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客民 客民的意思
mín

客民

简体客民
繁体
拼音kè mín
注音ㄎㄜˋ ㄇ一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è,(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组词】:客人。宾客。会客。不速之客。客气。客卿。(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组词】:旅客。客居。客籍。客死。(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组词】:顾客。乘客。客流量。(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组词】:说客。政客。侠客。(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组词】:客观。客体。(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例句】:一客冰淇淋。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基本含义

指外地来的人,也指外地人在他乡的生活状况。

客民的意思

客民 [kè mín]

1. 外地寄寓的居民。

3. 晩清下江一带“哥老会”的别称。

客民 引证解释

⒈ 外地寄寓的居民。

《后汉书·马援传》:“詔 武威 太守,令悉还 金城 客民,归者三千餘口,使各反旧邑。”
李贤 注:“金城 客人在 武威 者。”
《清史稿·食货志一》:“凡客民在内地贸易,或置有产业者,与土著一律顺编。”
清 夏燮 《中西纪事·五口衅端》:“其首 刘丽川 者, 粤 东寄居在 沪 之客民也。”

⒉ 晚 清 下江 一带“哥老会”的别称。

张篁溪 《苏报案实录》:“推客民之始,由於 同治 三年光復 金陵 以后,当事有裁兵之议,沿 江 子弟结连游兵号称‘哥老会’。其会中人屡屡肇事,以名不雅驯,遂故称为‘客民’。”


客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坐地分贜释义:谓盗贼就地瓜分赃物。 亦指匪首、窝主等自己不动手而坐分同伙的赃物。《品花宝鉴》第二三回:“那狗友树起党来,亲戚为一党,世谊为一党。挤他不相好的,荐他相好的,荐得一两个出去,他便坐地分贜,是要陋规的。”茅盾《残冬》:“张剥皮 自己才是贼呢!他坐地分赃……去年不是到了一伙偷牛贼么?专偷客民的牛,也偷到镇上的粉坊里;张剥皮 他--就是窝家!”
    • 2.
      客丁释义:⒈仆人。 ⒉犹客民。
    • 3.
      客民释义:⒈外地寄寓的居民。 《后汉书·马援传》:“詔 武威 太守,令悉还 金城 客民,归者三千餘口,使各反旧邑。”李贤 注:“金城 客人在 武威 者。”《清史稿·食货志一》:“凡客民在内地贸易,或置有产业者,与土著一律顺编。”清 夏燮《中西纪事·五口衅端》:“其首 刘丽川 者,粤 东寄居在 沪 之客民也。”⒉晚 清 下江 一带“哥老会”的别称。张篁溪《苏报案实录》:“推客民之始,由於 同治 三年光復 金陵 以后,当事有裁兵之议,沿 江 子弟结连游兵号称‘哥老会’。其会中人屡屡肇事,以名不雅驯,遂故称为‘客民’。”
    • 4.
      客董释义:客民中头目的自称。张篁溪《苏报案实录》:“《苏报》又於五月初八日刊载客民篇云:‘……识者谓此等客民皆不嗜洋烟,并无过老过少之人,又无家室,俱如 汉 唐 屯田塞上之兵。其中有大头目小头目,即客民中自称为“客董”者也。客董者,不事生业,专在城厢内外各乡市镇探听风声,寄宿於栈房,而日以茶寮酒肆为驻足之地。’”参见“客民”。
    • 5.
      宾萌释义:⒈亦作“宾孟”。⒉亦作“宾氓”。客民。
    • 6.
      开藩释义:⒈封建时代王侯在封地上建国。《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思齐,海陵 人,本阴阳家者流,士诚(张士诚)开藩,与有功焉。”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值 耿氏 开藩 福建,海禁弛,乃招徠客民。”《花月痕》第三回:“这几年 秦王 开藩此地,幕中宾客都是些名士。”⒉清 代指到外省任高级官职。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盖 顺治 间 商邱 宋文康公 抚畿辅时,尝以四语自警,而哲子 牧仲 中丞开藩 吴下,即用以训诫僚属者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这件事如果办成了功,不到两三年,
    • 7.
      汹惶释义:动荡不安。清 魏源《户部左侍郎提督江苏学政周公神道碑铭》:“方狱事之起,始以 江西 客民之獷横,继以 湖 民之报復,大吏不善镇抚,以致闭城罢市,械鬭兼旬,人心汹惶,几激大变。”

客民(kem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客民是什么意思 客民读音 怎么读 客民,拼音是kè mín,客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客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