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德 大德的意思

大德

简体大德
繁体
拼音dà dé
注音ㄉㄚˋ ㄉ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dé,(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组词】: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2) 心意,信念。【组词】:一心一德。(3) 恩惠。【组词】: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4) 姓。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德高尚,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广泛的仁爱之心。

大德的意思

大德 [dà dé]

1. 大功德;大恩。

吾且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outstanding merits and virtues; ]

2. 品德高尚。

[ noble character; ]

3. 德行高尚的人。

[ noble man; ]

4. 大节,坚定地按照道德、艺术和其他价值准则办事。

[ integrity; ]

大德 引证解释

⒈ 大功德;大恩。

《易·繫辞上》:“天地之大德曰生。”
《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齐暉。”

⒉ 谓品德高尚。

《管子·立政》:“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
尹知章 注:“德虽大而仁不至,或包藏祸心,故不可授国柄。”

⒊ 指德行高尚的人。

《礼记·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
《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诗之十三:“大德安钝拙,下士快新頴。”

⒋ 大节。

《论语·子张》:“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朱熹 注:“大德小德,犹言大节小节。”

⒌ 佛家对年长德高僧人或佛、菩萨的敬称。梵语为“婆檀陀”(bhadanta)。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常有大德名僧讲一切经,受业沙门,亦有千数。”
《翻译名义集·释氏众名》:“婆檀陀,《大论》:秦 言大德。 《毘柰耶律》云:佛言今日后,小下苾蒭,於长宿处,应唤大德。”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帝( 隋文帝 )深崇佛法,天下大德,群集 关中。”
道士亦有称大德者。 唐 赵璘 《因话录》卷四:“元和 以来,京城诸僧及道士,尤多大德之号。”


国语词典

大德 [dà dé]

⒈ 盛美之德。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陈氏虽无大德,而有施于民。」

盛德

⒉ 大节。

《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⒊ 天地造物好生之德。

《易经·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

盛德

⒋ 高僧。

⒌ 元朝成宗的年号(西元1297~1307)​。


大德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盛德释义:⒈崇高的品德。⒉深厚的恩德。

大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眚释义:一时的或一小点过失。眚本指目病生翳,引申为过错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2.
      一音释义:⒈同一个声音。⒉佛教称佛说法之音为“一音”。后亦以“一音”指高僧大德宣讲佛法之音。⒊一种读音。
    • 3.
      不以释义:⒈不为,不因。 《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⒉不用;不靠。《孟子·离娄上》:“离娄 之明,公输子 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宋 曾巩《上欧蔡书》:“故其言无不信听,卒能成 贞观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胜,不独立吸引注意。”⒊无论;不管。《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应严密,不以其日;或异日听於閤门奏牓子,当尽屏侍臣,於便殿相待。”《元
    • 4.
      不官释义:⒈不担任官职。《礼记·学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 孔颖达 疏:“官谓分职在位者。”⒉不任以官职。《荀子·王制》:“无能不官,无功不赏。” 三国 魏 曹操 《论吏士能行令》:“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⒊非官方的。指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荀子·致士》:“凡流言、流説、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⒋不到官府,犹言不自首。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照提》:“照提者,因举照中另提立名,除应奏官员之外,有逃亡不官者,四项。”
    • 5.
      不定教释义:不定教简介:我国古代佛教大德,在作教相判释时所用之术语。南中三教之一,天台化仪四教之一。
    • 6.
      乾元释义:⒈《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孔颖达疏:“乾是卦名,元是乾德之首。”朱熹本义:“乾元,天德之大始。”后以“乾元”形容天子之大德。⒉指天。⒊指帝王。⒋元气;大气。
    • 7.
      介德释义:大德。
    • 8.
      从享释义:⒈犹配享,附祭。 宋 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二》:“元丰 中,以 退之 从享 文宣王 庙,郡县所画,皆是 熙载,后世不復可辩,退之 遂为 熙载 矣。”《元史·祭祀志一》:“本朝 大德 九年,中书圆议,止依《周礼》,祀昊天上帝。至大 三年圆议,五帝从享,依前代通祭。”参见“从祀”。⒉陪祭。《新唐书·礼乐志二》:“通事舍人、謁者、赞引各引享官、九庙子孙及从享羣官、诸方客使以次出。”参见“从祀”。
    • 9.
      价藩释义:谓大德之人是国家安全的屏藩。语出《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宋 曾巩《贺郓州邵资政改侍郎》:“攀日月之高衢,践机衡之要地;方兼荣於祕殿,用均逸於价藩。”宋 王安石《上泉州毕少卿启》:“自去容暉,何尝候问,朅来冗局,顾委琐之自为,阴想价藩,知崇高之难附。”参见“价人”。
    • 10.
      侧躬释义:倾侧其身,表示戒惧。多用于帝王。《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四年》:“伏愿陛下侧躬耸意,惟新圣道,节夜饮之乐,养方富之年,则 魏 祚可以永隆,皇寿等於山岳矣。”《元典章·诏令一·大德改元》:“於戏!侧躬修行,咸攄奉若之诚,革故从新,聿底雍熙之治。”
    • 11.
      俗界释义:凡界,尘世。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薛中丞存诚》:“中丞元是 须弥山 东峰 静居院 罗汉大德……謫来俗界五十年,年足合归,故来迎耳。非汝辈所知也。”
    • 12.
      信臣释义:⒈忠诚可靠之臣。 《左传·宣公十五年》:“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唐 柳宗元《与顾十郎书》:“赖 中山 刘禹锡 等,遑遑惕忧,无日不在信臣之门,以务白大德。”明 陈子龙《通敌实出权宜疏》:“如 唐 人用 回紇 之师,事诚有之,然必中国有信臣精卒,如 李、郭 之将,朔方、陇右 之兵,而后可。”⒉使臣,使者。《韩非子·十过》:“王其趣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清 梅曾亮《送周石生序》:“天子为之发信臣,封密詔,官驰吏奔,往返万餘里。”
    • 13.
      僧夏释义:⒈指僧尼受戒后的年数。夏,夏腊。唐 白居易《东都十律大德长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记》:“大和 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终於本院,报年八十六,僧夏六十五。”清 钱谦益《天童密云禅师悟公塔铭》:“世寿七十七,僧夏四十四。”⒉本谓僧尼于夏日就禅刹挂单,引申指寺庙。金 元好问《宝岩纪行》诗:“兹山缘未了,僧夏容宿留;终当丐餘年,奇探尽云岫。”
    • 14.
      僧盟释义:僧众会盟。 唐 白居易《如信大师功德幢记》:“自 建中 讫 长庆,凡九迁大寺居,十补大德位,蒞法会,主僧盟者二十二年。”
    • 15.
      元德释义:大德。
    • 16.
      共德释义:大德。共,通“洪”。《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臣闻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杨伯峻 注:“共读为洪,大也。旧读共为恭,不妥。”
    • 17.
      卧龙岗释义:地名。在 河南省 南阳市 西。相传为 汉 末 诸葛亮 隐居处。唐 宋 时建祠以作纪念。元 初遭兵燹,殿宇焚毁,大德 年间重建。清 康熙 时,南阳 郡守在祠内发现前人题咏“卧龙岗十景”的石刻,依石刻筑成雄伟壮观的建筑群。祠内碑刻甚多,有 宋 岳飞 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等。解放后已将西院辟为博物馆,并在东部新建 汉 画馆和 汉 碑亭。
    • 18.
      厚德释义:⒈犹大德。⒉深厚的恩德。⒊谓施以厚泽。⒋谓深深地感激。
    • 19.
      厚施释义:谓以丰厚的财物给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陈氏 虽无大德,而有施於民……公厚敛焉,陈氏 厚施焉,民归之矣。”《史记·游侠列传》:“及 解 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陈氏 厚施於民,乃异日移国之渐。”
    • 20.
      原免释义:赦免。 《北齐书·文宣帝纪》:“己亥,以皇太子初入东宫,赦畿内及 并州 死罪已下,餘州死降,徒流已下一皆原免。”宋 孔平仲《续世说·德行》:“崔行师 治 青州 逆狱,惟坐魁首十餘人,餘皆原免。”《元典章·圣政·霈恩宥》:“自 大德 元年二月二十七日以前,除谋杀袓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婢杀主,谋故杀人,但犯强盗不在原免,其餘一切罪犯,已未发觉者,并从释放。”

大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眚释义:一时的或一小点过失。眚本指目病生翳,引申为过错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2.
      一音释义:⒈同一个声音。⒉佛教称佛说法之音为“一音”。后亦以“一音”指高僧大德宣讲佛法之音。⒊一种读音。
    • 3.
      不以释义:⒈不为,不因。 《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⒉不用;不靠。《孟子·离娄上》:“离娄 之明,公输子 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宋 曾巩《上欧蔡书》:“故其言无不信听,卒能成 贞观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胜,不独立吸引注意。”⒊无论;不管。《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应严密,不以其日;或异日听於閤门奏牓子,当尽屏侍臣,於便殿相待。”《元
    • 4.
      不官释义:⒈不担任官职。《礼记·学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 孔颖达 疏:“官谓分职在位者。”⒉不任以官职。《荀子·王制》:“无能不官,无功不赏。” 三国 魏 曹操 《论吏士能行令》:“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⒊非官方的。指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荀子·致士》:“凡流言、流説、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⒋不到官府,犹言不自首。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照提》:“照提者,因举照中另提立名,除应奏官员之外,有逃亡不官者,四项。”
    • 5.
      不定教释义:不定教简介:我国古代佛教大德,在作教相判释时所用之术语。南中三教之一,天台化仪四教之一。
    • 6.
      乾元释义:⒈《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孔颖达疏:“乾是卦名,元是乾德之首。”朱熹本义:“乾元,天德之大始。”后以“乾元”形容天子之大德。⒉指天。⒊指帝王。⒋元气;大气。
    • 7.
      介德释义:大德。
    • 8.
      从享释义:⒈犹配享,附祭。 宋 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二》:“元丰 中,以 退之 从享 文宣王 庙,郡县所画,皆是 熙载,后世不復可辩,退之 遂为 熙载 矣。”《元史·祭祀志一》:“本朝 大德 九年,中书圆议,止依《周礼》,祀昊天上帝。至大 三年圆议,五帝从享,依前代通祭。”参见“从祀”。⒉陪祭。《新唐书·礼乐志二》:“通事舍人、謁者、赞引各引享官、九庙子孙及从享羣官、诸方客使以次出。”参见“从祀”。
    • 9.
      价藩释义:谓大德之人是国家安全的屏藩。语出《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宋 曾巩《贺郓州邵资政改侍郎》:“攀日月之高衢,践机衡之要地;方兼荣於祕殿,用均逸於价藩。”宋 王安石《上泉州毕少卿启》:“自去容暉,何尝候问,朅来冗局,顾委琐之自为,阴想价藩,知崇高之难附。”参见“价人”。
    • 10.
      侧躬释义:倾侧其身,表示戒惧。多用于帝王。《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四年》:“伏愿陛下侧躬耸意,惟新圣道,节夜饮之乐,养方富之年,则 魏 祚可以永隆,皇寿等於山岳矣。”《元典章·诏令一·大德改元》:“於戏!侧躬修行,咸攄奉若之诚,革故从新,聿底雍熙之治。”
    • 11.
      俗界释义:凡界,尘世。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薛中丞存诚》:“中丞元是 须弥山 东峰 静居院 罗汉大德……謫来俗界五十年,年足合归,故来迎耳。非汝辈所知也。”
    • 12.
      信臣释义:⒈忠诚可靠之臣。 《左传·宣公十五年》:“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唐 柳宗元《与顾十郎书》:“赖 中山 刘禹锡 等,遑遑惕忧,无日不在信臣之门,以务白大德。”明 陈子龙《通敌实出权宜疏》:“如 唐 人用 回紇 之师,事诚有之,然必中国有信臣精卒,如 李、郭 之将,朔方、陇右 之兵,而后可。”⒉使臣,使者。《韩非子·十过》:“王其趣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清 梅曾亮《送周石生序》:“天子为之发信臣,封密詔,官驰吏奔,往返万餘里。”
    • 13.
      僧夏释义:⒈指僧尼受戒后的年数。夏,夏腊。唐 白居易《东都十律大德长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记》:“大和 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终於本院,报年八十六,僧夏六十五。”清 钱谦益《天童密云禅师悟公塔铭》:“世寿七十七,僧夏四十四。”⒉本谓僧尼于夏日就禅刹挂单,引申指寺庙。金 元好问《宝岩纪行》诗:“兹山缘未了,僧夏容宿留;终当丐餘年,奇探尽云岫。”
    • 14.
      僧盟释义:僧众会盟。 唐 白居易《如信大师功德幢记》:“自 建中 讫 长庆,凡九迁大寺居,十补大德位,蒞法会,主僧盟者二十二年。”
    • 15.
      元德释义:大德。
    • 16.
      共德释义:大德。共,通“洪”。《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臣闻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杨伯峻 注:“共读为洪,大也。旧读共为恭,不妥。”
    • 17.
      卧龙岗释义:地名。在 河南省 南阳市 西。相传为 汉 末 诸葛亮 隐居处。唐 宋 时建祠以作纪念。元 初遭兵燹,殿宇焚毁,大德 年间重建。清 康熙 时,南阳 郡守在祠内发现前人题咏“卧龙岗十景”的石刻,依石刻筑成雄伟壮观的建筑群。祠内碑刻甚多,有 宋 岳飞 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等。解放后已将西院辟为博物馆,并在东部新建 汉 画馆和 汉 碑亭。
    • 18.
      厚德释义:⒈犹大德。⒉深厚的恩德。⒊谓施以厚泽。⒋谓深深地感激。
    • 19.
      厚施释义:谓以丰厚的财物给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陈氏 虽无大德,而有施於民……公厚敛焉,陈氏 厚施焉,民归之矣。”《史记·游侠列传》:“及 解 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陈氏 厚施於民,乃异日移国之渐。”
    • 20.
      原免释义:赦免。 《北齐书·文宣帝纪》:“己亥,以皇太子初入东宫,赦畿内及 并州 死罪已下,餘州死降,徒流已下一皆原免。”宋 孔平仲《续世说·德行》:“崔行师 治 青州 逆狱,惟坐魁首十餘人,餘皆原免。”《元典章·圣政·霈恩宥》:“自 大德 元年二月二十七日以前,除谋杀袓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婢杀主,谋故杀人,但犯强盗不在原免,其餘一切罪犯,已未发觉者,并从释放。”

大德造句

1.我受你的大恩大德有如天高地厚,就是尽我的能力也无法报答。

2.弟受吾兄厚恩大德,衔环结草也难相报。

3.还望先生鼎力介绍,能得一枝之栖,我就深感大德了。

4.他对我的大恩大德,我会永远铭记心中,只是愧无以报,觉得心有不安。

5.对你的大恩大德,我愿效犬马之劳来报答。

6.我一定要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7.恩师大德,门生等没世不忘。

8.不以一眚掩大德,不以瑕疵废美玉。

9.张局长是个好领导,对于小李这一次的过错,也不以一眚掩大德

10.你对我的大恩大德,我就是结草衔环,也要报答。

大德(dad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德是什么意思 大德读音 怎么读 大德,拼音是dà dé,大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