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商兑 商兑的意思
shāngduì

商兑

简体商兑
繁体商兌
拼音shāng duì
注音ㄕㄤ ㄉ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āng,(1)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组词】:商量。商讨。商议。商定。商榷。商酌(商量斟酌)。相商。磋商。洽商。协商。(2) 买卖,生意。【组词】:商业。商店。商界。商品。商标。(3)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组词】:商人。商贩。商贾(gǔ ㄍㄨˇ)(商人)。商旅。(4)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组词】:商数。(5) 中国朝代名。【组词】:商代。(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8) 姓。

duì ruì yuè,(1) 交换。【例句】:兑换(用一种货币换另一种货币)。兑现。汇兑(两地通过信件或电报交换款项)。(2) 掺和;混合。【组词】:兑点热水。(3) 八卦之一,代表沼泽。(4) 直。【例句】:“松柏斯兑”。(1) 同“锐”,尖锐。(1) 同“悦”,喜悦。

基本含义

商兑是一个古代的货币单位,用来表示一种商业交易的方式。成语“商兑”指的是商业交易中的买卖双方互相信任,诚实守信的交易。

商兑的意思

商兑 [shāng duì]

1. 商量斟酌。

商兑未宁。——《易·兑》

[discussion of problem;]

商兑 引证解释

⒈ 商酌。 郭沫若 有《民族形式商兑》。

《易·兑》:“九四,商兑未寧,介疾有喜。”
朱熹 本义:“四,上承九五之中正而下比六三之柔邪,故不能决而商度所説,未能有定。”


国语词典

商兑 [shāng duì]

⒈ 商讨斟酌。

《易经·兑卦·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商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佌猥释义:小。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今於 欧洲 佌猥之国,不孰何也,此岂宗法社会之圣人所渐渍邪?”
    • 2.
      厚诬释义:⒈谓深加欺骗、蒙蔽。《左传·成公三年》:“贾人曰:‘吾无其功,敢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明史·高瑶传》:“迨先帝復辟,贪天功者遂加厚诬。”清 任安上《与吴拜经书》:“非 止翁老人 亲笔记载,世且谓 河 汾 贋鼎为 商 周 法物,未免厚诬。”⒉谓深加诬蔑。唐 皇甫枚《绿翘》:“鍊师欲求三清长生之道,而未能忘解珮荐枕之欢;反以沉猜厚诬贞正。翘 今必毙于毒手矣!”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余以 康先生 此说诚得儒教之真,不似前之宗教说厚诬 孔子 也。”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要说新文
    • 3.
      大都会释义:大城市。明 宋濂《竹坞幽居诗序》:“京师为天下大都会,廛居櫛比,求尺寸旷土不可得。”李大钊《五一纪念日于现在中国劳动界的意义》:“现在的生产的场所都在大都会的大工场。”郭沫若《蒲剑集·“民族形式”商兑》:“随着大都会的沦陷,作家们自动地被动地不得不离开向来的狭隘的环境。”
    • 4.
      宁为鷄口,无为牛后释义:谓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寧为鷄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 秦,何以异於牛后?夫以大王之贤,挟强 韩 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窃为大王羞之。”《水浒传》第九九回:“城池坚固,粮草充足,尚可战守。古语有云:‘寧为鷄口,无为牛后。’”明 王衡《郁轮袍》第四折:“自古道,寧为鷄口,无为牛后,你忍得这气也。”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寧为鷄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啗我而饱也,寧自啗而不足。”
    • 5.
      羣演释义:谓社会进化。词语出处谓社会进化。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家长受詔於族正,族正受詔於大宗,此其为制,关於羣演者至深。”李大钊《民彝与政治》:“羣演之道,在一方固其秩序,一方图其进步。”
    • 6.
      震矜释义:《公羊传·僖公九年》:“葵丘 之会,桓公 震而矜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矜之者何?犹曰莫若我也。”后以“震矜”为自得之意。章炳麟《五无论》:“今人震矜无政府説,以为典型。”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人心所震矜者,往往以门户标榜为準,习闻其説以为神圣,而自蔽其智能。”参阅《左传·僖公九年》杨伯峻 注。

商兑(shangd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商兑是什么意思 商兑读音 怎么读 商兑,拼音是shāng duì,商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商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