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指申 指申的意思
zhǐshēn

指申

简体指申
繁体
拼音zhǐ shēn
注音ㄓˇ ㄕ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ǐ,(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组词】: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例句】:下了三指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组词】: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4) 点明,告知。【组词】: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5) 直立,竖起。【例句】: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组词】:指标。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shēn,(1)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2) 用于记时。【例句】: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3) 陈述,说明。【组词】:申述。申斥。申辩。申冤。三令五申。申请。申报。(4) 重复,一再。【例句】:“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5)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6) 姓。

基本含义

指责、斥责

指申的意思

指申 [zhǐ shēn]

1. 陈述。

指申 引证解释

⒈ 陈述。

《隋书·孝义传·薛濬》:“故遣使人,指申往命。魂而有灵,歆兹荣渥。”


指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具题释义:⒈谓题本上奏。⒉指申报朝廷的题本。
    • 2.
      呈词释义:亦作“呈辞”。 犹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辞。
    • 3.
      日哺释义:日交申时而食。指申时。
    • 4.
      申子释义:有二:一指申不害。汉族,东周郑国京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
    • 5.
      申商释义:⒈战国时申不害与商鞅的并称。两人均为法家的重要人物。⒉指申不害、商鞅的学说。
    • 6.
      申论释义:⒈申述论证:他再次申论了自己的见解。 ⒉指申论考试,国家公务员的一项考试科目,考生根据指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并加以论证。
    • 7.
      置辞释义:⒈亦作“置词”。 措词。⒉指申辩。⒊指修辞技巧。
    • 8.
      诉理释义:⒈谓接受申诉而重新审理。 ⒉指申诉请求重新审理。⒊见“诉理所”。
    • 9.
      鸣冤叫屈释义:指申诉冤屈。

指申(zhi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指申是什么意思 指申读音 怎么读 指申,拼音是zhǐ shēn,指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指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