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抗衡 抗衡的意思
kànghéng

抗衡

简体抗衡
繁体
拼音kàng héng
注音ㄎㄤˋ ㄏ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àng,(1) 抵御。【组词】:抗击。抗争。抗拒。抵抗。顽抗。(2) 拒绝。【组词】:抗议。抗上。抗命。抗税。(3) 对等。【例句】:抗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héng,(1) 秤杆,泛指秤。【组词】:衡器。衡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衡鉴(衡镜)。(2) 称量。【例句】:衡钧(借指执掌国政之权)。(3) 反复思索做出决定,比较评定。【组词】:权衡。衡情度理。(4) 平,对等。【组词】:平衡。均衡。(5) 指北斗星。【例句】:衡汉(北斗星和银河)。(6) 古同“横”,纵横。

基本含义

抵抗对手,平衡力量,争取平等地位或竞争优势。

抗衡的意思

抗衡 [kàng héng]

1. 彼此对抗,不相上下。

龙虎相交争,七国并抗衡。——张华《游侠篇》
两霸抗衡。

[be a match for; contend with;]

抗衡 引证解释

⒈ 对抗;匹敌。

宋 秦观 《法帖通解·怀素》:“前世善书者,盖尝欲与 右军 抗衡矣,而每不为公论所许。”
明 张纶 《林泉随笔》:“以区区之 蜀,抗衡天下十分之九。”
老舍 《四世同堂》七:“她也知道在姿色上,在年龄上,没法和 桐芳 抗衡。”


国语词典

抗衡 [kàng héng]

⒈ 彼此相敌,不相上下。

《史记·卷九七·陆贾传》:「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匹敌 抗拒

勾结


抗衡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匹敌释义:对等;相当:两方势力匹敌。无与匹敌。
    • 2.
      抗拒释义:抵抗和拒绝:抗拒命令。

抗衡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勾结释义:为了进行不正当的活动暗中互相串通、结合:暗中勾结。勾结官府。

抗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分鼎立释义: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 2.
      三分鼎足释义: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3.
      乖乖女释义:从传统意义上讲,就是指在父母面前温顺听话,知礼节懂孝顺,轻易不会让父母为她操心费力的未成年女孩;从现代社会讲,基于自身生理及性格因素,一般不愿意与自己的长辈或尊者逆向抗衡的女孩子。
    • 4.
      亢衡释义:抗衡,对抗。
    • 5.
      僞辞释义:虚假的言辞。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又使 徐福 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三国志·魏志·卫臻传》:“权 恃 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章炳麟《序种姓下》:“至 唐 则有赐姓蛮夷降虏……故 乌石兰氏 自更曰乌,以援枝鸣,虽 韩愈 依违其间,夷汉互贸,伪辞兹沓,昭穆无质,官氏自此而庙濯自彼,其不蘖芽于 豪州 受命之世灼灼也。”
    • 6.
      县衡释义:⒈天平。⒉势均力敌;抗衡。⒊公布法度。
    • 7.
      参衡释义:犹抗衡。
    • 8.
      后金释义:明朝中国东北女真族建立的地方政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称汗,国号金,年号天命,史称后金,与明朝抗衡。1636年,努尔哈赤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 9.
      多极世界释义:与“两极世界”相对。 指世界政治势力形成多种中心的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一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打破了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企图主宰世界的局面,形成了在政治上的多种抗衡势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 10.
      宋词释义:宋代的词。 现存有1 300多位作者的20,000多首词。词发展到宋代,不仅完全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而且在意境、形式、技巧等方面都达到鼎盛时期,取得与诗抗衡的地位。以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吴文英为代表的精致细腻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汪洋恣肆交相辉映,使词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 11.
      小部释义:⒈指 唐 代宫廷中的少年歌舞乐队。唐 袁郊《甘泽谣·许云封》:“值梨园法部置小部音声,凡三十餘人,皆十五以下。”元 张昱《唐天宝宫词》:“小部梨园出教坊,曲名新赐《荔枝香》。”⒉泛指梨园、教坊演剧奏曲。清 王士禛《秦淮杂诗》之八:“新歌细字写冰紈,小部君王带笑看。”《桐桥倚棹录·舟楫》引 清 徐映玉 诗:“春昼画船相次泊,氍毹小部拂云和。”⒊小部落。《辽史·文学传上·萧韩家奴》:“使彼小部抗衡大国,万一有败,损威岂浅?”
    • 12.
      尺帛之谏释义:魏牟到赵国见建信君受到宠幸,便就近以尺帛为喻,谏劝赵王。指出:做一顶帽子尚且要选择胜任的工匠,为什么治国反而不去选用贤臣呢?赵国的先王任用像赵奢,廉颇,蔺相如这样的忠良,曾使赵国强盛,敢与强秦抗衡;如今宠幸建信君这样谄谀平庸之人,怎能不亡国败家呢!
    • 13.
      抗席释义:⒈古葬具。墓穴中加于抗木上的苇席,用以御土。⒉并立,抗衡。
    • 14.
      抗拟释义:抵敌;抗衡。
    • 15.
      抗横释义:⒈抗衡,对抗。⒉强横。
    • 16.
      抗美释义:抗衡媲美。
    • 17.
      抗行释义:⒈坚持高尚的行为。 ⒉并行;抗衡。
    • 18.
      抗衡释义:对抗,不相上下:对方实力强大,无法与之抗衡。
    • 19.
      抗论释义:⒈立论。⒉大声争论。⒊相对晤谈。⒋谓在言论上相抗衡。⒌抗议。
    • 20.
      提衡释义:⒈亦作“提珩”。谓用秤称物,以平轻重。引申为抗衡。⒉谓简选官吏。

抗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分鼎立释义: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 2.
      三分鼎足释义: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3.
      乖乖女释义:从传统意义上讲,就是指在父母面前温顺听话,知礼节懂孝顺,轻易不会让父母为她操心费力的未成年女孩;从现代社会讲,基于自身生理及性格因素,一般不愿意与自己的长辈或尊者逆向抗衡的女孩子。
    • 4.
      亢衡释义:抗衡,对抗。
    • 5.
      僞辞释义:虚假的言辞。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又使 徐福 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三国志·魏志·卫臻传》:“权 恃 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章炳麟《序种姓下》:“至 唐 则有赐姓蛮夷降虏……故 乌石兰氏 自更曰乌,以援枝鸣,虽 韩愈 依违其间,夷汉互贸,伪辞兹沓,昭穆无质,官氏自此而庙濯自彼,其不蘖芽于 豪州 受命之世灼灼也。”
    • 6.
      县衡释义:⒈天平。⒉势均力敌;抗衡。⒊公布法度。
    • 7.
      参衡释义:犹抗衡。
    • 8.
      后金释义:明朝中国东北女真族建立的地方政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称汗,国号金,年号天命,史称后金,与明朝抗衡。1636年,努尔哈赤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 9.
      多极世界释义:与“两极世界”相对。 指世界政治势力形成多种中心的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一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打破了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企图主宰世界的局面,形成了在政治上的多种抗衡势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 10.
      宋词释义:宋代的词。 现存有1 300多位作者的20,000多首词。词发展到宋代,不仅完全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而且在意境、形式、技巧等方面都达到鼎盛时期,取得与诗抗衡的地位。以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吴文英为代表的精致细腻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汪洋恣肆交相辉映,使词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 11.
      小部释义:⒈指 唐 代宫廷中的少年歌舞乐队。唐 袁郊《甘泽谣·许云封》:“值梨园法部置小部音声,凡三十餘人,皆十五以下。”元 张昱《唐天宝宫词》:“小部梨园出教坊,曲名新赐《荔枝香》。”⒉泛指梨园、教坊演剧奏曲。清 王士禛《秦淮杂诗》之八:“新歌细字写冰紈,小部君王带笑看。”《桐桥倚棹录·舟楫》引 清 徐映玉 诗:“春昼画船相次泊,氍毹小部拂云和。”⒊小部落。《辽史·文学传上·萧韩家奴》:“使彼小部抗衡大国,万一有败,损威岂浅?”
    • 12.
      尺帛之谏释义:魏牟到赵国见建信君受到宠幸,便就近以尺帛为喻,谏劝赵王。指出:做一顶帽子尚且要选择胜任的工匠,为什么治国反而不去选用贤臣呢?赵国的先王任用像赵奢,廉颇,蔺相如这样的忠良,曾使赵国强盛,敢与强秦抗衡;如今宠幸建信君这样谄谀平庸之人,怎能不亡国败家呢!
    • 13.
      抗席释义:⒈古葬具。墓穴中加于抗木上的苇席,用以御土。⒉并立,抗衡。
    • 14.
      抗拟释义:抵敌;抗衡。
    • 15.
      抗横释义:⒈抗衡,对抗。⒉强横。
    • 16.
      抗美释义:抗衡媲美。
    • 17.
      抗行释义:⒈坚持高尚的行为。 ⒉并行;抗衡。
    • 18.
      抗衡释义:对抗,不相上下:对方实力强大,无法与之抗衡。
    • 19.
      抗论释义:⒈立论。⒉大声争论。⒊相对晤谈。⒋谓在言论上相抗衡。⒌抗议。
    • 20.
      提衡释义:⒈亦作“提珩”。谓用秤称物,以平轻重。引申为抗衡。⒉谓简选官吏。

抗衡造句

1.然而这些对立的阵营依然剑拔弩张的相抗衡着。

2.拿破轮在十九世纪初出兵席捲了大半的欧洲,所到之处,无人可与之抗衡,是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3.拿破仑在十九世纪初出兵席卷了大半的欧洲,所到之处,无人可与之抗衡,是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4.我们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和二班的篮球队相抗衡

5.在这次摔跤比赛中,对方实力强大,我实在无法与他抗衡

6.拿破轮在十九世纪初出兵席捲了大半的欧洲,所到之处,无人可与之抗衡,是位叱吒风云的历史人物。

7.尽管中国经济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迅猛发展,其要想与美国日积月累的雄厚经济实力相抗衡仍是无望的。

抗衡(kang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抗衡是什么意思 抗衡读音 怎么读 抗衡,拼音是kàng héng,抗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抗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