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玉观 玉观的意思
guān

玉观

简体玉观
繁体玉觀
拼音yù guān
注音ㄩˋ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ù,(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组词】: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组词】: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3) 姓。

guān guàn,(1) 道教的庙宇。【组词】:白云观。紫阳观。(2)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3) 楼台。【组词】:楼观。台观。(4)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质高尚,道德品行纯正。

玉观的意思

玉观 [yù guān]

1. 宫阙的美称。

玉观 引证解释

⒈ 宫阙的美称。

隋 李德林 《相逢狭路间》诗:“金臺远犹出,玉观夜恒明。”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十:“帝观书处,窗户玲瓏相望,金铺玉观,辉映溢目,号为闪电窗。”


玉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来释义:来到;进来。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三:“至 后汉 明帝 时,西域道人入来 洛阳。”《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上》:“见两个着皂衫的,一似虞侯、府干打扮,入来舖里坐地。”《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张主管 开了房门,那人蹌将入来,闪身已在灯光背后。”
    • 2.
      啓请释义:⒈开口询问;请教。 唐 薛用弱《集异记·萧颖士》:“二子曰:‘吾识尔祖久矣。’颖士 以广众中,未敢询访。俟及岸,方将启请,而二子怱遽负担而去。”⒉敬辞。犹言劳驾。《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虞候道:‘启请婆婆,过对面裱褙铺里,请 璩大夫 来説话。’”⒊敬辞。犹言敦请。《水浒传》第八二回:“天子御笔亲书丹詔,特差 宿 某,亲到大寨,启请众头领。烦望义士早早收拾朝京,休负圣天子宣召抚安之意。”⒋佛教语。谓念经前奉请佛祖、菩萨。《禅林象器笺》十七:“凡讽经前奉请佛菩萨,此为启请。”《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 3.
      押发释义:⒈押送。宋 于冕《乞恩疏》:“臣父先以征南为由,选其精鋭者,押发前去 湖广、广东 军前听调。”《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寧 不合在逃,罪杖,发遣 建康府 居住。当下差人押送……讨了船,直到 建康府,押发人自回。”《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将画眉给还 沉昱,又给了批迴,放还原籍,将 李吉 押发市曹斩首。”⒉旧时妇女的绾发用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他走到房门口,我回眼一望,头上紥的是白头绳,押的是银押髮,暗想他原来是穿着孝在这里。”
    • 4.
      撞破释义:⒈击破。 《北史·鲜于世荣传》:“周武帝 入 代,送玛瑙酒钟与之,得便撞破。”《水浒传》第八八回:“你 宋 兵中,可选大将七员……撞破 辽 兵皂旗七门。”⒉揭穿。《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崔寧 的东人﹞见 崔寧 从 湘潭 路上来,一路尾着 崔寧 到家,正见 秀秀 坐在柜身子里,便撞破他们道:‘崔大夫,多时不见,你却在这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我知道他要当东西,不好去撞破他,远远的躲着偷看。”
    • 5.
      数中释义:其中;内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数中一个后生,年纪二十五岁,姓 崔 名 寧。”《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只见五六个人似公人打扮,腰里掛着牌儿。数中一个看了 许宣,对众人道:‘此人身上穿的,手中拿的,好似那话儿?’”
    • 6.
      斗巧释义:⒈亦作“鬭巧”。 以智巧争胜。宋 张先《汉宫春·蜡梅》词:“何人鬭巧,运紫檀,翦出蜂房。”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世之学者,如入百戏之场,讙謔跳踉、聘奇鬭巧、献笑争妍者,四面而竞出,前瞻后盼,应接不遑。”茅盾《题赵丹白杨合作<红楼梦>菊花诗画册》诗:“多少传神手,斗巧画红装。”⒉引申为投机取巧。清 王韬《瓮牖馀谈·给予文凭》:“文凭之给逐年加增,可见鬭巧趋利之人愈久愈多矣。”⒊凑巧。《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可煞事有鬭巧,方纔开得舖三两日,一个汉子从外面过来,就是那 郭排军。”《醒世恒言·郑节使
    • 7.
      没情没绪释义:情绪低落的样子。出处《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到家中,没情没绪,走进房中,只见浑家坐在床上。”示例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随即进到珍哥房内,没情没绪,垂了头坐在椅上。
    • 8.
      色目释义:⒈种类名目。唐 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本判官及诸州刺史名衔,并所收色目,谨具如后。”宋 陆游《监丞周公墓志铭》:“邑赋色目极繁,以入偿出,不足者犹四万緡,率苛征预借,苟逭吏责。”《清史稿·选举志一》:“生员色目,曰廪膳生、增广生、附生。”⒉人品;身份。唐 蒋防《霍小玉传》:“有一仙人,謫在下界,不邀财货,但慕风流,如此色目,共 十郎 相当矣。”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当时虞候声诺,来
    • 9.
      説话的释义:说书人的自称。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説话的因甚説这春归词?”《水浒传》第四十回:“説话的,如何不説计策出?管教下回便见。”《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説话的,为何今日讲这两三个故事?只为自家要説那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 10.
      说话的释义:说书人的自称。《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説话的因甚説这春归词?”《水浒传》第四十回:“説话的,如何不説计策出?管教下回便见。”《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説话的,为何今日讲这两三个故事?只为自家要説那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 11.
      请给释义:薪给;俸禄。 宋 司马光《乞不拣退军置淮南札子》:“或云朝廷欲拣在京禁军,年四十五以上,微有程切者,尽减下请给,并其妻孥徙置 淮南,以就粮食。”《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不过两个月,碾成了这个玉观音。郡王即时写表进上御前,龙颜大喜。崔寧 就本府增添请给。”
    • 12.
      趁步释义:信步;漫步。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堤上柳,未藏鸦,寻芳趁步到山家。”《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一个高兴,趁步登楼。”清 汪价《三侬赘人广自序》:“是年在 鄴 之旅舍,候 李御史 行斾,痴坐无憀,闻西郊演剧,观者甚众,趁步一往。”
    • 13.
      趋事释义:⒈办事;立业。《汉书·朱博传》:“夜寝早起,妻希见其面……其趋事待士如是。”南朝 齐 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趋事辞宫闕,载笔陪旌棨。”明 方孝孺《重爵禄》:“方之为天下者,使人以不得禄位为不若人,其心恒忻然有趋事赴功之心。”⒉犹侍奉。《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数中一个后生,年纪二十五岁,姓 崔 名 寧,趋事郡王数年。”《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张胜 随着先父便趋事员外。”
    • 14.
      转首释义:转头。 喻时间短促。《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黄鸝啼得春归去,无限园林转首空。”元 刘应几《忆旧游》词:“月明仙掌何处?转首失栖乌。”明 邵璨《香囊记·邮亭》:“转首三年,纔瞻亲舍。”
    • 15.
      郡王释义:爵位名。 其名始于 西晋。唐 宋 以后,郡王皆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号。除皇室外,臣下亦得封郡王。清 代宗室封爵第三级称为多罗郡王,简称郡王。唐 韩愈《扶风郡夫人墓志铭》:“夫人姓 卢氏,范阳 人……少府监 西平 郡王赠工部尚书之夫人。”《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绍兴 年间,行在有个 关西 延州 延安府 人,本身是三镇节度使 咸安 郡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前年有一位郡王奉旨管理神机营,他便对人家説:‘我今天得了这个差使,一定要把神机营整顿起来。’”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官爵封建》及《
    • 16.
      闹吵吵释义:⒈亦作“闹抄抄”。亦作“闹炒炒”。喧哗嘈杂貌。《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崔寧 ﹞与三四个相知方纔吃得数盃,则听得街上闹炒炒。”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闹炒炒栖鸦噪暮天,悲切切玄猿啸晚风。”《白雪遗音·马头调·逛庙》:“满城的苦瓜,都来把香烧,男女闹吵吵。”⒉争吵貌。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须记的您娘亲三年乳抱,怎禁这桑新妇当面闹抄抄。”⒊茂盛貌。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闹炒炒嫩緑草聒鸣蛙,轻丝淡黄柳带栖鸦。”

玉观(yu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玉观是什么意思 玉观读音 怎么读 玉观,拼音是yù guān,玉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玉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