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簪 [guān zān]
1. 使冠固定于发髻上的簪子。
3. 比喻仕宦。
冠簪 引证解释
⒈ 使冠固定于发髻上的簪子。胜冠簪,犹言成年。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发冢》:“其棺内外寳货不可胜计, 沉 得其冠簪一枚,长数寸,而古作紺碧色,出以示余。”
明 李东阳 《兆先赴试三河念之有作》诗:“髻丱能几时,忽已胜冠簪。”
⒉ 比喻仕宦。
引明 李东阳 《不寐》诗:“弱岁忝科籍,冠簪奉明廷。”
冠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花释义:⒈三花树的略称。⒉三辫;三片。⒊道教指人的精、气、神。⒋宋苏轼《三朵花》诗序:“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炼得道。
- 2.
冠簪释义:⒈使冠固定于发髻上的簪子。明 沉德符《野获编·叛贼·发冢》:“其棺内外寳货不可胜计,沉 得其冠簪一枚,长数寸,而古作紺碧色,出以示余。”明 李东阳《兆先赴试三河念之有作》诗:“髻丱能几时,忽已胜冠簪。”胜冠簪,犹言成年。⒉比喻仕宦。明 李东阳《不寐》诗:“弱岁忝科籍,冠簪奉明廷。”
- 3.
华簪释义:华贵的冠簪。古人用簪把冠连缀在头发上。华簪为贵官所用,故常用以指显贵的官职。
- 4.
大觉金仙释义:宋徽宗 时对佛的称谓。《宋史·徽宗纪四》:“宣和 元年春正月……乙卯,詔:佛改号大觉金仙,餘为仙人、大士。”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释道·废佛氏》:“宋 宣和 中除佛教,改佛为大觉金仙,佛寺为神霄宫,僧加冠簪为德士。其事皆 徽宗 独断。”
- 5.
簪佩释义:⒈见“簪佩”。 ⒉亦作“簪珮”。古代冠簪和系于衣带上饰物。⒊借指仕宦。
- 6.
簪冕释义:冠簪和礼帽。喻指在朝为官。
- 7.
簪带释义:⒈冠簪和绅带。 古代官吏的服饰。《晋书·傅玄传》:“﹝ 玄 ﹞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⒉借指仕宦。南朝 梁 陶弘景《解官表》:“臣栖迟早日,簪带久年。”《北史·费穆传论》:“费穆 出身效力,功名著矣,末路一言,祸延簪带,其死也宜哉!”唐 杨思玄《奉和别鲁王》:“方图献雅乐,簪带奉鸣球。”
- 8.
簪弁释义:⒈簪,冠簪;弁,礼帽。 古代仕宦所服。⒉借指官吏。
- 9.
簪笏释义: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员或官职。
- 10.
簪轩释义:冠簪和轩车。喻显贵。宋 范仲淹《酬滕子京同年》诗:“欲歌兰雪归真隐,敢向簪轩竞急流。”
- 11.
簪绂释义:冠簪和缨带。 古代官员服饰。亦用以喻显贵,仕宦。
- 12.
簪组释义:⒈冠簪和冠带。 唐 王维《留别丘为》诗:“亲劳簪组送,欲趁鶯花还。”⒉借指官宦。《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伪宰相 郑珏 等一十一人,皆本朝簪组,儒苑品流。”宋 苏轼《寄刘孝叔》诗:“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明 李东阳《张侍御世用藏山水图歌》:“吾生早觉簪组累,十年邱壑成膏肓。”
- 13.
簪裳释义:冠簪和章服。古代仕宦者所服,因以借指仕宦。
- 14.
衣簪释义:衣冠簪缨,古代仕宦的服装。常借指官吏与世家大族。
- 15.
衣缨释义:⒈衣冠簪缨。古代仕宦的服装。⒉借指官宦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