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六行 六行的意思
liùháng

六行

简体六行
繁体
拼音liù háng
注音ㄌ一ㄡˋ ㄏ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ù lù,(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例句】: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1) 〔六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2) 〔六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指一种行为或言论充满智慧和才能,超出常人的范畴。

六行的意思

六行 [liù háng]

1. 六个行列。

3. 指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礼、户、工、刑、兵六部。泛指朝廷官吏。

六行 引证解释

⒈ 六种善行。

《周礼·地官·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婣、任、恤。”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六言六行,匪君不肃。”
唐 陈子昂 《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君三德允章,六行既穆。”
清 钱谦益 《刑科给事中薛大中父约赠徵仕郎刑科给事中制》:“敦六行以重任恤,既以仁厚起家。”

⒉ 谓水气运行。

《管子·幼官》:“六行时节,君服黑色,味咸味,听徵声,治阴气,用六数。”
尹知章 注:“水成数六,水气行,君则顺时节而布政也。”

⒊ 六个行列。

《春秋·隐公五年》“初献六羽” 唐 孔颖达 疏:“六羽,谓六行之人秉羽舞也。”

⒋ 指 唐 代尚书省下属的吏、礼、户、工、刑、兵六部。泛指朝廷官吏。

唐 张籍 《寄梅处士》诗:“扰扰人间是与非,官闲自觉省心机;六行班里身常下,九列符中事亦稀。”


六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教释义:⒈汉儒谓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称为“三教”。⒉指儒家的施教内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合称“三德”。⒊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释为“三教”。
    • 2.
      三权释义:⒈三种权力。《管子·兵法》:“定一至,行二要,纵三权,施四教,发五机,设六行,论七数,守八应,审九器,章十号,故能全胜。”尹知章 注:“自‘一至’以下,管 氏不言其数,无得而知也。”⒉特指“贵”、“富”、“亲”三种权势。汉 刘向《说苑·尊贵》:“齐桓公 使 管仲 治国,管仲 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 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 曰:‘何故?’管仲 对曰:‘贵不能使富。’桓公 赐之 齐国 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 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 立以为仲父。齐国 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 曰:‘管仲
    • 3.
      三物释义:犹三事。指六德、六行、六艺。《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郑玄 注:“物犹事也。”《左传·襄公三年》:“解狐 得举,祁午 得位,伯华 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明 宋濂《送邓贯道还云阳序》:“《周官》之制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所谓三物,若六德、六行、六艺是也。”清 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承平既久,法意寖失,郡县有司不知三物为何事,而教民之任,独以责之学政与
    • 4.
      世好释义:⒈时尚,世俗所爱好的。宋 苏舜钦《夜闻秋声感而成咏》:“未能追世好,且乐樽酒间。”宋 苏轼《题王逸少帖》诗:“颠 张 醉 素 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元 揭徯斯《处士杨君墓志铭》:“其力行,敦六行,明五教,邪説不能乱,世好不能惑。”⒉犹世交。宋 陆游《送子虡赴金坛丞》诗:“汝虽登门晚,世好亦牵联。”《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同你来的那位 尤公,是世好么?”
    • 5.
      任恤释义:⒈见“任恤”。⒉亦作“任卹”。谓诚信并给人以帮助同情。语出《周礼·地官·大司徒》:“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郑玄注:“任,信於友道。恤,振忧贫者。”又《闾胥》:“书其敬敏任恤者。”清曾国藩《彭母曾孺人墓志铭》:“自余远游以来,每归故里,气象一变,田宅易主,生计各蹙,任恤之风日薄。”章炳麟《印度中兴之望》:“予虽非神明如蓍蔡,固知精勤任卹者必兴,而惰废凉薄者必败。”
    • 6.
      党正释义:⒈周时地方组织的长官。 《周礼·地官·党正》:“党正,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五百家为党正,其长也。”清恽敬《三代因革论七》:“《周官》乡大夫之属,比长、閭胥、族师、党正,乡官也。”清龚自珍《对策》:“臣考周之三物六行,乡大夫、遂人掌之,而饮射读法,及教民祭祀之礼,及书其过恶,皆州长、党正主之。”⒉言论正直。《荀子·非相》:“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杨倞注:“党与讜同,谓直言也。”
    • 7.
      六等释义:⒈六个等级。(1)谓爵位有六级。⒉指圭上所画的色彩为六行。
    • 8.
      六羽释义:⒈古代诸侯的乐舞。 有六列,每列六人,持羽而舞,故名。《春秋·隐公五年》:“九月,考 仲子 之宫,初献六羽。”孔颖达 疏:“六羽,谓六行之人秉羽舞也。”参见“六佾”。⒉即六翮。晋 葛洪《抱朴子·用刑》:“鵠卵未孚,指掌之所靡,及其乘衝飈而燎巨野,奋六羽以凌朝霞,则虽智勇不能制也。”参见“六翮”。
    • 9.
      六行释义:⒈六种善行。《周礼·地官·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婣、任、恤。”晋 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六言六行,匪君不肃。”唐 陈子昂《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君三德允章,六行既穆。”清 钱谦益《刑科给事中薛大中父约赠徵仕郎刑科给事中制》:“敦六行以重任恤,既以仁厚起家。”⒉谓水气运行。《管子·幼官》:“六行时节,君服黑色,味咸味,听徵声,治阴气,用六数。”尹知章 注:“水成数六,水气行,君则顺时节而布政也。”⒊六个行列。《春秋·隐公五年》“初献六羽”唐 孔颖达 疏:“六羽,谓六行之人秉羽舞也。”@
    • 10.
      六言释义:⒈六种美德:仁、知、信、直、勇、刚。《论语·阳货》:“由 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何晏 集解:“六言六蔽者,谓下六事:仁、知、信、直、勇、刚也。”晋 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六言六行,非君不肃。”⒉谓六言诗。每句均为六字的诗。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六言七言,杂出《诗》《骚》。”《北史·阳休之传》:“当 文襄 时,多作六言歌辞,淫荡而拙,世俗流传,名为《阳五伴侣》,写而卖之,在市不絶。”
    • 11.
      睦婣释义:⒈亦作“睦姻”。语出《周礼·地官·大司徒》:“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郑玄注:“睦,亲於九族;姻,亲於外亲。”后因以“睦婣”谓对宗族和睦,对外亲亲密。⒉谓与姻亲和睦相处。
    • 12.
      祠兵释义:古代兵将出战,陈于近郊,杀牲飨士卒,谓之“祠兵”。《公羊传·庄公八年》:“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也。”何休 注:“礼,兵不徒使,故将出兵必祠於近郊,陈兵习战,杀牲饗士卒。”王闿运《丁文诚诔》:“曾选士於 衡 湘,截 粤 餉以祠兵。”一说,祠兵即治兵。清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隶拾遗》“泰山 都尉 孔宙 碑”:“第六行‘□□祠兵,遗畔未宁’,祠兵,即治兵也。《左氏春秋·庄八年》甲午,治兵,《公羊》作‘祠兵’,宙 传《严氏春秋》,故书此碑者,亦从《公羊》作‘祠兵’也。”
    • 13.
      遗行释义:失检之行为;品德有缺点。《文选·宋玉<对楚王问>》:“楚襄王 问於 宋玉 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李善 注:“遗行,可遗弃之行也。”《史记·滑稽列传》:“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其故何也?”《魏书·文苑传·温子昇》:“杨遵彦 作《文德论》,以为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浇薄险忌,唯 邢子才、王元景、温子昇 彬彬有德素。”明 汤显祖《丘节母墓表》:“汝母无遗行以辱子,子亦无遗行以自辱。”王闿运《长沙攸县庆都龙君年七十六行状》:“尝见闻

六行(liu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六行是什么意思 六行读音 怎么读 六行,拼音是liù háng,六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六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