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求合 求合的意思
qiú

求合

简体求合
繁体
拼音qiú hé
注音ㄑㄧㄡˊ ㄏ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iú,(1) 设法得到。【组词】: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求实(讲求实际)。求同存异。求全责备。求贤若渴。实事求是。(2) 恳请,乞助。【组词】:求人。求告。求乞。求医。求教。求助。(3) 需要。【组词】:需求。供过于求。

hé gě,(1) 闭,对拢。【组词】: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2) 聚集。【组词】:合力。合办。合股。合资。(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组词】:合格。合法。情投意合。(4) 应该。【组词】: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5) 总共,全。【组词】:合家欢乐。(6) 计,折算。【组词】:合多少钱。(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基本含义

寻求和谐、寻求共同利益

求合的意思

求合 [qiú hé]

1. 谓寻求志同道合者。

3. 犹求欢。

求合 引证解释

⒈ 谓寻求志同道合者。

《楚辞·离骚》:“汤 禹 严而求合兮, 挚 咎繇 而能调。”
王逸 注:“求其匹合。”

⒉ 犹求欢。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土像为祟》:“是夕,即有艷妇入室求合, 洪 心乱不能却。”


求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删诗释义:指孔子删《诗》之说。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后世以司马迁去古较近,所言必有因而然,多信之。然亦有疑者。如唐孔颖达于《诗谱序疏》中称:“如《史记》之言,则孔子之前,诗篇多矣,案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録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三千餘篇,未可信也。”更有甚者,如清崔述则以《论语》有“诗三百”之语,断言“当孔子之时,已止此数,非自孔子删之而后为三百也。”考今存《诗经》三百零五篇内容,历岁久远,布地辽
    • 2.
      居稽释义:谓居于今世而求合于古代。 指怀古。语本《礼记·儒行》:“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郑玄 注:“稽,犹合也,古人与合则不合於今人也。”清 刘大櫆《程易田诗序》:“念长与诸君子游处,不可得矣。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其倦也。”
    • 3.
      干时释义:⒈犹言治世;用世。 ⒉求合于当时。⒊违反时势。
    • 4.
      强合和成释义:旧时断案用语。 谓男子始以暴力求合于女子,后得与之和奸。
    • 5.
      批凤释义:《论语·微子》:“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比 孔子 於凤鸟,凤鸟待圣君乃见,非 孔子 周行求合,故曰衰。”后因以“批凤”指对有德者的批评。
    • 6.
      权时释义:⒈暂时,临时。汉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而 浮 秉征伐之任,欲权时救急。”唐 寒山《诗》之二○四:“张 王 李 赵 权时姓,六道三途事似麻。”《儒林外史》第九回:“今将本犯权时寄监收禁,候上宪批示。”田汉《获虎之夜》:“爹逼得我没有法子,我只好权时答应了。”⒉犹权宜。《后汉书·梁商传》:“虽云礼制,亦有权时。”李贤 注:“权时谓不依礼也。”宋 王安石《非礼之礼》:“今之人諰諰然求合于其迹,而不知权时之变。”⒊审度时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金 人专以铁马取胜,而吾以步军敌之,宜其溃散。
    • 7.
      泼水难收释义:相传汉朱买臣因家贫,其妻离去,后买臣富贵,妻又求合。买臣取水泼洒于地,令妻收回,以示夫妻既已离异就不能再合。后用以比喻不可挽回的局面。

求合(qiu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求合是什么意思 求合读音 怎么读 求合,拼音是qiú hé,求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求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