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强制 强制的意思
qiángzhì

强制

简体强制
繁体強制
拼音qiáng zhì
注音ㄑㄧㄤˊ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iáng qiǎng jiàng,(1) 健壮,有力,与“弱”相对。【组词】:强壮。强健。强人。强力。强大。强劲。刚强。富强。列强。强弩之末。年富力强。(2) 程度高。【组词】:强手。强烈。强酸。能力强。(3) 胜过,优越,好。【组词】:强干。争强好(hào )胜。(4) 有余,略多于某数。【例句】:强半(超过一半)。(5) 使用强力,硬性地。【组词】:强占。强加。强攻。强悍。强横(hèng )。强梁(强横霸道)。(6) 着重,增加分量。【组词】:强化。增强。 ◎ 硬要,迫使,尽力。【组词】:强使。强迫。强逼。强辩。勉强。强人所难。强词夺理。 ◎ 固执,强硬不屈。【组词】:强嘴。倔强。

zhì,(1) 规定。【组词】: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 限定,约束,管束。【组词】: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 法规,制度。【例句】: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 造,作。【组词】: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例句】: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组词】:制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基本含义

强制指强迫、强行使某人做某事或接受某种行为或规定。

强制的意思

强制 [qiáng zhì]

1. 用某种强迫的力量或行动对付阻力或惯性以压迫、驱动、达到或影响。

[force;]

强制 引证解释

⒈ 勉强;强迫。

宋 梅尧臣 《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诗:“恐伤新人心,强制揩双眸。”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於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
清 唐甄 《潜书·悦入》:“顺乎自然,无强制之劳。”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三章二:“眼睛是受了刺激后第一个有反应的。它是强制人家注意的。”


国语词典

强制 [qiáng zhì]

⒈ 施加力量,强行逼迫。

宋·梅尧臣〈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诗:「恐伤新人心,强制揩双眸。」

逼迫 强逼 强迫

讲理 说服 自愿

⒉ 以法律的力量,束缚人的行为。


强制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强迫释义:施加压力使服从:强迫命令。个人意见不要强迫别人接受。
    • 2.
      压迫释义:⒈用权力或势力强制别人服从:压迫人。 反抗压迫。⒉对机体的某个部分加上压力:肿瘤压迫神经而引起疼痛。
    • 3.
      逼迫释义:紧紧地催促;用压力促使:在环境的逼迫下,他开始变得勤奋了。
    • 4.
      强逼释义:强迫:自愿参加,不强逼。

强制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说服释义: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对方心服:只是这么几句话,说服不了人。
    • 2.
      讲理释义:⒈评是非曲直:咱们跟他讲理去。⒉遵从道理:蛮不讲理。他是个讲理的人。
    • 3.
      自愿释义:自己愿意:自觉自愿。自愿参加。出于自愿。

强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属管辖释义:专属管辖,是指法律强制规定某类案件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其它法院无权管辖,也不允许当事人协议变更管辖。与其他法定管辖相比,专属管辖具有优先性、排他性与强制性。专属管辖是法院管辖独有的制度,仲裁没有专属管辖。
    • 2.
      五刑释义:中国古代五种轻重不等的刑罚。通常指殷周时期的墨(刺刻面、额,染以黑色)、劓(yì,割鼻)、剕(fèi,割脚)、宫(阉割生殖器)、大辟(处死)等五种刑罚。也指隋代至清代的笞(chī,以小荆条或小竹板责打)、杖(以大荆条或大竹板责打)、徒(强制在一定监禁期内服苦役)、流(解送边远地方服苦役)、死等五种刑罚。
    • 3.
      他律释义:由自身以外的力量强制约束:道德是自律,法律是他律。
    • 4.
      以力服人释义:力:权势,武力。用强制手段使人服从。
    • 5.
      侦查释义: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实有罪而进行调查及采取有关的强制措施:侦查案情。 立案侦查。
    • 6.
      公卖释义:⒈旧时以官设部门售卖某种物品。 如烟酒公卖、食盐公卖等。《新华日报》13:“在 重庆 就有若干公卖处,每日约供给了全市半数的食米。”⒉旧时依据法律规定,以投标、拍卖等方法进行的强制售卖。其公卖物谓之公卖品。
    • 7.
      公法释义:古罗马法学家提出并沿用至今的一种法的分类。一般认为,凡涉及到公共权力、公共关系、公共利益和上下级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即为公法;而凡属个人利益、个人权利、自由选择、平权关系的法,即为私法。
    • 8.
      出妻制度释义:男子强制休妻。
    • 9.
      刑事侦查释义:在刑事案件中,司法机关为搜集证据、查清犯罪事实而进行的调查活动和采取的必要强制措施。
    • 10.
      刑事拘留释义: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依法暂时限制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简称刑拘。
    • 11.
      刚克柔克释义:以刚强制胜或以柔和制胜。
    • 12.
      制抑释义:强制;抑制。
    • 13.
      剥夺释义:⒈用强制的方法夺去:剥夺劳动成果。⒉依照法律取消:剥夺政治权利。
    • 14.
      劳动改造释义:简称劳改。中国改造罪犯的一项重要政策。即强制罪犯从事劳动生产,在劳动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促使他们改恶从善,重新做人。
    • 15.
      劳动教养释义:我国对违反法纪而又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对他们采取劳动生产和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帮助他们学习劳动生产技术,树立爱国守法和劳动光荣的观念。
    • 16.
      勒令释义:用命令方式强制人做某事:勒令停业。
    • 17.
      勒停释义:⒈强制停止。《梁书·武帝纪下》:“江子四 等封事如上,尚书可时加检括,於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⒉勒令停职。宋 陆游《奏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诸州县公人,曾因犯罪勒停。”《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三年》:“逢年 等二十二人决配远州军牢城,其为从者皆勒停。”
    • 18.
      勒抑释义:强制压抑。有时指压价,旧时商人常用这种手段盘剥人。
    • 19.
      匠户释义:⒈世业的工匠。《新唐书·百官志二》:“陪陵而葬者,将作给匠户,卫士营冢。”⒉元 代统治者为便于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至 明 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出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 顺治 二年(1645)废除匠籍,匠人才获自由身份。《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凡户之别,有民户,有军户,有匠户。”原注:“原编丁册,各省皆有匠户轮班供役。”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匠户是 元 明 两代的一种特殊制度,元朝 把有
    • 20.
      卒数释义:粤语的其中一个口头禅。形容公司营销部门中,上级要求下级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的指令。带有压迫和强制的意思,通常销售员一听到此名词都会有压力。

强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属管辖释义:专属管辖,是指法律强制规定某类案件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其它法院无权管辖,也不允许当事人协议变更管辖。与其他法定管辖相比,专属管辖具有优先性、排他性与强制性。专属管辖是法院管辖独有的制度,仲裁没有专属管辖。
    • 2.
      五刑释义:中国古代五种轻重不等的刑罚。通常指殷周时期的墨(刺刻面、额,染以黑色)、劓(yì,割鼻)、剕(fèi,割脚)、宫(阉割生殖器)、大辟(处死)等五种刑罚。也指隋代至清代的笞(chī,以小荆条或小竹板责打)、杖(以大荆条或大竹板责打)、徒(强制在一定监禁期内服苦役)、流(解送边远地方服苦役)、死等五种刑罚。
    • 3.
      他律释义:由自身以外的力量强制约束:道德是自律,法律是他律。
    • 4.
      以力服人释义:力:权势,武力。用强制手段使人服从。
    • 5.
      侦查释义: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实有罪而进行调查及采取有关的强制措施:侦查案情。 立案侦查。
    • 6.
      公卖释义:⒈旧时以官设部门售卖某种物品。 如烟酒公卖、食盐公卖等。《新华日报》13:“在 重庆 就有若干公卖处,每日约供给了全市半数的食米。”⒉旧时依据法律规定,以投标、拍卖等方法进行的强制售卖。其公卖物谓之公卖品。
    • 7.
      公法释义:古罗马法学家提出并沿用至今的一种法的分类。一般认为,凡涉及到公共权力、公共关系、公共利益和上下级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即为公法;而凡属个人利益、个人权利、自由选择、平权关系的法,即为私法。
    • 8.
      出妻制度释义:男子强制休妻。
    • 9.
      刑事侦查释义:在刑事案件中,司法机关为搜集证据、查清犯罪事实而进行的调查活动和采取的必要强制措施。
    • 10.
      刑事拘留释义: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依法暂时限制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简称刑拘。
    • 11.
      刚克柔克释义:以刚强制胜或以柔和制胜。
    • 12.
      制抑释义:强制;抑制。
    • 13.
      剥夺释义:⒈用强制的方法夺去:剥夺劳动成果。⒉依照法律取消:剥夺政治权利。
    • 14.
      劳动改造释义:简称劳改。中国改造罪犯的一项重要政策。即强制罪犯从事劳动生产,在劳动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促使他们改恶从善,重新做人。
    • 15.
      劳动教养释义:我国对违反法纪而又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对他们采取劳动生产和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帮助他们学习劳动生产技术,树立爱国守法和劳动光荣的观念。
    • 16.
      勒令释义:用命令方式强制人做某事:勒令停业。
    • 17.
      勒停释义:⒈强制停止。《梁书·武帝纪下》:“江子四 等封事如上,尚书可时加检括,於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⒉勒令停职。宋 陆游《奏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诸州县公人,曾因犯罪勒停。”《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三年》:“逢年 等二十二人决配远州军牢城,其为从者皆勒停。”
    • 18.
      勒抑释义:强制压抑。有时指压价,旧时商人常用这种手段盘剥人。
    • 19.
      匠户释义:⒈世业的工匠。《新唐书·百官志二》:“陪陵而葬者,将作给匠户,卫士营冢。”⒉元 代统治者为便于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至 明 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出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 顺治 二年(1645)废除匠籍,匠人才获自由身份。《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凡户之别,有民户,有军户,有匠户。”原注:“原编丁册,各省皆有匠户轮班供役。”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匠户是 元 明 两代的一种特殊制度,元朝 把有
    • 20.
      卒数释义:粤语的其中一个口头禅。形容公司营销部门中,上级要求下级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的指令。带有压迫和强制的意思,通常销售员一听到此名词都会有压力。

强制造句

1.政府要强制在汽车上安装气囊以供公众呼吸及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2.对人民内部的缺点错误要好好说服教育,不能采取强制的办法。

3.为了减轻小学生的负担,有必要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

4.驯服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击溃它们的意志,强制让它们顺从,也就是,糖果和鞭子。

5.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和最终的判决是没有关系的。建议咨询委托当地律师处理。

6.档案已经变更或者出错,游戏将会强制关闭。

7.它们形成了少数投资者利益的不断下降,监管和同行压力的结合,强制使得出现更多的信息披露。

8.所谓强制划款,就是强制把你应该欠人家的款项强制划走,这个款项仅包括欠款。

9.这个定义不包括那些用于法律强制行为或是用于保护主人和财产的狗。

10.应该尊重老人的自由,什么事也别强制他。

11.政府强调所有被没收的狗将按照规定关入由政府部门兴建的犬类收容所并进行强制免疫。

强制(qiang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强制是什么意思 强制读音 怎么读 强制,拼音是qiáng zhì,强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强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