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bǎn,(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组词】: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组词】: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3) 不灵活,少变化。【组词】:死板。呆板。(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组词】:板着脸。(5) 见“老”字“老板”。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yǎn,(1)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组词】:眼睛。眼底。眼力。眼色。眼神。眼帘。眼目。眼疾手快。(2)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组词】:眼光远大。眼界开阔。(3) 孔洞,窟窿。【组词】:炮眼。针眼儿。泉眼。(4) 关节,要点。【组词】:节骨眼儿。字眼儿。(5) 戏曲中的节拍。【组词】:一板三眼。(6) 当前。【组词】:眼前利益。眼下。(7) 量词。【组词】:一眼井。(8)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1. 同“一板三眼”
英[follow a prescribed pattern in speech or action; be scrupalous and methodical;]
⒈ 本为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二拍子的叫一板一眼。后即借喻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
引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九章:“方维夏 一口一口地喝完了那碗凉茶,放下茶杯,才开口道:‘你的事情,搞是搞好了,不过钟点太多。’望着 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说。”
张天翼 《包氏父子》一:“他咳一声扫清嗓子里的痰,一板一眼地说着缴学费的事,生怕一个不留神就会说错似的。”
鲁光 《中国姑娘》二:“韩晓华 生怕同伴们沉不住气,双手合成喇叭,大声说:‘别忘了昨晚上说的。冷静,一板一眼打!’”
⒈ 比喻人言行谨守法规,有条有理。也作「一板三眼」。
例如:「他这个人做事向来一板一眼的,你千万马虎不得。」
1.模仿时要一板一眼,口形要正确。
2.教师上课时,就要一板一眼地按照备课设定的程序进行。
3.他就是这种一板一眼的个性,你别再逗他了!
4.他这人做什么事都一板一眼。
5.他的为人除了做事一板一眼外,绝对是位谦谦君子。
6.他无论做什么事都按照规定一板一眼的,绝不马虎塞责。
7.拜托你在这件事情上面不要如此一板一眼,能给点通融。
8.这是公家的事,我当然要一板一眼,没什么弹性可说。
9.中国的商人比挪威的非正式多了,也不那么一板一眼。
10.中国的商人比挪威的非正式多了,也不那么一板一眼。
11.李明做事从来都是一板一眼。
12.她无论和谁讲话都是慢条斯理,一板一眼,从不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