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和均 和均的意思
jūn

和均

简体和均
繁体
拼音hé jūn
注音ㄏㄜˊ ㄐㄨ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jūn,(1) 平,匀,引申为调和。【组词】:均衡。势均力敌。平均。(2) 皆,都,老少均安。(3)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4)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5) 〔均钟〕古代乐器。(6)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基本含义

和谐平衡、平分

和均的意思

和均 [hé jūn]

1. 同“和韵”。

3. 协调;谐和。

和均 引证解释

⒈ 同“和韵”。协调;谐和。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乐正后夔一足》:“和均五声,以通八风。”
宋 叶适 《王夫人画像赞》:“挚别而有和均之德,淑顺而有坚贞之力。”

⒉ 同“和韵”。

王国维 《人间词话》三七:“东坡 《水龙吟》咏杨花,和均而似原唱; 章质夫 原唱而似和均,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和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和均释义:⒈同“和韵”。协调;谐和。⒉同“和韵”。王国维《人间词话》三七:“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均而似原唱;章质夫原唱而似和均,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 2.
      天朝田亩制度释义:太平天国1853年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要求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规定了分配土地的办法:把土地按好坏分成九等,不论男女,满十六岁的都可以分到一份,不满十六岁的减半。每家分到的土地好坏平均搭配。这些规定集中反映了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发展了历代农民战争提出的均贫富和均田的思想。
    • 3.
      表面气泡释义:气泡空腔附近有疏松和均火后残余的枝晶组织,气泡内壁对应位置的枝晶组织有对应性。
    • 4.
      词场释义:⒈犹文坛。南朝 梁 萧统《十二月启·姑洗三月》:“持 郭璞 之毫鸞,词场月白;吞 罗含 之彩凤,辩囿日新。”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伏惟君侯,明夺秋月,和均韶风,扫尘词场,振发文雅。”清 朱彝尊《还陂塘·题其年填词图》词:“擅词场,飞扬跋扈,前身可是青兕?”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后主 词,思路悽惋,词场本色。”⒉科场。唐 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羣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宋 王谠《唐语林·言语》:“宋济 老於词场,举止可笑。”明 汤显祖《牡丹亭·急难》:“词场凑巧,无奈兵
    • 5.
      调和释义:⒈掺和并搅拌:把几种中药调和均匀。⒉配合得适当:色彩调和。雨水调和。⒊排解纠纷,使双方重归于好:从中调和。⒋妥协、让步(多用于否定式):在原则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

和均(hej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和均是什么意思 和均读音 怎么读 和均,拼音是hé jūn,和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和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