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茅屋 茅屋的意思
máo

茅屋

简体茅屋
繁体
拼音máo wū
注音ㄇㄠˊ ㄨ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áo, ◎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组词】: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wū,(1) 房,房间。【组词】:屋子。屋宇。房屋。(2) 家。【例句】:“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3) 车盖,覆盖物。【例句】:黄屋(古代帝王所乘车上以黄缯为里的车盖,亦指帝王车)。屋社(王朝倾覆的代称)。(4) 古代井田的区划,一屋合三百亩。

基本含义

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茅屋的意思

茅屋 [máo wū]

1.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thatched cottage; hut;]

茅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茆屋”。用茅草盖的房屋。

《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
杜预 注:“以茅饰屋,著俭也。”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一:“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
唐 姚合 《将归山》诗:“闻道旧溪茆屋畔,春风新上数枝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六·鸡上木》:“日午吹烟絶,吟声出茅屋。”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他自己连茅屋都没得住的,东飘西荡,你到那里去找他?”


国语词典

茅屋 [máo wū]

⒈ 用茅草所盖的房屋。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驾至安邑,苦无高房,帝后都居于茅屋中。」
《儒林外史·第九回》:「到了一个村子,不过四五家人家,几间茅屋。」

草屋

楼房


茅屋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茅舍释义:茅屋:竹篱茅舍。
    • 2.
      草屋释义:屋顶用稻草、麦秸等盖的房子,大多简陋矮小。

茅屋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楼房释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

茅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不在天,下不着地释义:《韩非子·解老》:“﹝人﹞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上不属天,谓非星辰之类;下不著地,谓非草木之类。后以“上不在天,下不着地”形容偏僻闭塞的地方。《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叫他在这上不在天下不着地的地方,给我结了几间茅屋,我同老母居住。”
    • 2.
      三顾茅庐释义:也说三顾草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
    • 3.
      争如释义:⒈怎么比得上。前蜀 韦庄《夏口行》诗:“双双得伴争如雁?一一归巢却羡鵶。”《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龙虎未能争社稷,争如两个上将军?”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争如我盖间茅屋临幽涧,披片麻衣坐法坛?”⒉犹怎奈。唐 骆浚《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诗:“争如燕雀偏巢此,却是鸳鸯不得栖。”宋 晏几道《临江仙》词:“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⒊犹不如。宋 辛弃疾《婆罗门引》词:“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譬如往日害相思,争如今夜悬梁自尽,也胜他时憔悴死。”《三国演义》第十
    • 4.
      人淡如菊释义:形容人的品行、性格就像菊花一样淡泊。 形容人的品行、性格就像菊花一样淡泊语出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的《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
    • 5.
      初出茅庐释义:东汉末,诸葛亮在刘备的再三请求下,离开他在襄阳住的茅屋,去当刘备的军师。 首战设奇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有“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之句(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后指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也比喻刚参加工作,还缺乏经验。
    • 6.
      团苞释义:圆形茅屋。
    • 7.
      团茅释义:圆形茅屋。
    • 8.
      土茅释义:“土阶茅屋”的省称。
    • 9.
      土阶茅茨释义:比喻住房简陋。同“土阶茅屋”。
    • 10.
      大羹释义:不和五味的肉汁。《礼记·乐记》:“大饗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郑玄 注:“大羹,肉湆,不调以盐菜。”《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唐 郑薰《赠巩畴》诗:“淡薄贵无味,羊斟 惭大羹。”明 李东阳《土室》诗:“大羹及元酒,此味久已识。”
    • 11.
      守志释义:⒈坚守自己的志向。《左传·昭公十三年》:“我先君 文公,孤季姬 之子也,有宠於 献。好学而不贰……亡十九年,守志弥篤。”《后汉书·逸民传·王霸》:“王霸 字 儒仲,太原 广武 人也,少有清节。及 王莽 篡位,弃冠带,絶交宦……隐居守志,茅屋蓬户。”唐 张九龄《上封事书》:“上善则守志而后时,中人则躁求而易操。”明 高启《咏隐逸·梁鸿》:“伯鸞 古贤人,乃在杵臼间,夫妇共守志,逃名入深山。”⒉谓女子不改嫁。《敦煌曲子词·凤归云遍》:“徒劳公子肝肠断,谩生心,妾身如松柏。守志强过 曾 女坚贞。”元 王实甫《破
    • 12.
      官舍释义:⒈官署;衙门。 《汉书·何并传》:“﹝ 何并 ﹞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唐 岑参《送郑少府赴滏阳》诗:“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墻。”⒉官吏的住宅。《晋书·陶侃传》:“弘 以 侃 为 江 夏太守,加鹰扬将军。侃 备威仪,迎母官舍,乡里荣之。”唐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宋史·孝宗纪一》:“﹝ 王夫人 ﹞以 建炎 元年十月戊寅生帝于 秀州 青杉牐 之官舍。”清 曹寅《植夫下第见枉西轩兼怀次山》诗:“官舍渔村似,王郎 单舸来。”⒊专门接待来往官员的宾馆。《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 13.
      小业释义:⒈微贱的行业。 《史记·货殖列传》:“行贾,丈夫贱行也,而 雍乐成 以饶。贩脂,辱处也,而 雍伯 千金。卖浆,小业也,而 张氏 千万。”⒉指小别业,小别墅。宋 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书》:“今只当买一小业於彼,却於 垂虹 之傍买数间茅屋,时以扇舟寻 范、张、陆 辈於 松 吴 江上,以终残年。”
    • 14.
      山家释义:⒈山野人家。《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太极殿 前作虎视。”唐 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明 高启《一剪梅·闲居》词:“竹门茅屋槿篱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清 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风物似山家。”⒉隐士。宋 梅尧臣《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一获山家赠,令吾媿汝曹。”清 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见后亦还之。魏野 留 富郑公 名刺,作山家之宝,亦以 郑公 故,非通例也。”魏野,见《宋史·隐逸传上》。⒊泛
    • 15.
      市喧释义:⒈街市喧嚣。唐 杜甫《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诗之二:“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⒉指街市的喧嚣声。清 范风仁《秋日村居》诗:“新水满湖閒纵櫂,市喧应不到农家。”
    • 16.
      布衾释义:布被。《汉书·叙传下》:“布衾疎食,用俭飭身。”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清 钱澄之《田园杂诗》:“三冬布衾单,暖气无一丝。”
    • 17.
      恶卧释义:睡相不好。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18.
      摄官释义:⒈任职的谦词。 表示暂时代理。《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杨伯峻 注:“摄,代也。承乏亦谦词,表示某事由於缺乏人手,只能由自己承当。此固当时辞令。”晋 潘岳《<秋兴赋>序》:“僕,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南朝 梁 范云《古意赠王中书》:“摄官青琐闥,遥望凤皇池。”⒉暂行代理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员。唐 杨炯《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道协 周公,神交帝 唐。摄官从事,冕服端章。”《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州县官在任考满,即具关申送吏部格式,
    • 19.
      旧德释义:⒈谓先人的德泽;往日的恩德。《易·讼》:“食旧德,贞厉,终吉。”《左传·成公十三年》:“穆公 不忘旧德,俾我 惠公 用能奉祀于 晋。”唐 韩愈《题楚昭王庙》诗:“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 昭王。”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十餘代衍秀才家,旧德清门世所夸。”⒉指德高望重的老臣。汉 蔡邕《焦君赞》:“惜哉朝廷,丧兹旧德,恨以学士,将何法则。”《三国志·蜀志·杜微传》:“建兴 二年,丞相 亮 领 益州 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 秦宓 为别驾,五梁 为功曹,微 为主簿。”《晋书·何曾传》:“可谓旧德
    • 20.
      晚渡释义:傍晚时分的渡口。唐 张乔《题广信寺》诗:“晚渡明村火,晴山响郡鼙。”明 高启《泊德清县望金鳌玉尘二峰》诗:“寒城动遥炊,晚渡罢孤市。”冯至《伍子胥》八:“只有林泽中的茅屋,江上的晚渡,溧水 的一饭,对于 子胥 是一个反省,一个停留,一个休息。”

茅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不在天,下不着地释义:《韩非子·解老》:“﹝人﹞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上不属天,谓非星辰之类;下不著地,谓非草木之类。后以“上不在天,下不着地”形容偏僻闭塞的地方。《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叫他在这上不在天下不着地的地方,给我结了几间茅屋,我同老母居住。”
    • 2.
      三顾茅庐释义:也说三顾草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
    • 3.
      争如释义:⒈怎么比得上。前蜀 韦庄《夏口行》诗:“双双得伴争如雁?一一归巢却羡鵶。”《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龙虎未能争社稷,争如两个上将军?”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争如我盖间茅屋临幽涧,披片麻衣坐法坛?”⒉犹怎奈。唐 骆浚《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诗:“争如燕雀偏巢此,却是鸳鸯不得栖。”宋 晏几道《临江仙》词:“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⒊犹不如。宋 辛弃疾《婆罗门引》词:“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譬如往日害相思,争如今夜悬梁自尽,也胜他时憔悴死。”《三国演义》第十
    • 4.
      人淡如菊释义:形容人的品行、性格就像菊花一样淡泊。 形容人的品行、性格就像菊花一样淡泊语出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的《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
    • 5.
      初出茅庐释义:东汉末,诸葛亮在刘备的再三请求下,离开他在襄阳住的茅屋,去当刘备的军师。 首战设奇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有“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之句(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后指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也比喻刚参加工作,还缺乏经验。
    • 6.
      团苞释义:圆形茅屋。
    • 7.
      团茅释义:圆形茅屋。
    • 8.
      土茅释义:“土阶茅屋”的省称。
    • 9.
      土阶茅茨释义:比喻住房简陋。同“土阶茅屋”。
    • 10.
      大羹释义:不和五味的肉汁。《礼记·乐记》:“大饗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郑玄 注:“大羹,肉湆,不调以盐菜。”《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唐 郑薰《赠巩畴》诗:“淡薄贵无味,羊斟 惭大羹。”明 李东阳《土室》诗:“大羹及元酒,此味久已识。”
    • 11.
      守志释义:⒈坚守自己的志向。《左传·昭公十三年》:“我先君 文公,孤季姬 之子也,有宠於 献。好学而不贰……亡十九年,守志弥篤。”《后汉书·逸民传·王霸》:“王霸 字 儒仲,太原 广武 人也,少有清节。及 王莽 篡位,弃冠带,絶交宦……隐居守志,茅屋蓬户。”唐 张九龄《上封事书》:“上善则守志而后时,中人则躁求而易操。”明 高启《咏隐逸·梁鸿》:“伯鸞 古贤人,乃在杵臼间,夫妇共守志,逃名入深山。”⒉谓女子不改嫁。《敦煌曲子词·凤归云遍》:“徒劳公子肝肠断,谩生心,妾身如松柏。守志强过 曾 女坚贞。”元 王实甫《破
    • 12.
      官舍释义:⒈官署;衙门。 《汉书·何并传》:“﹝ 何并 ﹞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唐 岑参《送郑少府赴滏阳》诗:“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墻。”⒉官吏的住宅。《晋书·陶侃传》:“弘 以 侃 为 江 夏太守,加鹰扬将军。侃 备威仪,迎母官舍,乡里荣之。”唐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宋史·孝宗纪一》:“﹝ 王夫人 ﹞以 建炎 元年十月戊寅生帝于 秀州 青杉牐 之官舍。”清 曹寅《植夫下第见枉西轩兼怀次山》诗:“官舍渔村似,王郎 单舸来。”⒊专门接待来往官员的宾馆。《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 13.
      小业释义:⒈微贱的行业。 《史记·货殖列传》:“行贾,丈夫贱行也,而 雍乐成 以饶。贩脂,辱处也,而 雍伯 千金。卖浆,小业也,而 张氏 千万。”⒉指小别业,小别墅。宋 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书》:“今只当买一小业於彼,却於 垂虹 之傍买数间茅屋,时以扇舟寻 范、张、陆 辈於 松 吴 江上,以终残年。”
    • 14.
      山家释义:⒈山野人家。《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太极殿 前作虎视。”唐 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明 高启《一剪梅·闲居》词:“竹门茅屋槿篱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清 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风物似山家。”⒉隐士。宋 梅尧臣《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一获山家赠,令吾媿汝曹。”清 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见后亦还之。魏野 留 富郑公 名刺,作山家之宝,亦以 郑公 故,非通例也。”魏野,见《宋史·隐逸传上》。⒊泛
    • 15.
      市喧释义:⒈街市喧嚣。唐 杜甫《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诗之二:“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⒉指街市的喧嚣声。清 范风仁《秋日村居》诗:“新水满湖閒纵櫂,市喧应不到农家。”
    • 16.
      布衾释义:布被。《汉书·叙传下》:“布衾疎食,用俭飭身。”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清 钱澄之《田园杂诗》:“三冬布衾单,暖气无一丝。”
    • 17.
      恶卧释义:睡相不好。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18.
      摄官释义:⒈任职的谦词。 表示暂时代理。《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杨伯峻 注:“摄,代也。承乏亦谦词,表示某事由於缺乏人手,只能由自己承当。此固当时辞令。”晋 潘岳《<秋兴赋>序》:“僕,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南朝 梁 范云《古意赠王中书》:“摄官青琐闥,遥望凤皇池。”⒉暂行代理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员。唐 杨炯《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道协 周公,神交帝 唐。摄官从事,冕服端章。”《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州县官在任考满,即具关申送吏部格式,
    • 19.
      旧德释义:⒈谓先人的德泽;往日的恩德。《易·讼》:“食旧德,贞厉,终吉。”《左传·成公十三年》:“穆公 不忘旧德,俾我 惠公 用能奉祀于 晋。”唐 韩愈《题楚昭王庙》诗:“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 昭王。”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十餘代衍秀才家,旧德清门世所夸。”⒉指德高望重的老臣。汉 蔡邕《焦君赞》:“惜哉朝廷,丧兹旧德,恨以学士,将何法则。”《三国志·蜀志·杜微传》:“建兴 二年,丞相 亮 领 益州 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 秦宓 为别驾,五梁 为功曹,微 为主簿。”《晋书·何曾传》:“可谓旧德
    • 20.
      晚渡释义:傍晚时分的渡口。唐 张乔《题广信寺》诗:“晚渡明村火,晴山响郡鼙。”明 高启《泊德清县望金鳌玉尘二峰》诗:“寒城动遥炊,晚渡罢孤市。”冯至《伍子胥》八:“只有林泽中的茅屋,江上的晚渡,溧水 的一饭,对于 子胥 是一个反省,一个停留,一个休息。”

茅屋造句

1.在那片树丛中间,有一间小茅屋

2.皎洁的月光落在茅草屋顶,如同为茅屋披上了婚纱,恰似一位害羞的新娘袅袅娜娜。

3.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4.爱情可使茅屋成为金碧辉煌的宫殿。

5.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6.林间的那间茅屋,是看林老伯住的。

7.杜甫在成都住的是茅屋

8.在这片丛林中有一座小茅屋

9.今天,人们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代替了昔日的茅屋草棚。

茅屋(maow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茅屋是什么意思 茅屋读音 怎么读 茅屋,拼音是máo wū,茅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茅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