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捃拾 捃拾的意思
jùnshí

捃拾

简体捃拾
繁体
拼音jùn shí
注音ㄐㄩㄣˋ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ùn, ◎ 拾取,摘取。【组词】:捃拾。捃摭(收集)。

shí shè,(1) 捡,从地上拿起。【组词】: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2) 收,敛,整理。【组词】:收拾。拾掇。(3) “十”的大写。(4)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 古同“涉”,历,经由。【组词】:拾级而上。

基本含义

捡拾、搜集

捃拾的意思

捃拾 [jùn shí]

1. 亦作“拾”。

3. 拾取;收集。

捃拾 引证解释

⒈ 拾取;收集。

《东观汉记·范丹传》:“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
唐 元稹 《高釴授起居郎制》:“富有文章,优於行实,捃拾匡益,殆无闕遗。”
杨刚 《读<爱国诗人杜甫传>》:“往往流于捃拾故事,编凑印象的半真半假之途。”


捃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寓息释义:止息。《后汉书·独行传·范冉》:“﹝ 范冉 ﹞遭党人禁錮,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餘年,乃结草室而居焉。”
    • 2.
      师匠释义:⒈宗师、大匠,可以为人取法者。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邢子才、魏收,俱有重名,时俗準的,以为师匠。”南朝 梁 王筠《与云僧正书》:“一代师匠,四海推崇。”⒉效法。唐 赵璘《因话录》卷三:“元和 中,后进师匠 韩公,文体大变。”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大抵诗以专诣为境,以饶美为材,师匠宜高,捃拾为博。”⒊指老师的教导。晋 范宁《<春秋穀梁传>序》:“释《穀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辞理典据,既无可观。”《魏书·释老志》:“后有沙门 常山 卫道安 性敏,日诵经万餘言,研求幽旨。
    • 3.
      投闲释义:⒈亦作“投閒”。 谓置身于清闲境地。宋 陆游《入秋游山赋诗》之三:“屡奏乞骸骨,宽恩许投闲。”明 查士标《雪后同方宝臣张谐石游北固》诗:“僻性从来厌市闤,投閒山寺岁将残。”清 钮琇《觚賸·刘将军》:“某投閒何足惜,独羣马伏櫪思战塲,为可惜耳。”⒉亦作“投间”。乘隙;伺机。《东观汉记·桓荣传》:“初 荣 遭仓卒困厄时,尝与族人 桓元卿 俱捃拾,投閒輒诵诗。”《后汉书·延笃传》:“百家众氏,投閒而作。”李贤 注:“言诵经典之餘,投射閒隙而翫百氏也。”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五:“文庄 叶公 巡抚 两广 时,素与
    • 4.
      还麦释义:《后汉书·独行传·范冉》“遭党人禁錮,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李贤 注引 晋 袁山松《后汉书》:“冉 去官,尝使儿捃麦,得五斛。隣人 尹臺 遗之一斛,嘱儿莫道。

捃拾(ju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捃拾是什么意思 捃拾读音 怎么读 捃拾,拼音是jùn shí,捃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捃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