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捕风 捕风的意思
fēng

捕风

简体捕风
繁体捕風
拼音bǔ fēng
注音ㄅㄨˇ ㄈ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ǔ, ◎ 捉,逮。【组词】:捕捉。捕获。捕杀。巡捕。缉捕。捕风捉影。

fēng fěng, ◎ 古同“讽”,讽刺。

基本含义

比喻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徒劳无功。

捕风的意思

捕风 [bǔ fēng]

1. 见“捕风捉影”。

捕风 引证解释

⒈ 见“捕风捉影”。


捕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客里空释义:原为 苏联 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名,此人惯于捕风捉影,捏造事实。后遂用以泛称新闻报道中虚构浮夸的作风或爱讲假话、华而不实的人。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你们不能采取轻率的、哗众取宠的、‘客里空’式的态度,而应当采取负责的、谨慎的、严肃的态度去做工作。”
    • 2.
      抟空捕影释义:犹言捕风捉影。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3.
      抱风释义:犹捕风。比喻无效行动。
    • 4.
      拾尘掇蜂释义:意指疑似之间的现象最容易让人作出错误的判断,坏人也最容易利用这种捕风捉影之事进谗言施离间之计。
    • 5.
      捉影释义:见“捉影捕风”。
    • 6.
      捕风释义:见“捕风捉影”。
    • 7.
      握风捕影释义:犹言捕风捉影。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8.
      望尘释义:⒈看见飞扬的尘土。亦喻捕风捉影或观察到细小的征候。《后汉书·度尚传》:“磐 埋骨牢槛,终不虚出,望尘受枉。”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是以高世之士,望尘而旋迹;轻薄之徒,响赴而影集。”⒉犹言望尘而拜。唐 王昌龄《长歌行》:“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李云逸 注:“望尘,谓趋附权贵,候望其车马之尘。”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四:“宣仁 怒曰:‘韩某 先朝老臣,汝安得当望尘之礼。’太妃泣谢。”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因而公卿将士,尽奔走於门下,估计夤缘,儼如负贩,仰息望尘,不可算数。”⒊犹言望
    • 9.
      望空捉影释义:犹言捕风捉影。 比喻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
    • 10.
      望风捕影释义:捕风捉影:情况没弄清楚,不要望风捕影地乱说。也说望风扑影、望风捉影。
    • 11.
      杯弓市虎释义: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 12.
      玉果释义:⒈形如果的美石。《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珤:玉果、璿珠、烛银、黄金之膏。”郭璞 注:“石似美玉,所谓如果者也。”南朝 宋 谢惠连《柑赋》:“侔萍实乎 江 介,超玉果於 崑山。”⒉指柑橘。其皮有润泽,故谓。唐 皮日休《早春以桔子寄鲁望》诗:“不为 韩嫣 金丸重,直是 周王 玉果圆。”宋 苏轼《减字木兰花》词:“犀钱玉果,利市平分霑四坐。”清 汪懋麟《前举人汪魏美先生传》:“其词曰:‘来时玉果正圆,去后梅花香冷。依然朗月当空,不必捕风捉影。’”
    • 13.
      过迹释义:⒈亦作“过蹟”。过去的行迹。唐 元稹《遣病》诗:“前身为过跡,来世即前程。”⒉错误的行为。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而新充蠢朴之人,皆平日所颐指使,谅不敢举陈其过跡。”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款犯》:“吴 浙 之间,有等积年巨蠹,盘踞衙门,专通上下线索,勾连地方势豪,侦探官府短长,胥役所行过蹟,凭其喜怒,牵陷善良,取捕风捉影之事,作装头换面之谋。”⒊见“过跡”。
    • 14.
      附耳射声释义:指传闻异辞,捕风捉影。
    • 15.
      风言影语释义:捕风捉影的话语。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致赵秋舲书》:“猥以春来 王粲 之不归,讹传海外 东坡 之已死,风言影语,莫识来因,一介鯫生,何忌何惜!”
    • 16.
      风影敷衍释义:指罗织罪名,捕风捉影,诬赖人。

捕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客里空释义:原为 苏联 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名,此人惯于捕风捉影,捏造事实。后遂用以泛称新闻报道中虚构浮夸的作风或爱讲假话、华而不实的人。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你们不能采取轻率的、哗众取宠的、‘客里空’式的态度,而应当采取负责的、谨慎的、严肃的态度去做工作。”
    • 2.
      抟空捕影释义:犹言捕风捉影。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3.
      抱风释义:犹捕风。比喻无效行动。
    • 4.
      拾尘掇蜂释义:意指疑似之间的现象最容易让人作出错误的判断,坏人也最容易利用这种捕风捉影之事进谗言施离间之计。
    • 5.
      捉影释义:见“捉影捕风”。
    • 6.
      捕风释义:见“捕风捉影”。
    • 7.
      握风捕影释义:犹言捕风捉影。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8.
      望尘释义:⒈看见飞扬的尘土。亦喻捕风捉影或观察到细小的征候。《后汉书·度尚传》:“磐 埋骨牢槛,终不虚出,望尘受枉。”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是以高世之士,望尘而旋迹;轻薄之徒,响赴而影集。”⒉犹言望尘而拜。唐 王昌龄《长歌行》:“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李云逸 注:“望尘,谓趋附权贵,候望其车马之尘。”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四:“宣仁 怒曰:‘韩某 先朝老臣,汝安得当望尘之礼。’太妃泣谢。”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因而公卿将士,尽奔走於门下,估计夤缘,儼如负贩,仰息望尘,不可算数。”⒊犹言望
    • 9.
      望空捉影释义:犹言捕风捉影。 比喻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
    • 10.
      望风捕影释义:捕风捉影:情况没弄清楚,不要望风捕影地乱说。也说望风扑影、望风捉影。
    • 11.
      杯弓市虎释义: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 12.
      玉果释义:⒈形如果的美石。《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珤:玉果、璿珠、烛银、黄金之膏。”郭璞 注:“石似美玉,所谓如果者也。”南朝 宋 谢惠连《柑赋》:“侔萍实乎 江 介,超玉果於 崑山。”⒉指柑橘。其皮有润泽,故谓。唐 皮日休《早春以桔子寄鲁望》诗:“不为 韩嫣 金丸重,直是 周王 玉果圆。”宋 苏轼《减字木兰花》词:“犀钱玉果,利市平分霑四坐。”清 汪懋麟《前举人汪魏美先生传》:“其词曰:‘来时玉果正圆,去后梅花香冷。依然朗月当空,不必捕风捉影。’”
    • 13.
      过迹释义:⒈亦作“过蹟”。过去的行迹。唐 元稹《遣病》诗:“前身为过跡,来世即前程。”⒉错误的行为。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而新充蠢朴之人,皆平日所颐指使,谅不敢举陈其过跡。”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款犯》:“吴 浙 之间,有等积年巨蠹,盘踞衙门,专通上下线索,勾连地方势豪,侦探官府短长,胥役所行过蹟,凭其喜怒,牵陷善良,取捕风捉影之事,作装头换面之谋。”⒊见“过跡”。
    • 14.
      附耳射声释义:指传闻异辞,捕风捉影。
    • 15.
      风言影语释义:捕风捉影的话语。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致赵秋舲书》:“猥以春来 王粲 之不归,讹传海外 东坡 之已死,风言影语,莫识来因,一介鯫生,何忌何惜!”
    • 16.
      风影敷衍释义:指罗织罪名,捕风捉影,诬赖人。

捕风造句

1.记载历史,一定要基于史实,不可捕风捉影,向壁虚造。

2.我们决不要附和那些捕风捉影的事。

3.这个绯闻纯粹是捕风捉影的谣言,是有人见不得她好,编造出来的。

4.他指责媒体捕风捉影,蓄意制造麻烦。

5.表哥最爱捕风捉影了,等你揭穿了他的谎言,他就说是闹着玩的。

6.有许多言论是荒唐无知、捕风捉影、造谣生事。

7.那些指责一点根据都没有,完全是捕风捉影。

8.你听到的这些传闻,纯属捕风捉影,让人难以相信。

9.那些传闻只不过是捕风捉影,不必理会。

10.拿着,你们这些爱捕风捉影的西方记者!

11.社会上多的是喜欢捕风捉影,造谣生事的人。

12.说话要有根据,万不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13.找东西也得费心想想从那儿着手较好,像这样捕风捉影地乱找,有什么用?

14.我们做事千万不能捕风捉影,仅靠道听途说做出判断,造成空穴来风的错误决定。

15.当西方繁荣时,党的宣传机构似乎是在捕风捉影。

16.这个捕风捉影的消息,完全是无中生有。

17.有些记者专门捕风捉影,报导一些未经查证的消息。

18.事实表明,老张被公安局抓去了只是捕风捉影的谣言。

19.找东西也得费心想想从那儿着手较好,像这样捕风捉影地乱找,有什麼用?

20.这个緋闻纯粹是捕风捉影的谣言,是有人见不得她好,编造出来的。

捕风(bof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捕风是什么意思 捕风读音 怎么读 捕风,拼音是bǔ fēng,捕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捕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