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ī,(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组词】: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组词】:铁丝。菌丝。肉丝。游丝。(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组词】: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组词】:情丝。愁丝。(6) 指弦乐器。【例句】: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mín,(1) 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2) 钓鱼绳。(3) 古代计量单位。【例句】:钱十缗(即十串铜钱,一般每串一千文)。
1. 见“丝缗”。
⒈ 亦作“丝緍”。
引1.《诗·召南·何彼襛矣》:“其钓维何,维丝伊緡。”
后因称钓丝为“丝緡”。 宋 范仲淹 《临川羡鱼赋》:“顾丝緡而则不,俯漪涟而奈何。”
⒉ 丝绳。旧时民间传说,男女出生后即有月老用赤绳暗系双方之足,订为夫妻。因以“丝緡”指婚姻。参阅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
引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孪生》:“既各缔其丝緍,恒不调其琴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