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行 [zhì xíng]
1. 志向和操行。
英[aspiration and behaviour;]
志行 引证解释
⒈ 志向和操行。
引《易·屯》:“《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
《汉书·傅喜传》:“少好学问,有志行。”
唐 李华 《三贤论》:“元 之志行当以道纪天下, 刘 之志行当以‘六经’谐人心, 萧 之志行当以中古易今世。”
清 施闰章 《送孙豹人舍人归扬州序》:“同荐诸人奇其遇,高其志行,属 施子 为赠序。”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终身穷苦的 约翰孙博士,志行吐属,过于贵族。”
⒉ 志意得行。
引《易·升》:“《彖》曰:……‘南征吉’,志行也。”
孔颖达 疏:“其志得行也。”
国语词典
志行 [zhì xíng]
⒈ 志向和品行。
引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后汉书·吴越春秋·樊宏传》:「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志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揆释义:《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餘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意谓古代圣人 舜 和后代圣人 文王 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后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
- 2.
云中仙鹤释义: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 3.
云中白鹤释义: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 4.
厉志贞亮释义:厉志:激励心志。 志行坚贞,品德高尚。
- 5.
各从其志释义:从:听任;志:志向。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 6.
各行其志释义: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同“各从其志”。
- 7.
同操释义:⒈同样行事。⒉指有同样志行的人,犹同道。
- 8.
善驭释义:⒈谓擅长驾驭车马。亦指擅长驾驭的人。⒉善于驱遣,使人或物服从自己的意志行动。
- 9.
奇服释义:⒈新奇的服装;新奇的服饰。 《周礼·天官·阍人》:“奇服怪民不入宫。”汉 贾谊《新书·服疑》:“奇服文章,以等上下而差贵贱。”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奇服旷世,骨像应图。”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杨恭政》:“箱中有奇服,非綺非罗,製若道人之衣。”⒉比喻高洁的志行。《楚辞·九章·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王夫之 通释:“奇,珍异也。奇服,喻其志行之美,即所谓修能也。”清 方文《送萧赓九北归》诗:“偏我与尔好奇服,四海茫茫罕知遇。”
- 10.
孤特独立释义:形容志行高洁,不同时俗。
- 11.
孤特自立释义:孤:孤立;特:这里指突出不凡。形容志行高洁,不同时俗。
- 12.
察举释义:⒈选拔。 《史记·刺客列传》:“亲既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严仲子 乃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矣,可奈何!”司马贞 索隐:“察谓观察有志行乃举之。刘 氏云察犹选也。”⒉中国 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官吏荐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汉书·文翁传》:“文翁,庐江舒 人。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 末,为 蜀 郡守,仁爱好教化。”宋 苏轼《谢应中制科启》:“然而才行之迹,无由而深知,委之於察举,而要之於久长,所以为无失也。”⒊监察检举。宋 曾巩《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制》:“夫纲辖之地与御史更相察
- 13.
廉高释义:谓志行高洁。
- 14.
志诚君子释义:志行诚笃高尚的人。
- 15.
戌削释义:⒈形容衣服裁制合体。戌,也写作“卹”、“恤”。⒉清瘦貌。⒊高耸特立貌。⒋谓志行高洁。
- 16.
抗迹释义:⒈见“抗迹”。⒉亦作“抗跡”。高尚其志行、心迹。
- 17.
操业释义:⒈从事职业的活动。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二商》:“姪年十五,荏弱不能操业。”聂绀弩《谈鸨母》:“妓老不能操业,多蓄雏妓,而自为之母,故曰鸨母。”⒉志行,节操。《晋书·谢尚传》:“犹当崇其操业,以弘风尚。”晋 葛洪《抱朴子·清鉴》:“考操业於闺閫,校始终於信効,善否之验,不其易乎。”《南史·李元履传》:“子 元履,幼有操业,甚闲政体,为司徒 竟陵王 子良 法曹参军。”
- 18.
无终释义:⒈没有终止;没有穷极。《庄子·则阳》:“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南朝 齐 明僧绍《正二教论》:“道常出乎无始,入乎无终,靡应非身,尘劫非遐,此其所以为教也。”⒉三国 魏 田畴 志行卓越,隐居 无终山。后人因以为隐逸之典。晋 陶潜《拟古》诗之二:“辞家夙严驾,当往志 无终。”清 阎尔梅《汧置草堂读史》诗:“郭泰 辞徵虚有道,田畴 抗节隐 无终。”⒊古代 山戎 国名。春秋 时分布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东,后迁至 河北省 玉田县 西北 无终山,因山而得名。《左传·襄公四年》:“无终子 嘉父 使 孟乐 如 晋
- 19.
木榻穿释义:《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此 寧 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高”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高士传》:“管寧 常坐一木榻,积五十餘年,未尝箕股,其榻上当膝处皆穿。”后因以“木榻穿”形容高士不慕荣华,甘于淡泊生活。元 虞集《次韵伯庸尚书春暮游七祖真人庵兼简吴宗师》之四:“高情总付珠帘卷,危坐空餘木榻穿。”
- 20.
沈泯释义:湮没;泯灭。宋 文天祥《知韶州刘容斋墓志铭》:“其邑子 文天祥 与人言,欷歔慷慨,重惧前辈言行久远沉泯,无以训来者。”清 薛福成《母弟季怀事状》:“自 季怀 之卒,余久欲状其志行,卒卒未果。今已八年,恐遂沉泯,乃拉杂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