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鼓行 鼓行的意思
xíng

鼓行

简体鼓行
繁体
拼音gǔ xíng
注音ㄍㄨˇ ㄒ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鼓励行动,振奋士气

鼓行的意思

鼓行 [gǔ xíng]

1. 击鼓行军。

2. 引申为大张声势地前去。

4. 盛行;风行。

鼓行 引证解释

⒈ 击鼓行军。

《周礼·夏官·大司马》:“鼓行,鸣鐲,车徒皆行。”
《史记·淮阴侯列传》:“平旦, 信 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 井陘口。”
唐 高适 《李云南征蛮诗》:“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
邓慕韩 《史坚如事略》:“吾欲收 广东 为根据地,鼓行 湘 鄂,直讨 幽 燕。”

⒉ 引申为大张声势地前去。

清 唐甄 《潜书·去名》:“天下之士闻之,益高其义,莫不鼓行而往,愿为之继也。”

⒊ 盛行;风行。

唐 刘禹锡 《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始以章句振起於 开元 中,与 王维、崔顥 比肩驤首,鼓行於时。”
宋 洪适 《<元氏长庆集>原跋》:“微之 以文章鼓行当时,谓之‘元和体’。”


鼓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凝邃释义:犹深邃;深居。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林寺》:“禪阁虚静,隐室凝邃,嘉树夹牖,芳杜匝阶,虽云朝市,想同巖谷。”《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是以叛乱继起,怨讟并兴,非常之虞,亿兆同虑。唯陛下穆然凝邃,独不得闻,至使凶卒鼓行,白昼犯闕,岂不以乘我间隙,因人携离哉!”元 孛术鲁翀《大都路都总管姚公神道碑》:“宸扆凝邃,上动天容;庭有直臣,庶儆其同。”
    • 2.
      勒兵释义:⒈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军鼓譟勒兵,武安 屋瓦尽震。”《汉书·武帝纪》:“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餘里,威震 匈奴。”《陈书·高祖纪》:“﹝ 高祖 ﹞於是勒兵鼓行而进。”明 屠隆《綵毫记·誓死不从》:“大王正宜戮力勤王,勒兵讨贼。”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十年二月,杭州 沦没,将军 忠壮公 瑞昌、副都统 果毅公 杰纯 勒兵死守,鏖战六日夜,卒復省垣。”⒉犹陈兵。《汉书·隽不疑传》:“右将军勒兵闕下,以备非常。”南朝 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千百为
    • 3.
      扫箨释义:⒈扫除笋壳。⒉喻消灭敌军。语本《晋书·苻坚载记下》:“今有劲卒百万,文武如林,鼓行而摧遗晋,若商风之陨秋籜。”清吴伟业《雁门尚书行》:“扫籜谋成频抚剑,量沙力尽为传飡。”
    • 4.
      指期释义:犹指日,不日。 限期。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赵·刘渊》:“陛下诚能发 匈奴 五部之众,假 元海 一将军之号,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周书·武帝纪下》:“可分命众军,指期进发。”唐 皇甫曾《遇风雨作》诗:“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若以大军临之,指期可取。”
    • 5.
      方张释义:谓正当扩展、强大之际。宋 岳珂《金陀粹编·绍兴五年》:“万骑鼓行,震天声於不测;千里转战,夺勇气於方张。”明 沉鲸《双珠记·剿虏同功》:“以彼久疲之兵,临我方张之鋭,不劳血刃,敌可擒矣。”清 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顾其间反对共和之説者,要以就程度立言者为最坚,貌为持重,善於附会,而怠乎方张鋭进之人心,其最不可不辨也。”
    • 6.
      旬时释义:旬日。十天。《书·康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孔 传:“既得其辞,服膺思念五、六日,至于十日。”三国 魏 吴质《答东阿王书》:“自旋之初,伏念五六日,至于旬时,精散思越,惘若有失。”唐 李商隐《为绛郡公上史馆李相公启》:“降卒征人,旬时併集,飞芻輓粟,星火为期。”《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自宫闈变故,已涉旬时,若不号令率先以图反正,迟疑未决,一朝 山 东侯伯唱义连衡,鼓行而西,明公求欲自安,其可得乎?”胡三省 注:“旬时,即旬日也。”
    • 7.
      等夷释义:⒈同等;同辈;同等的人。 《韩诗外传》卷六:“遇长老则修弟子之义,遇等夷则修朋友之义。”《史记·留侯世家》:“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家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 布 闻之,则鼓行而西耳。”《周书·赵贵传》:“初,贵 与 独孤信 等皆与 太祖 等夷。”《金史·国用安传》:“明日,用安 乃出见使者,跪揖如等夷。”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卷四:“近世贵贱无等,舆臺厮养视縉绅如等夷。”⒉匹比。唐 孟郊《同年春宴》诗:“塞鸿絶儔匹,海月难等夷。”宋 司马光《论后妃封赠札子》:“
    • 8.
      舋鼓释义:杀人或杀牲以血涂鼓行祭。
    • 9.
      衅鼓释义: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以血涂鼓行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孟明 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纍臣衅鼓,使归就戮於 秦。’”杜预 注:“杀人以血涂鼓,谓之衅鼓。”《左传·定公四年》:“君以军行,祓社衅鼓,祝奉以从。”杜预 注:“师出,先事祓祷於社,谓之宜社;於是杀牲以血涂鼓鼙为衅鼓。”唐 独孤及《为张濠州谢上表》:“顷身陷凶族,待罪黄沙,几社衅鼓,职臣之分。”明 张煌言《祭延平王文》:“温禺 衅鼓,屠耆 染戕。”
    • 10.
      鼓行释义:⒈击鼓行军。⒉引申为大张声势地前去。⒊盛行;风行。

鼓行(gu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鼓行是什么意思 鼓行读音 怎么读 鼓行,拼音是gǔ xíng,鼓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鼓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