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ú,(1) 设法得到。【组词】: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求实(讲求实际)。求同存异。求全责备。求贤若渴。实事求是。(2) 恳请,乞助。【组词】:求人。求告。求乞。求医。求教。求助。(3) 需要。【组词】:需求。供过于求。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1. 求总量。
英[ summation; find the sum; ]
2. 战败或处于不利的一方向对方请求停止作战、实现和平。
英[ sue for peace; ]
⒈ 战败或处境不利的一方,向对方请求停止作战,恢复和平。
引《战国策·赵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 秦 心。”
《史记·赵王勾践世家》“行成於 吴” 唐 司马贞 索隐:“求和於 吴 也。”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靖 请倾府库,赂以求和,潜军邀其归路。帝从其言,胡兵遂退。”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高起潜 凑近他的耳朵咕哝说:‘我看皇上满心急着要和,就是怕他自己落一个向敌求和的名儿,尤其怕外廷议论。’”
⒉ 打球或下棋等竞赛的一方估计不能取胜,设法造成平局。
例如:这盘棋他眼看无取胜可能,只得兑车求和。
⒈ 请求和平相处。常为战败或情势不利的一方,向对方请求停战。
引《战国策·赵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
《三国演义·第六八回》:「若与久战,大损士卒,不若求和安民为上。」
近乞降
1.我们热爱和平,但决不乞求和平,面对侵略只能以战去战。用正义的战争去制止不义的战争。
2.南宋统治者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一味割地求和,甚至杀害主战派将士,这种做法等于是自取灭亡。
3.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腐败无能,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割地求和、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4.宋徽宗因为听信秦桧的谗言,向金求和,结果引狼入室,金兵大举南下,夺得政权。
5.严格要求和求全责备是两回事。
6.自强是我们锻炼毅力的表现,使我们在千百次的跌到中再一次站立起来;自强是我们对父母和老师的回报,使我们学会感恩、回报社会。我们自强自立,展现了当代青年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7.不论岁月如何变迁,世事怎样变幻,幸福和快乐永远是我们共同的人生追求和期盼!祝生日快乐,幸福久远。
8.老师扼要地介绍了学雷锋活动的要求和做法。
9.宋徽宗因为听信秦檜的谗言,向金求和,结果引狼入室,金兵大举南下,夺得政权。
10.需求和贪欲也许会使我写得快点,却不能使我写得好些。
11.君子追求和谐,小人存心捣乱。
12.男人和女人吵架,男人的兄弟会劝他去找女的认错求和好。
13.唯有灵魂深处那份最真最深的渴求和憧憬。
14.生命中,我们总是有那么多的渴求和需要。然而归根结底,我们最渴求的,不过是被人需要。
15.交流是耻辱,亲近是羞耻,惟有通过相互苛求和中伤来表达对彼此的爱,才是理所当然,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
16.飞蛾扑火不是愚蠢,而是生命对梦想无言的追求和对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