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作乱 作乱的意思
zuòluàn

作乱

简体作乱
繁体作亂
拼音zuò luàn
注音ㄗㄨㄛˋ ㄌㄨ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uò zuō,(1) 起,兴起,现在起。【组词】:振作。枪声大作。(2) 从事,做工。【组词】:工作。作息。作业。(3) 举行,进行。【例句】: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例句】:作恶(è)。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组词】: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组词】:创作。写作。作曲。作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组词】:作品。不朽之作。(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组词】:作坊。(10) 从事某种活动。【组词】:作揖。作弄。作死。

luàn,(1) 没有秩序。【组词】:乱套。紊乱。凌乱。(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组词】:乱世。政乱。平乱。乱邦不居。(3) 混淆。【组词】:乱伦。败常乱俗。(4) 任意随便。【组词】:乱吃。乱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组词】:淫乱。(6) 横渡。【组词】:乱流。(7) 治理。【组词】:乱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组词】:乱曰。

基本含义

指挑起混乱、扰乱秩序或制造骚动。

作乱的意思

作乱 [zuò luàn]

1. 发动叛乱;暴乱。

[stage an armed rebellion;]

作乱 引证解释

⒈ 制造叛乱;暴乱。

《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史记·五帝本纪》:“蚩尤 作乱,不用帝命。”
《清史稿·高宗纪一》:“甲午,以 安南 莫康武 作乱,攻陷 太原、高平 等处。”


国语词典

作乱 [zuò luàn]

⒈ 兴乱造反。

《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三国演义·第五回》:「今董卓作乱,天下诸侯,共往诛之。」

反叛

平乱 守法


作乱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倒戈释义:在战争中掉转枪 口,攻击原来隶属的一方。
    • 2.
      反叛释义:⒈叛变;背叛:反叛封建礼教。 ⒉叛变的人;背叛者。
    • 3.
      反水释义:〈方〉叛变。
    • 4.
      叛逆释义:⒈背叛:叛逆行为。 叛逆封建礼教。⒉有背叛行为的人:旧制度的叛逆。
    • 5.
      背叛释义:投向敌对方面,反对原来所在的方面。
    • 6.
      造反释义:指对原有的统治秩序从根本上加以反对和破坏。

作乱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守法释义:遵守法律或法令:守法户。奉公守法。遵纪守法。
    • 2.
      平乱释义:平定叛乱。

作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公子释义:指 春秋 晋献公 之三子:申生、重耳、夷吾。《左传·僖公九年》:“九月,晋献公 卒,里克、平郑 欲纳 文公,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乱。”杜预 注:“三公子:申生、重耳、夷吾。”
    • 2.
      不臣之心释义: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3.
      不轨之徒释义: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4.
      不静释义:⒈不安。 ⒉不靖。指作乱之事。
    • 5.
      专乱释义:专权作乱。
    • 6.
      为乱释义:作乱;造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氏 将为乱,不使我葬。”《汉书·高后纪》:“产 不知 禄 已去北军,入 未央宫 欲为乱。”金 元好问《曹徵君墓表》:“人有诬 郭 啸聚为乱者,州将捕繫之。”
    • 7.
      乱乎释义:混乱。也作乱糊。
    • 8.
      乱徒释义:作乱的人。
    • 9.
      乱民释义:旧时统治者指造反作乱的百姓。
    • 10.
      乱略释义:⒈作乱的途径。 《书·武成》:“予小子既获仁人,敢祇承上帝,以遏乱略。”孔 传:“略,路也。言诛 紂 敬承天意,以絶乱路。”唐 独孤及《为江淮都统使贺田神功平刘展表》:“自陛下率遏乱略,再造区宇,欃枪旬时,竹破瓦解。”《明史·徐达传》:“将军谋勇絶伦,故能遏乱略,削羣雄。”⒉叛乱侵夺。《左传·襄公八年》:“君命敝邑:修尔车赋,儆而师徒,以讨乱略。”宋 苏轼《醉白堂记》:“文致太平,武定乱略。”
    • 11.
      乱臣释义:作乱的臣子:乱臣贼子。
    • 12.
      乱首释义:⒈祸乱的开端。⒉作乱的头子。⒊头发散乱。
    • 13.
      乱门释义:作乱的人家。《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曰:‘无过乱门。’”《吕氏春秋·原乱》:“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
    • 14.
      交讧释义:交相骚扰作乱。
    • 15.
      从坐释义:犹连坐。 因别人犯罪牵连而受处罚。《后汉书·邓禹传》:“永元 四年,阴皇后 巫蛊事发,乾(邓乾)从兄 奉 以后舅被诛,乾 从坐,国除。”《隋书·赵绰传》:“故 陈 将 萧摩訶,其子 世略 在 江 南作乱,摩訶 当从坐。”《宋史·岳飞传》:“幕属 于鹏 等从坐者六人。”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民众犯了罪,用法极严,如该从坐,不论老幼都不得免。”
    • 16.
      伏戎释义:⒈埋伏军队或刺客。⒉指隐伏伺机以图作乱的武人。
    • 17.
      伤疾释义:因受创伤而造成的疾病。 《左传·昭公二年》:“秋,郑 公孙黑 将作乱,欲去 游氏 而代其位,伤疾作而不果。”
    • 18.
      作乱释义:发动叛乱:犯上作乱。
    • 19.
      作戾释义:制造暴乱,作乱。
    • 20.
      作逆释义:作乱,造反。三国 魏 曹操 《请增封荀彧表》:“昔 袁绍 作逆,连兵 官渡 。”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儻有此,东西数百里,必有作逆者。”《晋书·周访传》:“及 敦 作逆, 抚 领二千人从之。”
作乱是什么意思 作乱读音 怎么读 作乱,拼音是zuò luàn,作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作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