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àng,(1) 抵御。【组词】:抗击。抗争。抗拒。抵抗。顽抗。(2) 拒绝。【组词】:抗议。抗上。抗命。抗税。(3) 对等。【例句】:抗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lǐ,(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组词】:婚礼。丧(sāng)礼。典礼。(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例句】: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组词】: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组词】:礼物。礼金。献礼。(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1. 行平等的礼。又作“亢礼”、“伉礼”
例士无贵贱,与之抗礼。
英[(meet) as equals;]
⒈ 行对等之礼;以平等的礼节相待。
引《史记·货殖列传》:“子贡 结駟连骑,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唐 刘肃 《大唐新语·知微》:“隋 吏部侍郎 高构 典选銓综,至 房玄龄、杜如晦,愕然正视良久,降阶抗礼,延入内斋共食。”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刘致君见异人》:“致君 载酒往,见客前揖。客亦与之抗礼。”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西方诸国,上者藩侯,下者地主,平民皆不得与抗礼。”
⒈ 彼此以平等的礼节相待。也作「亢礼」。
引《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士无贵贱,与之抗礼。」
1.唐代虽有不少着名诗人,但恐怕只有杜甫能和李白分庭抗礼吧!
2.在补教界里,这两家老字号长久以来一直都是分庭抗礼,学生人数不相上下。
3.在杂文方面,没有人可以与鲁迅分庭抗礼。
4.战国时代各国君主求才若渴,一遇贤才,必是分庭抗礼,倍加礼遇。
5.他学了几年的二胡,近来进步神速,已经能和师傅分庭抗礼了。
6.他敢和我分庭抗礼,真是胆大妄为。
7.一个是短跑金牌,一个是长跑健将,如今在这场比赛中分庭抗礼,不知谁会胜出?
8.大家都没想到平日看似娇弱的女生,在拔河赛中居然能和男生队分庭抗礼,形成激烈的拉锯战。
9.这虽然是个私人美术馆,但馆内艺术品的价值足与罗浮宫分庭抗礼,所以会有那么严密的保全系统。
10.他虽然还是个学生,但在诗学上的造诣已足以和着名学者分庭抗礼。
11.他纵横商场数十年,晚年想退休享福,但唯一的独子却不愿接手,甚至还另起炉灶与他分庭抗礼。
12.如今孩子大了,如果在言语、行为上不注意,他就会和我们分庭抗礼。
13.在补教界裡,这两家老字号长久以来一直都是分庭抗礼,学生人数不相上下。
14.经过一年多的严格训练,我终於能够与上届冠军分庭抗礼,一较长短。
15.实际上,妖精聪明极了,完全有能力与巫师分庭抗礼。
16.经过一年多的严格训练,我终于能够与上届冠军分庭抗礼,一较长短。
17.国要加速发展,尽快强大起来,就可以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分庭抗礼、一争高下了。
18.他自立门户,与老师分庭抗礼。
19.公主乃金枝玉叶,妾岂敢与公主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