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全 [gǒu quán]
1. 苟且求全。偷生的意思。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英[preserve one's own life at all cost;]
苟全 引证解释
⒈ 苟且求全。
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
《后汉书·崔寔传》:“盪亡 秦 之俗,遵先圣之风,弃苟全之政,蹈稽古之踪。”
明 陆采 《怀香记·征吴得胜》:“时穷势窘,免不得牵羊舆衬,且含羞苟全首领。”
国语词典
苟全 [gǒu quán]
⒈ 苟且保全。
引《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苟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丙舍释义:⒈后汉宫中正室两边的房屋,以甲乙丙为次,其第三等舍称丙舍。《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遂出贵人姊妹置丙舍。”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丙舍,宫中之室,以甲乙丙丁为次也。”唐 温庭筠《走马楼三更曲》:“帘间清唱报寒点,丙舍无人遗烬香。”⒉泛指正室旁的别室,或简陋的房舍。清 袁枚《上尹制府乞病启》:“对此日琴堂之官烛,忆当年丙舍之书灯。”清 姚际唐《零丁洋》诗:“我家丙舍两三楹,性命苟全聊復寄。”⒊指在墓地的房屋。元 迺贤《秋夜有怀侄元童》诗:“墓田丙舍知何所?一夜令人白髮长。”清 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
- 2.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释义: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 3.
忍诟释义:亦作“忍垢”。亦作“忍訽”。忍受耻辱。《庄子·让王》:“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垢,辱也。”《吕氏春秋·离俗》作“忍訽”。《荀子·解蔽》:“彊钳而利口,厚颜而忍詬。”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忍垢苟全,则犯诗人胡颜之讥。”明 李贽《又与焦弱侯书》:“受辱於关吏,忍詬於市易。”清 顾炎武《常熟陈君墓志铭》:“与人和厚,能忍訽不争。”章炳麟《蕲黄母铭》:“劳形忍詬,以顾鬻子。”
- 4.
瓦合释义:⒈谓不自卓然立异,而与众人相合。 《礼记·儒行》:“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 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必瓦合者亦君子为道不远人。”孔颖达 疏:“瓦合谓瓦器破而相合也,言儒者身虽方正,毁屈己之方正,下同凡众,如破去圭角,与瓦器相合也。”⒉犹苟全。唐 刘禹锡《代裴相祭李司空文》:“玉贞而折,不能瓦合。”⒊形容临时凑合。《史记·儒林列传序》:“陈涉 起匹夫,驱瓦合适戍,旬月以王 楚。”《汉书·郦食其传》:“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颜师古 注:“瓦合谓如破瓦之相
- 5.
苟全释义:苟且保全(生命):苟全性命。
- 6.
苟全性命释义:勉强保全性命。三国蜀诸 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7.
视息释义:仅存视觉、呼吸等。谓苟全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