁中十二除之,得十九,为章岁也。”宋 周密《齐东野语·历差失闰》:“盖历数起於冬至,卦气起於中孚。而十九年为之一章,一章必置七闰。必第七闰在
    • 7.
      阴历释义:⒈历法的一类。以月亮的月相周期,即朔望月(29天12小时44分8秒)为1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2个月为1年,1年354天或355天。伊斯兰教历是阴历的一种。也叫太阴历。⒉见〖农历〗
朔望月是什么意思 朔望月读音 怎么读 朔望月,拼音是shuò wàng yuè,朔望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朔望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