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敌 [yìng dí]
1. 迎击来敌。
例现有兵力足以应敌。
英[meet an enemy attack;]
应敌 引证解释
⒈ 迎击来敌。
引《管子·枢言》:“故德莫如先,应适莫如后。”
戴望 校正:“适,古‘敌’字。”
《淮南子·兵略训》:“应敌必敏,发动必亟。”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今舍此急,而先宫室,臣惧百姓遂困,将何以应敌?”
⒉ 应付对手。
引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士人多用他人议论》:“士人应敌文章,多用他人议论而非心得。”
国语词典
应敌 [yìng dí]
⒈ 抵抗敌人。
引《三国演义·第一回》:「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
应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应敌释义:应付敌人:应敌计划。 现有兵力不足以应敌。
- 2.
应适释义:见“应敌”。
- 3.
排门释义:⒈推门。南朝 梁 何逊《七召》:“於是整容投刺,屣履排门。”《金史·陈规传》:“将帅……及率之应敌,在途则前后乱行,顿次则排门择屋,恐逼小民,恣其求索。”⒉挨家逐户。宋 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名为情愿,其实抑配,或举县勾集,或排门抄札。”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套曲:“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水浒传》第一○三回:“城中坊厢里正,逐一排门搜捉凶人 王庆。”⒊一种可装可卸的铺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我店里的排门,是天亮就开,卸下来倚在街上的。”郁达夫《出奔》:“豆腐店的
- 4.
空拳释义:⒈徒手;空手。汉 桓宽《盐铁论·险固》:“戍卒 陈胜,无将帅之任,师旅之众,奋空拳而破百万之师。”唐 元稹《论西戎表》:“寇至则卒伍被甲而乘城,野人空拳以应敌。”清 陈天华《警世钟》:“有人口口説打洋人,却不讲洋人怎么打法,只想拿空拳打他。”⒉谓无所擒获。唐 杜甫《寄贾司马严使君》诗:“浦鸥防碎首,霜鶻不空拳。”宋 梅尧臣《鳲鸠赋》:“下无全物,落不空拳。”⒊见“空弮”。
- 5.
立如枰准释义:“立如枰准”是太极推手劲法术语,引申为行功走架及打手时要符合的身法要求,由心知达到身知,就能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相济,应敌变化示神奇。
- 6.
顿次释义:驻扎。《金史·陈规传》:“及率之应敌,在途则前后乱行,顿次则排门择屋,恐逼小民,恣其求索,以此责其畏法死事,岂不难哉。”《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然游猎顿次,不时需索,一鹅一鶉,民间或用数万售之,有以一牛易一鶉者。”
- 7.
颛门释义:⒈谓独立门户,自成一家。 顓,通“专”。《汉书·夏侯胜传》:“胜 非之曰:‘建 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建 亦非 胜 为学疏略,难以应敌。建 卒自顓门名经。”颜师古 注:“顓与专同。专门者,自别为一家之学。”《新唐书·归崇敬传》:“近世明经,不课其义,先取帖经,顓门废业,传受义絶。”宋 洪迈《容斋四笔·诸家经学兴废》:“《周易》传自 商瞿 始,至 汉 初,田何 以之顓门。”⒉专长。指某一门学问。顓,通“专”。唐 刘禹锡《绝编生墓表》:“国有太学,学有舘以延顓门。”⒊专攻于某一方面的。顓,通“专”。梁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