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1) 冷,与“暑”相对。【组词】: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2) 害怕。【组词】:寒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组词】: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1. 指寒贱的地位,低微的官位。阴湿而且温度较低的土地。
⒈ 指寒贱的地位,低微的官位。
引《魏书·李彪传》:“彪 虽与 宋弁 结 管 鲍 之交, 弁 为大中正,与 高祖 私议,犹以寒地处之,殊不欲微相优假。”
⒉ 阴湿而且温度较低的土地。
引唐 白居易 《晚桃花》诗:“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閒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人民日报》1947.11.11:“上肥时都注意到寒地(河地、背沟地等)上火肥(羊肥、蒿肥、驴肥等)。”
1.家是冰雪中的篝火,任凭天寒地冻,你都可以随心的取暖。
2.天寒地冻,能小心做好御寒措施,便可温温暖暖过寒冬。
3.而那天寒地冻的山村,敞开胸怀,在欢迎他们。
4.大西北早已天寒地冻,我们这里却温暖如春。
5.你需要套上你的毛衣因?天气是天寒地冻的。
6.我一直幻想能像腊月的梅花一般,尽管天寒地冻,却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7.即使天寒地冻,大家心里也暖洋洋的。
8.华北油田的钻井工人们,不怕天寒地冻,个个精神抖擞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9.数九寒天,天寒地冻,人们呼出的水汽立刻凝聚成白雾。
10.数九寒天,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冰冻三尺。
11.你必须套上你的毛衣因?天气是天寒地冻的。
12.冬季的西北边陲天寒地冻。
13.尽管天寒地冻,但建筑工地上大伙干得仍然是热火朝天。
14.尽管天寒地冻,风雪满天,但我们俩在路上仍谈笑自若,且越谈越有味。
15.任凭天寒地冻,松树也绿盖如春。
16.在天寒地冻的日子,温暖的炉火旁是很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