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 [cè fēng]
1. 皇帝封授皇贵妃、贵妃、亲王等的典礼。
英[confer titles of nobility on;]
册封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以封爵授给皇贵妃、贵妃、亲王、亲王世子、藩国等。
引《清会典·礼部一·尚书侍郎职掌》:“册立皇后,大婚册迎,册封皇贵妃、贵妃、妃、嬪,均礼部侍郎奉节。”
清 李渔 《怜香伴·矢贞》:“下官自从赘了 石郎 为壻,代我册封 琉球,不但门楣得人,亦且桑榆有靠。”
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今天晋庙祭告祖先,特册封 昭君 公主为 宁胡阏氏。”
国语词典
册封 [cè fēng]
⒈ 旧制封授皇贵妃、贵妃、亲王等的仪式。
引《清会典·卷二六·礼部·尚书侍郎职掌》:「册立皇后,大婚册迎,册封皇贵妃、贵妃、妃、嫔,均礼部侍郎奉节。」
近封爵
册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卫释义:⒈唐 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新唐书·李密传》:“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⒉宋 代亦称三衙为“三卫”。《宋史·职官志六》:“博士掌教道,校试三卫所习文武之艺。”宋 欧阳修《鵯鵊词》:“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参见“三衙”。⒊明 洪武 二十二年(1389年)设 朵颜、泰宁、福余 三卫于 兀良哈 部落,通称 兀良哈 三卫,简称三卫。后又置 建州、海西、野人 三卫。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惟 朝鲜、琉球、安南 及 朵颜、三卫等受朝廷册封,贡赋惟谨,比於藩臣。”
- 2.
册授释义:唐 制,三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当面册封,称“册授”。 《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旧制,三品以上官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参阅《唐会要·册让》。
- 3.
册命释义:⒈古代帝王封立继承人、后妃及诸王大臣的命令。《书·顾命》:“太史秉书,由宾阶隮,御王册命。”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太史东面,於殯西南而读策书,以命王嗣位之事。”⒉指册立或册封之事。《文献通考·帝系四》引 晋穆帝《册皇后文》:“皇帝使使持节兼太保侍中太宰 武陵王 晞 册命故散骑侍郎女 何氏 为皇后。”《新唐书·沉既济传》:“且太后遗制,自去帝号,及 孝和 上謚,开元 册命,而后之名不易。”《清史稿·礼志七》:“嘉庆 元年,立 孝淑睿皇后,册命日,会太上皇帝千秋宴讫还宫,帝、后诣前行礼。”郭沫若《中国史稿
- 4.
册礼释义:册立、册封的礼仪。
- 5.
噶举派释义:喇嘛教派之一。 “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故名。又因该派喇嘛穿白色裙子和上衣,故俗称“白教”。十一世纪时,由 西藏 僧人 玛尔巴 创立。一传 弥拉惹巴,再传 达波拉结。该派以苦修为特色,曾融合噶当派教义,成为有势力的教派。支系众多,其中帕竹噶举、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 元 明 两朝册封,相继执掌 西藏 地方政权。格鲁派得势后,噶举派中仅止贡、噶玛、达垅、主巴四支系尚保持一定宗教势力。主要寺院有 墨竹工卡 的 止贡寺、四川 德格 的 八邦寺 等。
- 6.
宝册释义:帝王用于上尊号或册立、册封的诏册。
- 7.
就国释义:当一个人受到君主的分封册封而获得领土领地后,这个人就必须前往该地进行管理统治,这个前往领地久住(更正确的说是从此在该处定居)并执行管理的动作便称为“就国”。
- 8.
拿督释义:是马来西亚一些有功人士得到的一种头衔,册封的标准是对国家有杰出贡献,但必须要有皇室成员、政府推荐。
- 9.
政教合一释义:政权与教权合为一体的政治制度。古代一些奴隶制国家的君主同时亦是该国国教教主,欧洲 中世纪的教皇国由教皇直接掌握政权,这些国家实行的即是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我国 西藏,从十七世纪中叶到解放前也曾存在受中央政权册封的喇嘛教格鲁派政教合一的地方封建政权。
- 10.
昆弥释义:亦作“昆莫”。汉 时 乌孙王 的名号,犹 匈奴 之单于。自 汉宣帝 甘露 元年起,乌孙 有大小二 昆弥,均受 汉 王朝册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王号也,名 猎骄靡,后书‘昆弥’云。”颜师古 注:“昆莫本是王号。而其人名 猎骄靡,故书云‘昆弥’。昆取昆莫,弥取骄靡。弥、靡音有轻重耳,盖本一也。后遂以昆弥为其王号也。”
- 11.
班禅释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转世活佛之一。班为梵语省略音译,意为博学之士。禅为藏语音译,意为大。班禅,意为大学者。1645年,扎什伦布寺座主罗桑却吉坚赞实际主持藏传佛教格鲁派教务,受赠“班禅博克多”名号。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在罗桑却吉坚赞圆寂时建立起来。清康熙年间,赐“班禅额尔德尼”封号与五世班禅。此后,历世班禅都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
- 12.
瑶册释义:即玉册。古代帝王祭祀或册封皇后、皇太子时所用的简册。
- 13.
瑶章释义:⒈指帝王祭祀或册封时所用的文书。 ⒉道家祈天时所书的符箓。⒊对他人诗文、信札的美称。
- 14.
皇贵妃释义:清 宫女官名。地位次于皇后而在贵妃之上。清 梁章鉅《称谓录·列宫》:“本朝皇贵妃,位在贵妃上,贵妃位在妃上。册封之礼,皇贵妃以册寳,贵妃以册印。”《清史稿·舆服志三》:“皇贵妃金寳,清 汉 文玉筯篆,蹲龙纽,平臺,方四寸,厚一寸二分。”《清通志·谥略三》:“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闈式化。”
- 15.
瞻视释义:⒈观瞻。指外观。《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儼然人望而畏之。”一说下视。见 朱熹《论语集注》。汉 徐干《中论·法象》:“若夫堕其威仪,恍其瞻视,忽其辞令,而望民之则我者,未之有也。”明 李东阳《送毕验封充谁府册封副使诗》序:“夫所贵乎使者,必其威仪足以耸瞻视,辞令足以宣德意。”清 梅曾亮《谒墓记》:“及謁墓之子孙,又必广置墓之左右山,或延袤数十里,以植树木,耸瞻视。”⒉观看;顾盼。《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今以 光烈皇后 假髻帛巾各一、衣一篋遗王,可时瞻视,以慰《凯风》寒泉之思。”《南史
- 16.
竹册释义:册封大臣时所用的竹简。《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明宗 封 殷 楚国王,有司言无封国王礼,请如三公用竹册,乃遣尚书右丞 李序 持节以竹册封之。”清 叶廷琯《吹网录·吴越王鏐改元应补》:“若 范成大 箸《驂鸞録》已在 乾道 九年,而所记 袁州 孚忠庙 加封司徒竹册称 宝大 元年,尚谓是 杨吴 年号。”
- 17.
符台释义:明 制,中央官署设有尚宝司,掌管宝玺、符牌、印章及其使用,别称符台。明 何景明《送慈溪刘伯雨之南京尚宝卿》诗:“拔擢符臺始,声名礼部遐。”明 李东阳《送杨尚宝充靖江府册封副使》诗:“秘阁三千卷,符臺二十年。”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玺丞改吏部》:“唯 嘉靖 末年,北 直隶 人 穆文熙 以璽丞调吏部郎…… 福建 蒋时馨 继之。然而 穆 以计典外謫,蒋 为文选正郎被劾削籍,两人皆不復振,固不如安於符臺,坐致荣膴。”
- 18.
签贉释义:指保藏的书籍。籤,固定线装书封套的细小签子。贉,书册封套上贴绫之处。
- 19.
赐劳释义:赏赐慰劳。《梁书·武帝纪中》:“八年春正月辛巳,舆驾亲祠南郊,赦天下,内外文武各赐劳一年。”《明史·职官志二》:“若詔与赦,则用‘皇帝之宝’;册封、赐劳,则用‘皇帝行宝’……‘天子行宝’,以封外国及赐劳。”
- 20.
达赖释义:达赖喇嘛的简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之一(另一为班禅)。意为“德智广深如海无所不纳之上师”。达赖喇嘛转世必经中央政府册封,已成历史定制。今之达赖喇嘛为第十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