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句 [cháng duǎn jù]
1. 旧体诗词中词的别称。
例《淮海居士长短句》——宋·秦观。
英[another name of ci(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长短句 引证解释
⒈ 句子长短不一的诗歌。参见“长短歌”。
引清 汪森 《<词综>序》:“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南风之操》、《五子之歌》是已。”
⒉ 词曲的别称。词曲的句子,长短不一,因调而异,故称。
引《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长短句》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南唐 后主,围城中作长短句,未就而城破。”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长短句》:“魏、晋、唐 郊庙歌辞多四字为句, 唐 曲在者如《柳枝》、《竹枝》、《欸乃》皆七字,不知当时歌唱用何为调也。 张华 表曰:‘ 汉 氏所用文句长短不齐。’则今人以歌曲为长短句者,本 张华 所陈也。”
国语词典
长短句 [cháng duǎn jù]
⒈ 词因句法多长短不一,故又称为「长短句」。
长短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右史释义:⒈古代史官名。《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前代修史,左史纪言,右史纪动。”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古人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所有古事古言都是出于史官之手。”⒉唐 以后为中书省起居舍人的别称。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二:“赵右史 家有 顾禧 景蕃 补注《东坡长短句》真蹟云。”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
- 2.
杂言诗释义: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每句字数不等,长短句间杂,无一定标准,用韵也较自由。后人多有仿作。
- 3.
破斗释义:破坏和战斗。《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长短句》引 宋 吴曾《复斋漫录》:“宣和 五年,初復九州,天下共庆,而识者忧之也。都门盛唱小词曰:‘喜则喜,得入手;愁则愁,不长久;忻则忻,我两个廝守;怕则怕,人来破鬭。’…… 郭药师,契丹 之帅也,我用以守疆。启敌国祸者,郭 耳;非‘破鬭’之验邪?”
- 4.
破鬭释义:破坏和战斗。《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长短句》引 宋 吴曾《复斋漫录》:“宣和 五年,初復九州,天下共庆,而识者忧之也。都门盛唱小词曰:‘喜则喜,得入手;愁则愁,不长久;忻则忻,我两个廝守;怕则怕,人来破鬭。’…… 郭药师,契丹 之帅也,我用以守疆。启敌国祸者,郭 耳;非‘破鬭’之验邪?”
- 5.
詅嗤符释义:同“詅痴符”。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长短句》:“宋子京 云:‘江 左有文拙而好刻石者,谓之詅嗤符。’今 杨湜 之言俚甚,而鋟板行世,殆类是也。”
- 6.
辛弃疾释义:(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1岁参加山东一带的抗金义军,后在湖北、江西等地任安抚使等职。因主张坚决抗战,一直受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作品反映了抵抗金人、收复失地的爱国思想,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风格豪放。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美芹十论》等。
- 7.
长短歌释义:指句子长短不一的诗歌。唐 戴叔伦 《寄万德躬故居》诗:“何时醉把黄花酒,听尔南征长短歌。”参见“ 长短句 ”。
- 8.
长短言释义:犹长短句。
- 9.
鹤顶红释义:⒈从丹顶鹤的红顶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毒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他那忠告的朋友,化了几十吊钱,买了一点鹤顶红,搀在茶里面,等在西关外面,等到他走过时,便劝他吃一口茶;谁知他偏不肯吃。”⒉荔枝的一种。宋 张元干《诉衷情》词题注:“予儿时不知有荔子,自呼为红蕊。父母赏其名新,昔所未闻,殊尽形似之美。久欲记之而因循。比与诸公和长短句,故及之以《诉衷情》。盖里中推星球红、鹤顶红,皆佳品。”⒊鹤鱼的脑骨,其红如血,故称。明 王佐 曹昭《新增格古要论·珍宝·鹤顶红》:“鹤顶,出南蕃大海中,有鱼顶中魫红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