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旟 [jiàn yú]
1. 古代冬季大阅,州里之长立旟旗以为标志,象征勇猛、敏捷。建,树立;旟,画有鸟隼的旗。
3. 指大将出镇。
建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冬季大阅,州里之长立旟旗以为标志,象征勇猛、敏捷。建,树立;旟,画有鸟隼的旗。
引《周礼·春官·司常》:“及国之大閲,赞司马颁旗物:王建大常,诸侯建旂,孤卿建旜,大夫、士建物,师都建旗,州里建旟。”
⒉ 指大将出镇。
引《晋书·良吏传论》:“鲁芝 等建旟剖竹,布政宣条,存树威恩,没留遗爱,咸见知明主,流誉当年。”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每建旟推轂,三令五申,躬擐甲胄,亲当矢石。”
清 汪彦博 《纪柳州杨太守劝民开垦荒地事》诗:“杨侯 才多抱伟略,建旟边嶠新分符。”
建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帝命释义:⒈犹天命。天帝的意志。《诗·大雅·文王》:“有 周 不显,帝命不时。”⒉天子的命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夔 典乐,和神人;龙 作纳言,出入帝命。”南朝 宋 颜延之《祭屈原文》:“惟 有宋 五年月日,湘州 刺史 吴郡 张邵 恭承帝命,建旟旧 楚,访怀沙之渊,得捐珮之浦。”明 刘基《官箴上》:“慈匪予爱,帝命溥时;威匪予憎,国有恒规。”
- 2.
建旟释义:⒈古代冬季大阅,州里之长立旟旗以为标志,象征勇猛、敏捷。建,树立;旟,画有鸟隼的旗。《周礼·春官·司常》:“及国之大閲,赞司马颁旗物:王建大常,诸侯建旂,孤卿建旜,大夫、士建物,师都建旗,州里建旟。”⒉指大将出镇。《晋书·良吏传论》:“鲁芝 等建旟剖竹,布政宣条,存树威恩,没留遗爱,咸见知明主,流誉当年。”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每建旟推轂,三令五申,躬擐甲胄,亲当矢石。”清 汪彦博《纪柳州杨太守劝民开垦荒地事》诗:“杨侯 才多抱伟略,建旟边嶠新分符。”
- 3.
有宋释义:⒈国名。即 宋国。有,词头。《庄子·在宥》:“云将 不得问。又三年,东游,过 有宋 之野而适遭 鸿蒙。”⒉朝代名。有,词头。指 南朝 宋。南朝 宋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有宋 函夏,帝图弘远。”南朝 宋 颜延之《祭屈原文》:“惟 有宋 五年月日,湘州 刺史 吴郡 张邵 恭承帝命,建旟旧 楚。”⒊朝代名。有,词头。指 赵匡胤 所建之 宋。明 韩洽《题李龙眠诸夷职贡图》诗:“龙眠居士 生 有宋,未必诸蕃真入贡。”
- 4.
竹使符释义:⒈汉 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馀征调用竹使符。《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亦省称“竹使”。《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以处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郑康成《周礼》注云:‘今日徵郡守以竹使符。’”⒉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南朝 梁元帝《侍中新渝侯墓志铭》:“三分竹使,再徙建旟。”唐 房孺复《酬窦大闲居见寄》诗:“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 桃源 归思迷。”宋
- 5.
隼旟释义:⒈画有隼鸟的旗帜。古代为州郡长官所建。语本《周礼·春官·司常》:“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州里建旟,县鄙建旐。”唐刘禹锡《泰娘歌》:“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宋贺铸《玉京秋》词:“蜡屐纶巾,羽觴象管,且追随、隼旟行乐。”清姚鼐《答孙补山中丞》诗之二:“鸿翼久迴春水白,隼旟重向越山青。”⒉指代州郡长官。⒊指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