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忍让 忍让的意思
rěnràng

忍让

简体忍让
繁体忍讓
拼音rěn ràng
注音ㄖㄣˇ ㄖ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ěn,(1) 耐,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组词】:忍耐。忍痛。忍受。容忍。忍俊不禁(忍不住笑)。(2) 狠心,残酷。【组词】:忍心。残忍。

ràng,(1) 不争,尽(jǐn)着旁人。【组词】:让步。让位。谦让。(2) 请。【组词】:让茶。(3) 许,使。【组词】:不让他来。(4) 任凭。【组词】:让他闹去。(5) 被。【组词】:让雨淋了。(6)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组词】:出让。转(zhuǎn )让。(7) 闪避。【组词】:让开。当仁不让。(8) 责备,谴责。【例句】:“二世使人让章邯”。(9) 古同“攘”,侵夺。

基本含义

忍受委屈,容忍让步。

忍让的意思

忍让 [rěn ràng]

1. 忍耐,让步。

对敌人的忍让是有限度的。

[be forbearing and conciliatory;]

忍让 引证解释

⒈ 容忍退让。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魏尚书格言》:“恭谨忍让,是居乡之良法。”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六节:“西汉 前期,朝廷一直采取和亲政策,对 匈奴 忍让,企图换取边境的暂时安静。”


国语词典

忍让 [rěn ràng]

⒈ 容忍谦让。

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六·谈献二·魏尚书格言》:「恭谨忍让,是居乡之良法。」


忍让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容忍释义:宽恕不计较:他的无理取闹使人不能容忍。
    • 2.
      谦让释义:谦虚地不肯担任,不肯接受或不肯占先:您当发起人最合适,不必谦让了。客人互相谦让了一下,然后落了座。
    • 3.
      退让释义:⒈向后退,让开路:退让不及,让车撞倒。⒉让步:原则问题,一点也不能退让。

忍让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冲动释义:⒈能引起某种行为的神经兴奋:创作冲动。 ⒉情感特别强烈,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不要冲动,应当冷静考虑问题。
    • 2.
      霸占释义: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霸占民女。 霸占土地。
    • 3.
      鲁莽释义:说话做事不经过考虑;轻率:说话鲁莽。 鲁莽从事。

忍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藏释义:⒈六腑。⒉佛教语。原以龟藏其头尾四足避害,比喻修行者藏其六识。后泛指退避忍让。参阅《杂阿含经》四三。
    • 2.
      卑抑释义:谦恭忍让。
    • 3.
      哼哼哈哈释义:形容迁就忍让或敷衍了事的样子。瞿秋白《文艺杂著续辑·青年的九月》:“这才是真正的反对战争,不是什么 雷马克 式的哼哼哈哈的和平主义。”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我看他现在是变了,你跟他说句话,他哼哼哈哈,都不想睬你。”
    • 4.
      委曲求全释义: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
    • 5.
      宽让释义:让着别人,不争执;宽容忍让。
    • 6.
      屈己待人释义:委屈自己,以礼待人。 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 7.
      忍让释义:容忍退让:互相忍让。一再忍让。
    • 8.
      温良俭让释义:温:温和;良:善良;俭:节制;让:忍让。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 9.
      温良忍让释义:表示听他人意志的摆布、忍让、屈从。
    • 10.
      温良恭俭让释义:温和、善良、恭敬、节制、忍让。《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后泛指态度谦和举止文雅。
    • 11.
      濡忍释义:柔顺忍让。 《史记·刺客列传》:“乡使 政 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絶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僇於 韩 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 严仲子 也。”宋 王安石《上相府书》:“濡忍以不去,又义之所不出也。”清 戴名世《李烈妇传》:“夫人寻常一小事尚多有濡忍不决,而况生死之际乎!”
    • 12.
      相让释义:⒈忍让;退让:不肯相让。 各不相让。⒉互相谦让。
    • 13.
      看做释义:当做:不要把人家的忍让看做软弱可欺。
    • 14.
      耐事释义:⒈谓以忍让处事。⒉指经得起得失、荣辱等人事之变。
    • 15.
      蔺相如释义:战国时赵国大臣。原为宦官门客。赵惠文王时,得楚国珍宝和氏璧。秦昭王得知愿以十五城代价换之。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原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属河南)与秦王相会,面对强秦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因功任为上卿。位在赵国名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满,扬言要污辱他。相如以国为重,忍让谦逊。廉颇十分惭愧,登门负荆请罪,两人成为至交,传为美谈。

忍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藏释义:⒈六腑。⒉佛教语。原以龟藏其头尾四足避害,比喻修行者藏其六识。后泛指退避忍让。参阅《杂阿含经》四三。
    • 2.
      卑抑释义:谦恭忍让。
    • 3.
      哼哼哈哈释义:形容迁就忍让或敷衍了事的样子。瞿秋白《文艺杂著续辑·青年的九月》:“这才是真正的反对战争,不是什么 雷马克 式的哼哼哈哈的和平主义。”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我看他现在是变了,你跟他说句话,他哼哼哈哈,都不想睬你。”
    • 4.
      委曲求全释义: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
    • 5.
      宽让释义:让着别人,不争执;宽容忍让。
    • 6.
      屈己待人释义:委屈自己,以礼待人。 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 7.
      忍让释义:容忍退让:互相忍让。一再忍让。
    • 8.
      温良俭让释义:温:温和;良:善良;俭:节制;让:忍让。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 9.
      温良忍让释义:表示听他人意志的摆布、忍让、屈从。
    • 10.
      温良恭俭让释义:温和、善良、恭敬、节制、忍让。《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后泛指态度谦和举止文雅。
    • 11.
      濡忍释义:柔顺忍让。 《史记·刺客列传》:“乡使 政 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絶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僇於 韩 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 严仲子 也。”宋 王安石《上相府书》:“濡忍以不去,又义之所不出也。”清 戴名世《李烈妇传》:“夫人寻常一小事尚多有濡忍不决,而况生死之际乎!”
    • 12.
      相让释义:⒈忍让;退让:不肯相让。 各不相让。⒉互相谦让。
    • 13.
      看做释义:当做:不要把人家的忍让看做软弱可欺。
    • 14.
      耐事释义:⒈谓以忍让处事。⒉指经得起得失、荣辱等人事之变。
    • 15.
      蔺相如释义:战国时赵国大臣。原为宦官门客。赵惠文王时,得楚国珍宝和氏璧。秦昭王得知愿以十五城代价换之。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原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属河南)与秦王相会,面对强秦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因功任为上卿。位在赵国名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满,扬言要污辱他。相如以国为重,忍让谦逊。廉颇十分惭愧,登门负荆请罪,两人成为至交,传为美谈。

忍让造句

1.廉颇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含垢纳污,处处忍让

2.老先生以忍让为本,凡事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3.在是非问题上应该据理力争,不能迁就忍让

4.忍让可避免争执,柔和大爱可转祸为福。

5.感谢你的宽容,让我懂得忍让,感谢你的宽容,让我懂得大度,感谢你的宽容,让我懂得这是为人处世的准则。

6.这个故事说明,一味忍让只能是害人害己。

7.一味退缩忍让是不行的,我们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8.老一辈的长者总以忍让为本,凡事大都採取息事宁人的作法。

9.忍让不是出于懦弱,它像春风一样柔和而温暖;他不但吹散了自大和盲目,也同样带来了理解和宽容。

10.对待坏人,要敢于和他作斗争,决不能忍让

11.有时,忍让不是懦弱,而是为了更好的进取。

12.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要提倡互相忍让

13.我们不要把别人的忍让看做是软弱可欺。

14.一味退缩忍让别人的挑衅是不行的,必须还治其人之身。

15.宽容忍让责任,才是婚姻里,生活的好办法。

16.不说不代表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是在给你面子,不要把我的忍让当做无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生活愉快。

17.过度忍让有时会被认为是懦弱的表现。

18.所谓美女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所谓气质三分才气七分装蒜;所谓温柔三分忍让七分压抑。

19.太过忍让别人,别人就会得寸进尺的伤害你。

20.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

忍让(renr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忍让是什么意思 忍让读音 怎么读 忍让,拼音是rěn ràng,忍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忍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