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庶尹 庶尹的意思
shùyǐn

庶尹

简体庶尹
繁体
拼音shù yǐn
注音ㄕㄨˋ 一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ù,(1) 众多。【组词】:庶务。庶物。庶绩。富庶。(2) 平民,百姓。【组词】:庶民。庶人。黎庶。(3)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例句】:庶子(妾生的儿子)。庶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庶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4) 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例句】:“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免于难。庶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旧指贤者)。庶乎可行。

yǐn,(1) 治理。【组词】:以尹天下。(2) 官名。【组词】:令尹。府尹。京兆尹。(3) 姓。

基本含义

指在朝廷中担任次要官职的官员。

庶尹的意思

庶尹 [shù yǐn]

1. 众官之长。

3. 指百官。

庶尹 引证解释

⒈ 众官之长。

《书·益稷》:“百兽率舞,庶尹允谐。”
孔 传:“尹,正也,众正官之长。”
蔡沉 集传:“庶尹者,众百官府之长也。”

⒉ 指百官。

《文选·陆机<辨亡论>上》:“庶尹尽规於上,四民展业於下。”
吕延济 注:“庶尹,百官也。”


庶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外服释义:古王畿以外的地方,所谓五服、九服之地。后指京都以外的地区及边远蛮荒之地。与内服相对。《书·酒诰》:“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孔 传:“於在外国侯服、甸服、男服、卫服、国伯诸侯之长。”宋 苏轼《乞留刘攽状》:“如 攽 成材,反在外服,此有志之士所宜为朝廷惜也。”清 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疏》:“准令诸夷互市,原係推恩外服,普示怀柔,并非内地赖其食用之资,更非关榷利其抽分之税。”
    • 2.
      媮薄释义:浇薄,浮薄。《汉书·刑法志》:“媮薄之政,自是滋矣。”唐 陈子昂《为义兴公陈请终丧第二表》:“臣闻时方媮薄,劝人以孝;时方趋竞,劝人有礼。”宋 司马光《论以公使酒食遗人刑名状》:“臣恐忠厚之俗益衰,媮薄之风遂长,百司庶尹无所措其手足。”章炳麟《五朝学》:“济 江 而东,民有甘节,清劭中伦,无曩时中原媮薄之德。”
    • 3.
      旅进释义:⒈并进。唐 薛用弱《集异记·王维》:“岐王 入曰:‘承贵主出内,故携酒乐奉讌。’即令张筵,诸伶旅进。”宋 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羣公卿士、百僚庶尹,儼然垂绅荐笏,旅进而称曰:‘陛下功冠邃古,化侔仪极。’”严复《求亡决论》:“千万旅进,人皆鎩羽,我独成龙。”⒉见“旅进旅退”。⒊叙进。宋 陆游《谢施参政启》:“旅进无阶,嘆空驰於清梦;余年有几,惧终负於初心。”
    • 4.
      羣后释义:⒈四方诸侯及九州牧伯。⒉泛指公卿。更多解释。⒊四方诸侯及九州牧伯。《书·舜典》:“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蔡沉 集传:“羣后,即侯牧也。”《汉书·韦贤传》:“庶尹羣后,靡扶靡卫。”颜师古 注:“庶尹,众官之长也;羣后,诸侯也。”⒋泛指公卿。《文选·张衡<东京赋>》:“於是孟春元日,羣后旁戾。”李善 注:“羣后,公卿之徒也。”《宋书·文帝纪》:“羣后百司,某各献讜言。”
    • 5.
      骁骑尉释义:武散官名。隋文帝时置。隋炀帝时罢。详见“武骑尉”。唐置勋官十二转,其四转为骁骑尉,当于正六品。宋、金沿置,元、明正五品。明文官别为修正庶尹。清废。

庶尹(shuy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庶尹是什么意思 庶尹读音 怎么读 庶尹,拼音是shù yǐn,庶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庶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