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口外 口外的意思
kǒuwài

口外

简体口外
繁体
拼音kǒu wài
注音ㄎㄡˇ ㄨ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wài,(1) 与“内”、“里”相对。【组词】: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组词】: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3) 指“外国”。【组词】:外域。外宾。外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组词】:外公。外婆。外甥。(5) 称岳父母。【组词】:外父。外姑(岳母)。(6) 称丈夫。【例句】: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组词】:外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例句】: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外旦。外末。外净。

基本含义

指言辞、言语、谈论等在外面说出来。

口外的意思

口外 [kǒu wài]

1. 长城以北地区。

[outside the Great Wall;]

口外 引证解释

⒈ 泛指 长城 以北地区。也称口北。参见“口北”。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四折:“赵令史 枉法成狱,杖一百,流口外为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文安 有佣工 古北口 外者,久无音问。其父母值岁荒,亦就食口外,且觅子。亦久无音问。”
郭小川 《平炉王出钢记》诗之二:“别看咱是口外的庄稼汉,塞外的红枣骝马名不虚传。”


国语词典

口外 [kǒu wài]

⒈ 长城以北地区,主要包括张家口以北的河北省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因长城关隘多称口,如古北口、张家口,故称为「口外」。


口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晃眼释义:犹一眨眼。形容时间过得快。杨朔《雪花飘飘》:“曹老贵 连家都没敢回,从此逃到口外去,一晃眼就是七、八年。”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十二:“梁大娘 上下打量着我妈妈:‘一晃眼快三十年没见了。嗯,你没显老,没显老呀!’”
    • 2.
      口北释义:长城以北的地方,主要指张家口以北的河北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也叫口外。
    • 3.
      口货释义:口外出产的货物。 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皇都品汇》:“更有 辽阳 口货,市归 振武坊 头。”
    • 4.
      天津新港释义:旧称“塘沽新港”。在海河口外北岸,临渤海。天津港的主体。中国最大的人工港。
    • 5.
      断肠草释义:⒈钩吻的别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钩吻》:“﹝钩吻﹞ 广 人谓之胡蔓草,亦曰断肠草,入人畜腹内,即粘肠上,半日则黑烂,又名烂肠草。”清 沉涛《瑟榭丛谈》卷下:“今口外有断肠草,人马误食之,立毙。”⒉木芙蓉的别名。宋 惠洪《冷斋夜话·诗出本处》:“李太白 诗曰:‘昔作芙蓉花,今为断肠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陶弘景《仙方注》曰:‘断肠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花。’”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老圃云:芙蓉花根三年不除,杀人。因忆古诗云:‘昔为芙蓉花,今成断肠草。’则古人已曾言矣。”⒊相思草
    • 6.
      本道释义:⒈正道。指本根之道。《京氏易传·蛊》:“蛊适六爻,阴阳上下,本道存也。”⒉以道为根本。晋 孙楚《庄周赞》:“本道根贞,归于大顺。”⒊本地道府。道,古代行政区划名。唐 白行简《李娃传》:“有灵芝产于倚庐,一穗三秀,本道上闻。”《新唐书·李吉甫传》:“州刺史不得擅见本道使。”《宋史·礼志二七》:“国朝之制,有於私第册之者,有於本道册之者。”⒋谓正派、本分。克非《春潮急》一:“这天上午,太平镇 场口外的桥楼底下,站着两个老实本道的青年。”
    • 7.
      汤饼释义:⒈水煮的面食。《释名·释饮食》:“蒸饼、汤饼、蝎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饼赋》:“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宋 黄朝英《缃素杂记·汤饼》:“余谓凡以麪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羹汤者,有‘汤饼’之意存焉。古无‘麵’字,凡麺食一概都叫作‘饼’。”⒉指汤饼会。清 胡鸣玉《订讹杂录·汤饼》:“生儿三日会客,名曰汤饼。”清 唐孙华《贺王冰庵太守纳姬》诗
    • 8.
      谜语释义: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 如“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射“花生”;“齿在口外”射“呀”字。
    • 9.
      象牙释义:象的门牙,略呈圆锥形,伸出口外。质地坚硬、洁白、细致,可制工艺品。现国际上已禁止象牙贸易。
    • 10.
      过零丁洋释义:诗篇名。 南宋文天祥作。零丁洋,在今广东珠江口外。当时作者已被元军俘虏。诗中回顾抗元事业的艰辛,表达决心以身殉国、誓不降敌的坚贞情操。最后二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 11.
      避役释义:爬行动物。体长约25厘米。鳞呈颗粒状。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改变,以保护自己,故也叫变色龙。舌长,能伸出口外捕食昆虫。四肢较长,善握树枝。尾长能缠绕树枝。分布于非洲北部等地。
    • 12.
      阴挺释义:中医学名词。指妇女阴部有物下坠或挺出阴道口外的病症。今统称为子宫脱垂。
    • 13.
      马祖列岛释义:中国福建闽江口外岛屿。 由马祖岛(南竿塘岛)等三座较大岛屿和附近小岛组成。属岩岛,海岸陡峭。鱼产丰富。
    • 14.
      马祖释义:⒈星宿名。即房星(天驷星)。⒉海神名。⒊马祖列岛的简称。在福建省东部闽江口外,主要有马祖岛、长屿山等岛。
    • 15.
      龙穴释义:⒈传说中龙所居住的洞穴。北周 庾信《周五声调曲·变宫调一》:“龙穴非难附,鸞巢欲可窥。”倪璠 注:“龙居穴中,故以龙穴为言。”喻指瀑布注入的深潭。宋 曾巩《瀑布泉》诗:“飞泉一支天上来,寒影沉沉泻龙穴。”⒉洞穴名。《文选·左思<吴都赋>》:“其方陬譎诡,则有龙穴内蒸,云雨所储。”刘逵 注:“湘 东 新平县 有龙穴,穴中黑土,天旱,人人便共以水沾穴,则暴雨应之。常以此请雨也。”⒊小洲名。在今 广东省 东莞市 虎门 海口外。清 林则徐《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森森寒芒动星斗,光射 龙穴 龙为愁。”注:
口外是什么意思 口外读音 怎么读 口外,拼音是kǒu wài,口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口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