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越 [dù yuè]
1. 超越;胜过。
英[ excel; ]
2. 同“渡越”;越过。
英[ surmount; ]
度越 引证解释
⒈ 犹超过。
引《汉书·扬雄传下》:“今 扬子 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於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閲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唐 韩愈 《与崔群书》:“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
国语词典
度越 [dù yuè]
⒈ 超过。
引唐·韩愈〈与崔群书〉:「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岂以出处近远,累其灵台耶。」
度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例外释义:⒈在一般的规律、规定之外:大家都得遵守规定,谁也不能例外。⒉在一般的规律、规定之外的情况:一般讲,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但也有例外。
- 2.
凤函释义:犹凤诏。 明 李东阳《方石先生祖母赵节妇殁已五十年方石以礼部侍郎诰请移为旌表为诗纪事奉次》之一:“凤函飞度越江遥,江山离鸞恨始消。”
- 3.
历涉释义:度越。
- 4.
唯快不破释义:只有迅速,速度迅捷,才不能被破,意思是讲究全速,速度越快,胜算越高。
- 5.
圣真释义:谓儒学的真谛。《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明年,太祖 遂为 魏公 矣”裴松之 注引《荀彧别传》:“宜集天下大才通儒,考论六经,刊定传记,存古今之学,除其烦重,以一圣真,并隆礼学,渐敦教化,王道两济。”宋 王安石《扬子》诗之三:“千古雄文造圣真,眇然幽思入无伦。”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国朝开基绍统,大纲万目,靡不度越前朝。至表章六籍,统壹圣真,则巍然上揖 夏 商,埒 周 而四。”
- 6.
巧历释义:⒈精于历算的人。《庄子·齐物论》:“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巧歷所不知,心计莫能测。”李周翰 注:“言交道多涂,虽巧於歷数及心算之人,无能知测其委趣也。”章炳麟《四惑论》:“乃知 庄周 所谓‘齐物者,非有正处、正味、正色之定程,而使万物各从所好’。其度越公理之説,诚非巧歷所能计矣。”⒉精于历算的人。唐 钱起《秋夜作》诗:“浮生竟何穷,巧历不能算。流落四海间,辛勤百年半。”宋 陆游《久雨》诗之二:“巧历莫能知雨点,孤桐那解写溪声。”
- 7.
扭转刚度释义:指汽车车架的扭转刚度,扭转刚度越高表示越硬,和车型,车辆档次,轴距,车重,最高时速,工艺有关。
- 8.
旁观者效应释义:社会心理学名词。在紧急事件中由于有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对救助行为的抑制作用。旁观者人数越多,抑制程度越高。产生原因主要有:由于众人在场,社会责任被分散;个人不能确定该怎么做,想看看在场其他人怎么做,而其他人也有类似想法,等等。
- 9.
星等释义:表示星体亮度的等级,亮度越大,等数越小。根据肉眼看到的星体的亮度而定的等级,叫做视星等,如太阳的视星等为-7,天狼星的视星等为-6。根据星体在距离观测者10秒差距(即6光年)时应有的亮度而定的等级,叫做绝对星等,如太阳的绝对星等为+9,天狼星的绝对星等为+3。
- 10.
景止释义:犹景仰。语本《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升迁·四六禀启》:“《迎东兖李道台》:‘品崇 嵩 室,合九有而景止依光;度越沧溟,尽百川而朝宗赴壑。’”
- 11.
曲率释义:表明曲线在其上某一点的弯曲程度的数值。曲率越大,表示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
- 12.
朗伯定律释义:天文学专有名词。 指太阳高度大时,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面积小,单位面积获得的辐射能越多,太阳辐射强度越大;相反,太阳辐射强度越小。
- 13.
极夜释义:太阳终日在地平线下的现象。极夜出现在南、北纬66°34′—90°间。纬度越高,极夜时间越长,至极点附近长达半年。
- 14.
极昼释义:太阳终日在地平线上的现象。 极昼出现在南、北纬66°34′—90°间。纬度越高,极昼时间越长,至极点附近长达半年。
- 15.
梯栈释义:谓登梯和度越栈道。
- 16.
次数释义:动作或事件重复出现的回数:练习的次数越多,熟练的程度越高。
- 17.
热辐射释义:热传递的一种方式。物体因自身的温度而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的过程。温度越高,辐射越强。太阳传给地球的热量就是以热辐射方式经过宇宙空间而来的。
- 18.
犷骑释义:犷骑唐初以来长期实行的从富户及各级官员子孙中征集兵员的府兵制度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导致“府兵浸堕”。
- 19.
白夜释义:由于地轴偏斜和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在高纬度地区,有时黄昏还没有过去就呈现黎明,这种现象叫做白夜。出现白夜的地区从纬度5°起,纬度越高白夜出现的时期越长,天空也越亮。
- 20.
絶塞释义:⒈度越边塞。 ⒉极远的边塞地区。絶塞造句。⒊度越边塞。《商君书·战法》:“无敌深入,偕险絶塞,民倦且饥渴,而復遇疾,此其道也。”《战国策·东周策》:“秦 敢絶塞而伐 韩 者,信 东周 也。”鲍彪 注:“絶,横渡。塞,障也。”⒋极远的边塞地区。唐 骆宾王《晚度天山有怀京邑》诗:“交河 浮絶塞,弱水 浸流沙。”明 杨慎《春兴》诗:“最高楼上俯晴川,万里登临絶塞边。”清 林则徐《次韵答姚春木》:“絶塞不辞远,中原吁可伤。”闻一多《红烛·孤雁》:“不幸的失群的孤客!谁教你抛弃了旧侣,拆散了阵字,流落到这水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