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寒地 寒地的意思
hán

寒地

简体寒地
繁体
拼音hán dì
注音ㄏㄢˊ ㄉ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1) 冷,与“暑”相对。【组词】: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2) 害怕。【组词】:寒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组词】: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基本含义

指寒冷的地方或环境。

寒地的意思

寒地 [hán dì]

1. 指寒贱的地位,低微的官位。阴湿而且温度较低的土地。

寒地 引证解释

⒈ 指寒贱的地位,低微的官位。

《魏书·李彪传》:“彪 虽与 宋弁 结 管 鲍 之交, 弁 为大中正,与 高祖 私议,犹以寒地处之,殊不欲微相优假。”

⒉ 阴湿而且温度较低的土地。

唐 白居易 《晚桃花》诗:“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閒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人民日报》1947.11.11:“上肥时都注意到寒地(河地、背沟地等)上火肥(羊肥、蒿肥、驴肥等)。”


寒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冰天雪窑释义: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 2.
      冱冻释义:谓天寒地冻。
    • 3.
      冱严释义:谓天寒地冻。
    • 4.
      冻土地貌释义:又称“冰缘地貌”。由多年冻土层中的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貌。如具有特殊图案的多边形土、石海、冰丘等。分布于不被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中国青藏高原和东北等地有冻土地貌分布。
    • 5.
      凝闭释义:犹言天寒地冻。
    • 6.
      地坼释义:⒈地裂。语出《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坼,鶡旦不鸣,虎始交。”《淮南子·诠言训》:“大寒地坼水凝,火弗为衰其暑;大热烁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唐杜甫《晓望》诗:“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地坼江帆隐,天晴木叶闻。”⒉指土地的裂缝。
    • 7.
      大红莲释义:佛教中八寒地狱的最高层。
    • 8.
      天寒地坼释义: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 坼:裂开。
    • 9.
      客亭释义:⒈供游客休息游玩的亭子。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此水便成浄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 濠 梁之性,物我无违矣。”⒉犹驿亭。古代迎送官员或宾客的处所。南朝 梁 刘潜《北使还与永丰侯书》:“足践寒地,身犯朔风,暮宿客亭,晨炊謁舍。”唐 朱庆馀《送窦秀才》诗:“江 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清话未同山寺宿,离歌已向客亭闻。”《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癸酉至 长安,永兴 节度副使 安友规、巡检 乔守温 出迎 王益,置酒於客亭。”胡三省 注:“诸州镇皆有客亭,以
    • 10.
      寒疠释义:指寒地的疫病。
    • 11.
      沍冻释义:谓天寒地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时方沍冻,乃裸无寸缕。疑为妖魅。”
    • 12.
      沍寒释义:寒气凝结。谓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於是乎取之。”沍,一本作“冱”。三国 魏 曹操《明罚令》:“且北方沍寒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明史·魏时亮传》:“十月初,詔停日讲。时亮 率同列言天未沍寒,不宜遽輟。”李大钊《青春》:“冰雪沍寒之天,一幻而为百卉昭苏之天矣。”
    • 13.
      白唇鹿释义:鹿的一种,两腮和嘴边的毛纯白色,生活在高寒地区,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 14.
      石蕊释义:地衣的一种。 呈叶状或鳞片状,一般为灰白色或灰绿色。常丛生于高山寒地。中国西部高山和北部针叶林林地均有大片生长。可以提制试剂或制酒,也是寒地动物的冬季食料。
    • 15.
      脯田释义:枯干的田。专指严冬天寒地冻,土地缺乏养料时所耕之田。
    • 16.
      雪窖冰天释义:窖:收藏东西的地洞。 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 17.
      霜角释义:边寒地区戍卒吹的号角。
    • 18.
      高寒释义:属性词。地势高而寒冷的:高寒地带。

寒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冰天雪窑释义: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 2.
      冱冻释义:谓天寒地冻。
    • 3.
      冱严释义:谓天寒地冻。
    • 4.
      冻土地貌释义:又称“冰缘地貌”。由多年冻土层中的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貌。如具有特殊图案的多边形土、石海、冰丘等。分布于不被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中国青藏高原和东北等地有冻土地貌分布。
    • 5.
      凝闭释义:犹言天寒地冻。
    • 6.
      地坼释义:⒈地裂。语出《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坼,鶡旦不鸣,虎始交。”《淮南子·诠言训》:“大寒地坼水凝,火弗为衰其暑;大热烁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唐杜甫《晓望》诗:“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地坼江帆隐,天晴木叶闻。”⒉指土地的裂缝。
    • 7.
      大红莲释义:佛教中八寒地狱的最高层。
    • 8.
      天寒地坼释义: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 坼:裂开。
    • 9.
      客亭释义:⒈供游客休息游玩的亭子。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此水便成浄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 濠 梁之性,物我无违矣。”⒉犹驿亭。古代迎送官员或宾客的处所。南朝 梁 刘潜《北使还与永丰侯书》:“足践寒地,身犯朔风,暮宿客亭,晨炊謁舍。”唐 朱庆馀《送窦秀才》诗:“江 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清话未同山寺宿,离歌已向客亭闻。”《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癸酉至 长安,永兴 节度副使 安友规、巡检 乔守温 出迎 王益,置酒於客亭。”胡三省 注:“诸州镇皆有客亭,以
    • 10.
      寒疠释义:指寒地的疫病。
    • 11.
      沍冻释义:谓天寒地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时方沍冻,乃裸无寸缕。疑为妖魅。”
    • 12.
      沍寒释义:寒气凝结。谓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於是乎取之。”沍,一本作“冱”。三国 魏 曹操《明罚令》:“且北方沍寒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明史·魏时亮传》:“十月初,詔停日讲。时亮 率同列言天未沍寒,不宜遽輟。”李大钊《青春》:“冰雪沍寒之天,一幻而为百卉昭苏之天矣。”
    • 13.
      白唇鹿释义:鹿的一种,两腮和嘴边的毛纯白色,生活在高寒地区,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 14.
      石蕊释义:地衣的一种。 呈叶状或鳞片状,一般为灰白色或灰绿色。常丛生于高山寒地。中国西部高山和北部针叶林林地均有大片生长。可以提制试剂或制酒,也是寒地动物的冬季食料。
    • 15.
      脯田释义:枯干的田。专指严冬天寒地冻,土地缺乏养料时所耕之田。
    • 16.
      雪窖冰天释义:窖:收藏东西的地洞。 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 17.
      霜角释义:边寒地区戍卒吹的号角。
    • 18.
      高寒释义:属性词。地势高而寒冷的:高寒地带。

寒地造句

1.家是冰雪中的篝火,任凭天寒地冻,你都可以随心的取暖。

2.寒地冻,能小心做好御寒措施,便可温温暖暖过寒冬。

3.而那天寒地冻的山村,敞开胸怀,在欢迎他们。

4.大西北早已天寒地冻,我们这里却温暖如春。

5.你需要套上你的毛衣因?天气是天寒地冻的。

6.我一直幻想能像腊月的梅花一般,尽管天寒地冻,却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7.即使天寒地冻,大家心里也暖洋洋的。

8.华北油田的钻井工人们,不怕天寒地冻,个个精神抖擞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9.数九寒天,天寒地冻,人们呼出的水汽立刻凝聚成白雾。

10.数九寒天,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冰冻三尺。

11.你必须套上你的毛衣因?天气是天寒地冻的。

12.冬季的西北边陲天寒地冻。

13.尽管天寒地冻,但建筑工地上大伙干得仍然是热火朝天。

14.尽管天寒地冻,风雪满天,但我们俩在路上仍谈笑自若,且越谈越有味。

15.任凭天寒地冻,松树也绿盖如春。

16.在天寒地冻的日子,温暖的炉火旁是很舒服的。

寒地(han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寒地是什么意思 寒地读音 怎么读 寒地,拼音是hán dì,寒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寒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