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国 [fù guó]
1. 对不起国家。
负国 引证解释
⒈ 对不起国家。
引《汉书·王嘉传》:“嘉 喟然卬天叹曰:‘幸得充备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是负国,死有餘责。’”
明 张煌言 《甲辰八月辞故里》诗:“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三章:“当该逆绅等就擒之际, 尔丰 即面责以负国误 川 之罪,均各情虚无词。”
国语词典
负国 [fù guó]
⒈ 对不起国家。
引《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朝廷化了千万金钱,设立海军,甲午一役,未及交绥,遽尔一败涂地,推原祸始,不能不追咎合肥之负国太甚。」
负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除释义:指帝王身负国事之重,因公权宜礼制,而除丧服。 《北史·魏高祖孝文帝纪》:“葬 文明太皇太后 於 永固陵。甲戌,车驾謁 永固陵。羣臣固请公除,帝不许。”《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八年》:“於是诸王公皆诣闕上表,‘请时定兆域,及依 汉、魏 故事,并太皇太后终制,既葬,公除。’”胡三省 注:“公除者,以天下为公而除服也。”《旧唐书·代宗纪》:“朕遘此閔凶,攀号罔极,公卿固请,俾听朝务,斩焉縗絰,痛贯心灵,岂可便议公除,遽移谅闇。”
- 2.
咀药释义:⒈服药。《汉书·王嘉传》:“嘉 引药杯以击地,谓官属曰:‘丞相幸得备位三公,奉职负国,当伏刑都市以示万众,丞相岂儿女子邪,何谓咀药而死?’”⒉古代煎药,先将药材嚼成粗粒再煎。故亦称煎药为咀药。明 汤显祖《牡丹亭·诊祟》:“小姐,我去咀药来。”
- 3.
国家栋梁释义: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 4.
国桢释义:国家的支柱,喻能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 5.
大厦栋梁释义: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 6.
大者为栋梁释义:比喻才能大的人可以担负国家重任,为栋梁之才。
- 7.
干辅释义:⒈主干与辅佐。 亦喻担当重任之人。⒉榦輔:指能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 8.
廊庙具释义:指能担负国家重任的栋梁之材。
- 9.
廊庙材释义:⒈亦作“廊庙才”。 建筑廊庙的木材。⒉比喻能担负国家重任者。
- 10.
朋簪释义:指朋辈。 语本《易·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孔颖达 疏:“盍,合也。簪,疾也。若有不疑於物以信待之,则众阴羣朋合聚而疾来也。”唐 戴叔伦《卧病》诗:“沧州 诗社散,无梦盍朋簪。”宋 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不负国家之乐育,不孤师门之礼教,不忘朋簪之善导。”清 赵翼《稚存约游黄山迟余不到》诗:“朋簪乐事此焉最,冠盖西园何足数。”黄葆桢《周六介招饮即席有作》诗:“朋簪偶合今宵雨,拇战传喧一席宾。”
- 11.
柱国释义:⒈国都。⒉官名。⒊指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 12.
柱石之坚释义:像柱石一样坚硬。比喻大臣坚强可靠,能担负国家重任。
- 13.
柱石之士释义:柱石: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旧时指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 14.
柱石之寄释义:旧时指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 15.
柱臣释义: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 16.
栋梁释义:房屋的大梁,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栋梁之才。社会栋梁。
- 17.
梁栋释义:⒈栋梁。 比喻担任国家重任的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并拟省试、京试俱三年一次,考约士移於七月秋凉之时,俾士子等得以宽期习练,庶可倍获真材,储为樑栋。”⒉屋宇的大梁。晋 郭璞《游仙诗》之二:“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窻户里。”宋 黄庭坚《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里中多佳树,与世作梁栋。”⒊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大夫 文种 者,国之梁栋,君之爪牙。”《隋书·李景传》:“杨玄感 之反也,朝臣子弟多预焉,而 景 独无关涉。帝曰:‘公
- 18.
榦辅释义:指能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汉 焦赣《易林·师之讼》:“王孙、季子 相与孝友,明允篤诚,升擢家举,为国榦辅。”
- 19.
社稷之臣释义:称春秋时附庸于大国的小国。也称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 20.
钧衡释义:⒈比喻国家政务重任。⒉喻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⒊比喻平衡公正。