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琐言 琐言的意思
suǒyán

琐言

简体琐言
繁体瑣言
拼音suǒ yán
注音ㄙㄨㄛˇ ㄧ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uǒ,(1) 玉声。(2) 细小,零碎。【组词】:琐事。琐细。琐闻。琐碎。琐屑。烦琐。(3) 连环,连环形花纹。【组词】:琐窗。委曲如琐。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基本含义

琐碎的言论或话语。

琐言的意思

琐言 [suǒ yán]

1. 琐碎的言谈;闲谈。

3. 记述逸闻、琐事的一种文章体裁。

琐言 引证解释

⒈ 琐碎的言谈;闲谈。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王隐、何法盛 之徒所撰 晋 史,乃专访州閭细事,委巷琐言,聚而编之,目为鬼神传録,其事非要,其言不经。”
明 何景明 《淮水》诗:“维教言是由,毋琐言是谋,毋戏言是流。”
清 钮琇 《<觚賸>自序》:“姑存此日琐言。”

⒉ 记述逸闻、琐事的一种文章体裁。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史氏流别,殊途并騖。榷而为论,其流有十焉:一曰偏纪,二曰小録,三曰逸事,四曰琐言……若 刘义庆 《世説》, 裴荣期 《语林》, 孔思尚 《语録》, 阳玠松 《谈藪》。此之谓琐言者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沿袭》:“唐 孙光宪 有《北梦琐言》。按,《晋书》:‘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琐言》十一篇。’乃知古已有琐言。”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正史以外,有以偏方为纪者……有以一言一事为纪者,如 刘知几 所称琐言当以 刘义庆 《世説新语》第一。”


琐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容口释义:犹言不绝口。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梁王 ﹞曾使人刺 盎,刺者至 关中,问 袁盎,诸君誉之皆不容口。”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有 弘农 杨蘧 者,曾到 岭 外,见 阳朔、荔浦 山水,谈不容口。”《明史·胡翰传》:“见 翰 文,称之不容口。”杨树达《<增订本中国修辞学>自序》:“今年夏间,老友 徐特立 君返 湘,从湖南大学书库借读此书,谬以为有合于辩证法,亟称其美,客座漫谈,公会宣讲,誉之不容口。”
    • 2.
      乘船走马三分命释义:比喻乘船骑马常有危险。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成语》:“乘船走马三分命。”又作“乘船走马,去死一分”。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古人云:‘乘船走马,去死一分。’是知跨御常宜介意也。”
    • 3.
      二十四考中书令释义:唐 郭子仪 任中书令甚久,主持官吏的考绩达二十四次。后遂以借称 郭子仪。《旧唐书·郭子仪传》:“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李义山 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 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温庭筠)曰:‘何不云:近同 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富郑公 ﹞在 青州 二年,偶能全活得数万人,胜二十四考中书令远矣。”后用为称颂秉政大臣位高任久的典故。
    • 4.
      五教释义:⒈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孔 传:“布五常之教。”《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旧唐书·玄宗纪下》:“敦风劝俗,五教攸光。”⒉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管子·兵法》:“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⒊唐 人对司徒的别称。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五教念女早寡,
    • 5.
      佶屈释义:曲折,形容文字艰涩难懂。明 郑瑗《井观琐言》卷一:“鲁哀公 誄 孔子 辞,其文便佶屈。”清 阮元《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孔子《文言》,实为万世文章之祖……非清言质説者比也,非振笔纵书者比也,非佶屈澁语者比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再证之 三王 时,誓师有辞,迁都有誥,朝廷一二非常举动,不惮反復演説,大声疾呼,彼其意惟恐不大白於天下,故文告皆白话。而后人以佶屈难解者,年代绵邈,文字不变而语变也。”
    • 6.
      偶句释义:对偶的句子。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李义山 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 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温庭筠)曰:‘何不云:近同 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宋 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及 沉约、谢朓、永明 体出,士争効之。初犹甚艰,或仅得一偶句,便已名世矣。”
    • 7.
      军健释义:兵卒。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先差赴 庆州 行营押官 郑神佐 阵没,其室女年二十四,先亡父未行营已前,许嫁右驍雄军健 李玄庆,未受财礼。”元 李直夫《虎头牌》第二折:“统领着军健,相持的那地面,但要你用心儿把守得安然。”《说岳全传》第九回:“站了一会,只见一个军健从东首辕门边茶馆内走将出来。”
    • 8.
      军城释义:唐 代设兵戍守的城镇。 唐 白居易《浔阳宴别》诗:“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间。”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李琢 后镇是邦,用法太酷,军城远出,而属南蛮,六七年间,劳动兵役。”
    • 9.
      勿论释义:不追究;不谈。《旧唐书·裴度传》:“上曰:‘前事勿论,直言此时如何处置?’”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 唐宣宗 ﹞初听政,谓宰相曰:‘佛者虽异方之教,深助理本,所可存而勿论,不欲过毁,以伤令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姑勿论提倡出甚么道理,先问他被提倡的懂得不懂,再提倡不迟。”
    • 10.
      合江亭释义:古迹名。 为 唐 人宴饯题咏之所。(1)在今 湖南 衡阳县 北。唐 韩愈 有《合江亭》诗。孙汝听 题解:“亭在 衡州 负郭,今之 石鼓头,即其地也。地形特异,岿然崛起於二水之间,旁有 朱陵洞,亦谓之 朱陵仙府,唐 人题刻散满巖上。”(2)在今 湖北 宜都县 北。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唐 路侍中 巖 ……以官妓 行云 等十人侍宴,移镇 渚宫 日,於 合江亭 离筵赠 行云 等《感恩多》词,有‘离魂何处断?烟雨 江 南岸。’至今播於倡楼也。”(3)在今 四川 成都市 东南。传为 唐 韦皋 建。参阅 宋
    • 11.
      品子释义:古称品官之子弟。唐 孟郊《立德新居》诗之六:“品子懒读书,辕驹难服犂。”《新唐书·食货志五》:“光宅 元年……以六品、七品子为亲事,以八品、九品子为帐内,岁纳钱千五百,谓之‘品子课钱’。”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 李德裕 ﹞由是以品子叙官也。”清 梁章鉅《称谓录·大员子女》:“品子,仕宦子弟也。”
    • 12.
      嚣薄释义:⒈浮薄。 《新唐书·宋申锡传》:“长庆、宝历 间,风俗嚣薄,驱煽朋党,申锡 素孤直少与,及进用,议者谓可以激浮竞。”《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二年》:“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 痛排抑之。榜出,嚣薄之士,候 修 晨朝,羣聚詆斥。”《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他又想:‘南方风俗嚣薄,我这样落拓回去,素日甚有一个骄惰的虚名,那个寺里肯容我住下?’”⒉微薄。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今之世禄嚣薄,不能撙节,稍丰则飫其狗彘,少歉则困彼妻孥。”
    • 13.
      回天之力释义:原指言论正确,影响深远。后泛指能战胜困难、挽回危局的巨大力量。《新唐书·张玄素传》:“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军容田令孜有回天之力,中外侧目。”
    • 14.
      声采释义:⒈指文章的风采。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自鸟跡代绳,文字始炳,炎 皥 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李详《论桐城派》:“文正 之文,虽从 姬传 入手,后益探源 扬 马,专宗 退之,奇偶错综,而偶多於奇,复字单义,杂厕相间,厚集其气,使声采炳焕而戞焉有声。”⒉犹声誉。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 进士 章鲁封,与 罗隐 齐名,皆 浙 中人,频举不第,声采甚著。”清 梅曾亮《<耻躬堂文集>序》:“遂筑室於 寧都 金精 之峯,与 三魏 相依,务欲韜匿声采,无所闻问於世。”
    • 15.
      委禽释义:下聘礼。 古代婚礼,纳采用雁,故称。《左传·昭公元年》:“郑 徐吾犯 之妹美,公孙楚 聘之矣,公孙黑 又使强委禽焉。”杜预 注:“禽,鴈也,纳采用鴈。”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时有零落衣冠 颜氏女,寄寓 广陵,有容色,相国欲纳之,吴湘 强委禽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时有 高生 者,世家名士,闻 细柳 之名,委禽焉。”
    • 16.
      孩抱释义:⒈幼年;幼小。 《列子·杨朱》:“得百年者,千无一焉。设有一者,孩抱以逮昬老,几居其半矣。”《后汉书·周章传》:“和帝 崩,邓太后 ……贪 殤帝 孩抱,养为己子,故立之。”《晋书·庾峻传》:“君二父孩抱经乱,独至今日。”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璘 甚陋,裴公 戏之曰:‘赵公 本不丑。孩抱时,乳母怜惜,往往抚弄云:“作丑子,作丑子。”因此一定。’赵公 大咍。”⒉犹怀抱。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戎 丧儿 万子,山简 往省之,王 悲不自胜。简 曰:‘孩抱中物,何至於此!’”
    • 17.
      对语释义:⒈对偶的词句。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下》:“平头上尾,尤忌於时;对语儷辞,盛行於俗。”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其诗卷首有一对语云:‘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鸟点头行。’”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我﹞做过《赋得体》的试帖诗,以及这种诗的基步--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对语。”⒉交谈,对话。唐 韩愈《赠崔立之》诗:“入门相对语,天命良不疑。”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一:“老兵不执役,则屏於舍外,常闻其中若有对语者。近听之,则寂然。”元 萨都剌《夜泊钓台》诗:“山僧对语夜未央,不知风露满衣裳。”章炳麟《驳中国
    • 18.
      小亏释义:⒈小小挫折。 《南史·章昭达传》:“少时,遇相者谓曰:‘卿容貌甚善,须小亏,则当富贵。’”⒉稍微缺损。唐 张说《谏内宴至夜表》:“臣伏见去年十月十七日月满犹望,应亏不亏;今月十七日亦未小亏,此易常之异也。”⒊稍有欠缺;小的欠缺。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四:“古者奉霸主,尊本朝,德义小亏,诸侯不至。”宋 宋祁《谢加端明表》:“姑息小亏,则谤嚣立至。”⒋指权益等方面的小损失。如:他吃了点小亏。
    • 19.
      小青释义:⒈年青的婢女。 古婢女穿青色衣,故称。《珍珠船》卷三引 唐 施肩吾 诗:“锄药顾老叟,焚香呼小青。”唐 杜牧《隋苑》诗“定子当筵睡脸新”自注:“定子,牛 相 小青。”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幽州 有坛长,近八十岁……每归俗家,以其衰老,令小青持侍,因而及乱,遂要反初,以青为偶。”⒉“白蛇传”故事中 白娘娘 的侍儿名。⒊瓜名。
    • 20.
      巾裹释义:⒈头巾。《新唐书·裴谂传》:“﹝ 唐宣宗 ﹞取御奩果以赐,諗 举衣跽受。帝顾宫人,取巾裹赐之。”⒉指以巾裹头。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唐 路侍中 巖,风貌之美,为世所闻……善巾裹,蜀 人见必效之,后乃翦纱巾之脚,以异於众也。”宋 范成大《自晨至午起居饮食皆以墙外人物之声为节戏书四绝》之四:“起傍东窗手把书,华颠种种不禁梳。朝餐欲到须巾裹,已有重来晚市鱼。”⒊谓举行冠礼。宋 王巩《闻见近录》:“前人每子弟及冠,必置盛饌,会乡党之德齿,使将冠者行酒,其巾裹如 唐 人之草裹,但繫其脚於巾者。酒行,父兄起

琐言(suoy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琐言是什么意思 琐言读音 怎么读 琐言,拼音是suǒ yán,琐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琐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