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墓释义:扫墓。宋 王溥《唐会要·寒食拜埽》:“开元 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勅:‘寒食上墓,礼经无闻,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展孝思?宜许上墓。’”明 张萱《疑耀·上墓设乌饭》:“余里中上墓,皆以清明、重阳二节。独清明上墓,必以乌饭。”
- 2.
下寿释义:古人将寿命的长短分为上中下三等。下寿有二说:一说六十岁为下寿,一说八十岁为下寿。《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唐 孔颖达 疏:“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唐 皇甫湜《伤独孤赋》:“颜冉 不登下寿兮,无百里而愈尊。”明 沉德符《野获编·佞倖·祕方见倖》:“张(张居正)用 谭(谭纶)术不已,后日以枯瘠,亦不及下寿而殁。”丰子恺《米叶艺术颂》:“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日,是近世大画家 米叶 六十周年忌辰。六十是花甲的数目。人生六十称为‘下寿’
- 3.
乘槎释义:⒈指上天。晋张华《博物志》卷三:“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乘槎而去。”⒉比喻入朝做官。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起草鸣先路,乘槎动要津。” 槎(chá)。
- 4.
仙圣释义:道家对得道成仙者或神仙的尊称。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 上清 之游,真天下伟观哉!夜有灯出四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其深信者,则以为仙圣之所设化也。”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壁皆当时所画,不能尽精。惟 隋 殿后壁十仙像为奇笔,丰臞妍怪,各各不同,非若近世绘仙圣者,一切为靡曼之状也。” 宋 王胄 《罗浮图志后跋》:“然洞天之本始,仙圣之源流,史传之纪载,幽居之隐沦,动植之灵异,前后之吟咏,不可以备知。”
- 5.
仙槎释义:亦作“僊槎”。 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典出 晋 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餘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郡 访 严君平 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 蜀 问 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
- 6.
优昙鉢释义:梵语的音译。又译为优昙、优昙华、优昙钵罗、优钵昙华、乌昙跋罗。即无花果树。产 印度,我国 云南 等地亦有生长。其花隐于花托内,一开即敛,不易看见。佛教以为优昙钵开花是佛的瑞应,称为祥瑞花。《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子良 启进沙门於殿户前诵经,世祖 为感,梦见优曇鉢花。”宋 桑世昌《兰亭博议·临摹》:“逸少 笔迹如优曇鉢花,近世罕见。”清 高士奇《天禄识馀·优昙钵》:“今 广东 新兴县 有优曇鉢,似枇杷,无花而实,即所谓无花果也。”
- 7.
伫看释义:行将看到。《水浒传》第八二回:“一封恩詔出 明光,佇看 梁山 尽束装。”梁启超《中华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总论》:“天如假我数十年乎!我同胞其有联袂而起者乎!佇看近世史中,我 中华 学术思想之位置何如矣。”
- 8.
佩鱼释义:⒈唐朝 五品以上官员所佩带的鱼袋。其制: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始于 唐高宗 永徽 二年。宋 并赐近臣,以别贵贱。《新唐书·车服志》:“中宗 初,罢龟袋,復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景龙 中,令特进佩鱼,散官佩鱼自此始也。”宋 曾慥《高斋漫录》:“给舍为旧一等,并服赬带排方佩鱼。”⒉佩带鱼袋。《新唐书·车服志》:“开元 初……五品以上检校、试、判官皆佩鱼。”宋 宋祁《宋景文笔记·释俗》:“近世授观察使者不带金鱼袋。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明 陈继儒《枕谭》:“佩鱼始於 唐 永徽
- 9.
八月槎释义:传说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晋 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后借喻如期来往的船。唐 杜甫《秋兴》诗之二:“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唐 吴融《商人》诗:“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八五:“少年奇气称才华,登 岱 还浮八月槎。”
- 10.
凭空揑造释义:无事实依据地虚构。明 沈德符《野獲编补遗·土司·土官承袭》:“武官襲替,例有貲爲憑,其記載生時鄰佑及收生婦人甚詳,蓋防異姓假冒,及乞養之溷也。近世作僞者,多憑空揑造。”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若紀目前之事,無所考究,則非特事迹可以幻生,並其人之姓名,亦可以憑空揑造。”亦作“憑空捏造”。吴家麟《故事里的逻辑》第一章第一节:“他们的所谓事实,又都是凭空揑造或经过歪曲的。”
- 11.
千龄释义:⒈犹千年、千岁。 极言时间久长。《晋书·礼志上》:“方今天地更始,万物权舆,荡近世之流弊,创千龄之英范。”唐 张九龄《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诗:“运与千龄合,欢将万国同。”⒉用作祝寿之语。《天雨花》第二十回:“当时同到书房去,千龄寿麵用完成。”
- 12.
启悟释义:亦作“啟寤”。寤,通“悟”。启发使觉悟。《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近者神祇启悟陛下。”《晋书·陆喜传》:“始闻高论,终年启寤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此事遍於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卢文弨 补注:“启,开也;寤,觉也,与悟通。”宋 沉揆《<颜氏家训>跋》:“辩析援证,咸有根据,自当启悟来世。”许地山《东野先生》二:“一般人既习非成是,最好的是能使他们因理启悟,去非归是。”
- 13.
周狗释义:⒈指听从主人指挥的狗。《公羊传·宣公六年》:“灵公 有周狗,谓之獒。”何休 注:“周狗,可以比周之狗,所指如意。”明 王志坚《表异录·动物二》:“狗识人意指曰周狗。”⒉指走狗。章炳麟《箴新党论》:“若其寄心王室,闻故主之嘉赏其文,则泫然为之流涕。使近世新党之魁摹效其状以为忠孝,周狗啼而牺牛哭者,则 苏軾 为之前驱也。”
- 14.
啓悟释义:亦作“啟寤”。寤,通“悟”。启发使觉悟。《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近者神祇启悟陛下。”《晋书·陆喜传》:“始闻高论,终年启寤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此事遍於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卢文弨 补注:“启,开也;寤,觉也,与悟通。”宋 沉揆《<颜氏家训>跋》:“辩析援证,咸有根据,自当启悟来世。”许地山《东野先生》二:“一般人既习非成是,最好的是能使他们因理启悟,去非归是。”
- 15.
天槎释义:古代神话中指可在天地间往来的木筏。 晋 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宋 刘炎《迩言》:“游 吴山,翛然独坐,望 海门 二峯,隐然如天关,潮来喧如泻天潢,大舶高檣,往来出没,如泛天槎。”
- 16.
夯市释义:谓抢劫街市。 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太祖 曰:‘近世帝王,初举兵入京城,皆纵兵大掠,谓之夯市。汝曹今毋得夯市及犯府库。’”
- 17.
头子钱释义:⒈唐 宋 时按一定比例在法定租赋外加收的或在官府出纳时抽取的税钱,为附加税的一种。宋 汪应辰《论勘合钱比旧增重疏》:“人户输纳官物,以钱陌取之者,曰头子钱……头子钱,本起於除陌钱,盖 唐 五代 不得已之政,本朝因循未能尽革。”亦省称“头子”。宋 叶适《经总制钱一》:“其时所在艰窘,无以救急,故减役钱,除头子,卖糟酵以相补足。”《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役钱每千纳头子五文,凡修官舍、作什器、夫力、輦载之类,并用此钱。”⒉聚赌抽头所抽的钱。清 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文献通考》:“近世赌博者百钱取五文入
- 18.
嫁娶释义:⒈亦作“嫁取”。谓嫁女与娶妇。《韩诗外传》卷四:“有无相贷,饮食相招,嫁娶相谋,渔猎分得。”《汉书·地理志下》:“太原、上党 又多 晋 公族子孙……嫁取送死者奢靡。”颜师古 注:“取,读曰娶。”⒉泛指男女成婚。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錙銖,责多还少,市井无异。”又指出嫁。《玉台新咏·古乐府<皑如山上雪>》:“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 19.
官箴释义:⒈谓百官对帝王进行劝诫。 《左传·襄公四年》:“昔 周 辛甲 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闕。”杜预 注:“闕,过也。使百官各为箴辞,戒王过。”⒉指官吏对帝王所进的箴言。唐 王维《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慷慨念王室,从容献官箴。”⒊做官的戒规。明 沉鲸《双珠记·弃官寻父》:“制行难期画虎成,事亲肯被官箴缚,尽孝何愁世网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醒世文》:“为官头顶守官箴,秉公正直奉法行。”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近世官箴,最膾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 20.
寥阔释义:⒈空旷;广远。 明 归有光《思子亭记》:“徘徊四望,长天寥阔。”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僕寻至,急驰之,竟无踪兆。一望寥阔,进退难以自主。”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铁的轮轧出的大声,在这安静而寥阔的空间,更显得震耳。”⒉指天空。明 何景明《送刘御史按淮阳诸郡》诗:“鹰隼在寥阔,一击乘秋霜。”⒊渺茫无所见;稀少。唐 杜甫《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三十韵》:“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型。”明 方孝孺《王君国祥墓碣》:“近世史所録名将,争战之绩则有矣,然言辞之士,寥阔罔闻,岂驰説骋辩者不若古之人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