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夫 [mǎ fū]
1. 喂养马的人。
英[ horsekeeper; groom; buggy driver; ]
2. 中国旧称养马的孩子或马童。
英[ mafoo; ]
马夫 引证解释
⒈ 草名。一说,稻名。见 王绍兰 注。
引《管子·地员》:“其种陵稻,黑鹅马夫。”
尹知章 注:“﹝黑鹅、马夫﹞皆草名。”
⒉ 亦作“马伕”。饲养、照管马的人。见“马夫”。
引《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当下料理马夫,连夜同差官往 寧国 去了。”
鲁迅 《书信集·致何白涛》:“画面上之马夫,所拉之马在画外。”
沙汀 《记贺龙》三七:“你看看我们那些伙伕马伕吧!”
国语词典
马夫 [mǎ fū]
⒈ 养马或管马的人。
引《儒林外史·第五二回》:「『秦二哥,我前日新买了一匹马,身材倒也还好,你估一估,值个甚么价。』随叫马夫将那枣骝马牵过来。」
马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保儿释义:⒈旧时妓院中的男仆。⒉指马夫。“马保儿”的简称。
- 2.
兀剌赤释义:⒈亦作“ 兀赤 ”。 ⒉蒙古语的音译。马夫;管理驿马的人。 元 火源洁 《华夷译语》卷上:“马夫,曰兀剌赤。” 元 施惠 《幽闺记·奉使临番》:“兀剌赤,兀剌赤,门外等多时。” 明 朱有燉 《桃源景》第四折:“[浄白]:‘俺是 蒙豁阿 堵兀赤。’[末白]:‘他説他是 达达 人放马的。’”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出京宣旨》:“兀剌赤,俺路上要吃得些介分例,俺那里吃得勾,须索多讨些个。”
- 3.
后槽释义:⒈指马房。⒉指马夫。
- 4.
当刻释义:时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谁知这个当刻,家人又来报三少奶奶跟马夫逃走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谁知这个当刻儿,又出了调动:那位 两江 制臺调了 直隶 总督。”
- 5.
扈养释义:马夫、炊事等仆从人员。《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南 郢 之与 郑,相去数千里,诸大夫死者数人,廝役扈养死者数百人。”何休 注:“养马者曰扈,炊烹者曰养。”陈立 义疏:“其实亦役使通称,故《广雅》亦训为‘使’,对言之则‘扈’、‘养’各别耳。”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卤簿》:“盖臣下侍从至尊,各供所职,犹僕御扈养以从上。”
- 6.
羁仆释义:语本《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羈絏之僕。 ”本指马夫,后泛指臣仆。《三国志·吴志·贺邵传》:“任授失贤,一朝丧没,君臣係颈,共为羈僕。”清 吴伟业《毛子晋斋中读宋谢翱<西台恸哭记>》诗:“庐陵 赴急难,幕府从羈僕。”
- 7.
肆横释义:谓横蛮无理,任意胡为。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六月》:“彼知中国自强如此,岂徒不敢肆横,而二圣有可还之理矣。”宋 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方 宝祐 间,宦寺肆横,簸弄天纲。”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邮政·总论》:“额外之苦,有马匹之多索,各项之苛求,辱官殴吏、锁挞马夫之肆横。”
- 8.
风驰电卷释义:同“风驰电掣”。 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突厥 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陈。”《孽海花》第二九回:“马夫拉动繮绳,一会儿风驰电卷,把一个青年会会员 陈千秋,不知赶到哪里去了。”
- 9.
马佣释义:亦作“马庸”。 犹马夫。
- 10.
马卒释义:犹马夫。
- 11.
马厮释义:马夫的贱称。
- 12.
马士释义:即马夫。《宋书·蒯恩传》:“﹝ 蒯恩 ﹞每捨芻於地,叹曰:‘大丈夫弯弓三石,奈何充马士。’”《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四年》:“僕隶皆不次除官,捉车人至虎賁中郎将,马士至员外郎。”参见“马夫”。
- 13.
马徒释义:马夫。
- 14.
马童释义:戏曲中扮演马夫的角色。绍剧《龙虎斗》:“[马童:]有请千岁!”
- 15.
马走释义:⒈马夫;马卒。唐 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清 恽敬《吴城万寿宫者祀》:“縉绅、大僚、牛童、马走、妇人、稚子无不亲事 真君,燠其寒,飫其嗛。”⒉谦辞。“牛马走”的省称。清 曾国藩《五箴·有恒箴》:“天君司命,敢告马走。”
- 16.
驵卒释义:马夫。
- 17.
驵工释义:平庸的马夫。
- 18.
骑夫释义: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