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积 [dì jī]
1. 土地的面积,通常用顷、亩、分等单位来计算。
英[measure of land; area;]
地积 引证解释
⒈ 土地的面积。通常用顷、亩、分等单位来计算。
国语词典
地积 [dì jī]
⒈ 土地的面积。通常用顷、亩、分等单位来计算。
例如:「这块土地的地积约一公顷。」
地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克释义:⒈蒙语“大”的音译。《明史·李成梁传》:“土蛮 部长 一克灰正 纠 把兔儿、炒花、花大 等三万骑,约 土蛮 诸子共驰 辽阳 挟赏。”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译音无定字》:“《李成梁传》前称大委正,后称一克灰正,亦是一人。蒙古语大为伊克,亦曰一克;委灰音相似也。”原注:“《王崇古传》俺答 妻一克哈屯,盖其大妻也。《元史》作也可,《兵志》作也可怯薛,谓第一怯薛也。”⒉表数量。公制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藏语用于容量和地积: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 2.
一顷释义:⒈地积名。一百亩为一顷。⒉顷刻;片刻。
- 3.
公亩释义:地积的非法定计量单位。1公亩合100平方米。
- 4.
公顷释义:公制地积单位,1公顷等于1万平方米,合15市亩。
- 5.
冰川湖释义:因冰川作用形成凹地积水而成的湖泊。 由冰川侵蚀作用产生的凹地形成的叫冰蚀湖;由冰碛物之间的凹地积水而形成的叫冰碛湖。
- 6.
厚积薄发释义: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 7.
四虚释义:⒈空旷无涯。 《庄子·天运》:“儻然立於四虚之道。”郭象 注:“四虚,弘敞无偏之谓。”成玄英 疏:“儻然,无心貌。立於四方空大之道。”清 梅曾亮《赠余小坡之任雅州序》:“余其翛然於四虚之途,而去人日远也夫!”⒉指四方或四方天空。《列子·天瑞》:“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唐 陈鸿《长恨歌传》:“帝求四虚上下,东极天海。”⒊指近体律诗中,颔联和颈联不用具体景物,而用抽象词汇的情况。宋 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否
- 8.
备汛释义:汛期来临之前,做各种防汛准备工作:沿江各地积极备汛。
- 9.
寸积铢累释义:点点滴滴地积累。
- 10.
小气鬼释义:⒈一点一滴地积蓄钱的人。⒉见吝啬鬼。
- 11.
市亩释义:市制地积的主单位。等于六十平方市丈,通称亩。
- 12.
市分释义:⒈市制长度单位。 一市分等于一市尺的百分之一,通称分。⒉市制重量单位。一市分等于一市斤的千分之一,通称分。⒊市制地积单位。一市分等于一市亩的十分之一,通称分。
- 13.
市顷释义:市制地积单位。一市顷等于一百市亩,通称顷。
- 14.
日积月聚释义: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同“日积月累”。
- 15.
日积月累释义:长时间地积累:每天读几页书,日积月累就读了很多书。
- 16.
日累月积释义: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同“日积月累”。
- 17.
杂学旁收释义:杂学旁收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多方面地积累知识
- 18.
盐精石释义:药名。又名凝水石。生卤地积盐下,为卤液渗入土中年久凝结而成。色佳者清莹如水精。辛寒无毒,可祛热。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五·凝水石》:“凝水即盐精石也……生於卤地,积盐之下,精液渗入土中,年久至泉,结而成石。”
- 19.
积铢累寸释义:也说铢积寸累。 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就能积少成多。铢(zhū):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 20.
精满自溢释义:生物学中叫“遗精”,即男性到了青春发育期,睾丸不段分泌大量的雄激素,同时产生大量精子,精子与精浆共同组成精液。精子和精浆的不断产生,并不断地积聚在输精管内。当精液达到一定饱和状态时,便会通过遗精的方式排出体外,俗话说“精满则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