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狱官 狱官的意思
guān

狱官

简体狱官
繁体獄官
拼音yù guān
注音ㄩˋ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ù,(1) 监禁罪犯的地方。【组词】:监狱。狱吏。狱卒。地狱。越狱。(2) 罪案,官司。【组词】:冤狱。文字狱。断狱。狱讼。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基本含义

指担任官员职务的人,特指法官、监狱官员。

狱官的意思

狱官 [yù guān]

1. 主持刑狱的官吏。

3. 指管理监狱的官吏。

狱官 引证解释

⒈ 主持刑狱的官吏。

《汉书·晁错传》:“奸邪之吏,乘其乱法,以成其威,狱官主断,生杀自恣。”

⒉ 指管理监狱的官吏。

《说岳全传》第六十回:“那狱官 倪完,原是个好人;见 岳爷 是个功臣,被奸臣所害,明知冤屈,故亦用心伏侍。”


狱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为理释义:⒈担任狱官。 ⒉指当地方官吏。⒊犹治理。
    • 2.
      入监油释义:指狱官向初入狱犯人所索的贿赂。油,油水。
    • 3.
      典狱官释义:钢铁的壁垒,斯巴达战神之路——《泰坦之旅》职业之典狱官(守望者)。
    • 4.
      准人释义:古代狱官,掌管司法刑狱的官。
    • 5.
      审鞫释义:审讯。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二年》:“请令诸路提点刑狱官亲行所部,凡翻异驳勘之狱,同守臣审鞫,便宜予决,毋得滞留。”明 沉德符《野获编·宗藩·郡王谋叛贷命》:“惟情罪最昭灼,审鞫最详确,犹得死牖下者,无若 景帝 初年处 岷 藩事,最为失刑。”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籍没家产》:“审鞫反叛有据,即问其家口男女若干人……按律只坐正犯家属。”
    • 6.
      尉氏释义:⒈古代掌刑狱之官,即司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若弃 书 之力而思 黶 之罪,臣,戮餘也,将归死於尉氏,不敢还矣。”《汉书·地理志上》“尉氏”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古狱官曰尉氏。”⒉县名。《汉书·地理志上》:“陈留郡 …… 封丘、长罗、尉氏。”颜师古 注:“臣瓚 曰:‘郑 大夫 尉氏 之邑,故遂以为邑。’郑 大夫 尉氏 亦以掌狱之官故为族耳。应 説是也。”
    • 7.
      州院释义:南宋 时州的刑狱官。
    • 8.
      捷讥释义:唐 宋 时狱官名。
    • 9.
      推勘释义:⒈审问。唐 刘肃《大唐新语·公直》:“近者朝臣多被 周兴、来俊臣 推勘,递相牵引。”《宋史·刑法志二》:“鞫狱官推勘不得实,故有不当者,一案坐之。”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则听得闭宫门推勘这女娇姿,多应是十年前那一塲公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王法还须推勘,神明料不差池。”⒉考察;推求。宋 司马光《乞以十科举士札子》:“须合差官体量相度,点检磨勘,剗刷催促,推勘定夺。”明 冯惟敏《一枝花·题丹元楼》套曲:“旌贤寳善勤推勘,勑使观风几驻驂,指日传宣圣恩湛。”苏曼殊《非梦记》:“由是往復推勘,如入
    • 10.
      提牢释义:⒈谓管理监狱。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三折:“好 曹参,他会提牢押狱哩。”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如 淮安 理刑,必用半年之外曾经提牢过者。”⒉官名。刑部提牢主事的简称。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呀!提牢官人来了。”⒊泛指狱官。《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又差了 晁住 拿了许多银子到监中打点:刑房公礼五两,提牢的承行十两,禁子头役二十两。”
    • 11.
      收叙释义:录用。 《北史·隋纪下·炀帝》:“是以庞眉黄髮,更令收叙。”宋 欧阳修《乞再定夺减放应役人数奏章》:“近累据减放公人等过状,却乞收叙。”叙,一本作“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凡狱官失入死者,终身罚之,虽经赦宥,永不收叙。”
    • 12.
      泉扃释义:⒈墓门。亦指阴曹地府。南朝 梁 江淹《萧太傅谢追赠父祖表》:“宠煇泉扃,恩凝松石。”宋 陆游《傅正议墓志铭》:“抱才不试归泉扃,二妙山立尚典刑。”《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冥王﹞以一白简书云:‘右仰普掠狱官,即启狴牢,引此儒生,徧观泉扃报应,毋得违错。’”⒉借指冥间死者。《旧唐书·郑畋传》:“伏冀特加赠諡,以慰泉扃。”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一:“六十餘年,幽枉无诉,宜霑沛泽,用慰泉扃。”
    • 13.
      皂衣释义:⒈亦作“皁衣”。 黑衣。秦 汉 时官员所着,后降为下级官吏的服装。《汉书·萧望之传》:“敞 备皁衣二十餘年,尝闻罪人赎矣,未闻盗贼起也。”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虽有五时服,至朝皆著皁衣。”《旧唐书·封常清传》:“仙芝 令 常清 监巡左右厢军,常清 衣皂衣以从事。”宋 刘攽《和王正仲熙宁郊祀》:“多士参鸣玉,微生厕皁衣。”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阶右有吆喝声,皂役二人着红帽皂衣。”⒉借指下吏。南朝 梁 江淹《建平王妃周氏行状》:“玉食之门,寧皁衣所述。”《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年十二,於内省见狱官
    • 14.
      科杖释义:谓处以杖刑。宋 苏轼《乞医疗病囚状》:“欲乞每有病囚,令狱官、县令具保,明以申州,委监医官及本辖干繫官吏觉察,如诈称病,狱官、县令皆科杖六十。”《宋史·食货志上二》:“﹝ 绍兴 ﹞十五年,户部议:‘准法,输官物用四钞……若輒取户钞,或追验於人户者,科杖。’”
    • 15.
      经总制钱释义:“经制钱”和“总制钱”的并称,宋 代的附加杂税。前者始于 北宋 宣和 年间,陈遘 以发运使兼经制使督理东南地区财赋,加征卖酒、典卖田宅的牙税,常赋外的头子钱,以及其他项目的税金,称经制钱。其后 翁彦国 为总制使,效其法别立名目征税,称总制钱。宋 叶适《监司》:“提刑司则以催趣经总制钱、印给僧道免丁由子为职,而刑狱寃滥,词诉繁滞,则或莫之省焉。”《宋史·职官志七》:“﹝ 乾道 ﹞八年,用臣僚言,诸路经总制钱併委提点刑狱官督责。”清 顾炎武《读<宋史·陈遘>》:“然则 宋 之所以亡,自经总制钱,而此钱之兴,始
    • 16.
      谳事释义:审理案件。 《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年十二,於内省见狱官将讞事。”
    • 17.
      选底释义:辽 时 契丹 族语,指主狱官。见《辽史·国语解》。
    • 18.
      顷年释义:⒈近年。《后汉书·明帝纪》:“自 汴渠 决败,六十餘岁,加顷年以来,雨水不时,汴 流东侵,日月益甚,水门故处,皆在 河 中。”唐 张九龄《敕处分举人》:“顷年策试,颇成弊风,所问既不切於时宜,所对亦何关於政事?”清 俞蛟《潮嘉风月记·丽景》:“顷年更有解事者,屏除罗綺,卧处横施竹榻、布帷、角枕,极其朴素。”⒉往年。《魏书·广陵王羽传》:“朕顷年以其人识见可取,故简司狱官,小优劣不足为差。”《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时 李永锡 亦在举中,旦 等言:‘永锡 即顷年妄陈封事被黜者。’”

狱官(yu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狱官是什么意思 狱官读音 怎么读 狱官,拼音是yù guān,狱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狱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